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三章 第三节 (起点第九十五章)

    李豪歌庆幸自己没有来得及赶上最早一拨哄笑,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回忆了一下初中军训时的军姿,手掌紧贴裤缝,严肃地立在那里,领导的讲话再也没有听进去半句。

    开营仪式很快就结束了,全年级六十六个高一班被分散在学校五个大小不一的操场上,各守一隅,都能够施展得开来。

    45班被安排在占地第二大的“女生操场”。听到操场的名字,李豪歌一阵诧异。

    后来才了解到这个操场原本没有名字,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扩建,有了更大的第二块操场,这块操场就约定俗成为“老操场”。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涪阳市几个大型国营企业的子弟学校被相继强制关闭,大量适龄孩子挤进西河中学,学校只得不断地扩张、扩建,于是又有了第三块、第四块、第五块操场……

    原来的“新操场”也变成了“老操场”。如此,“老操场”的称呼就尴尬了,似乎怎么重新命名都不妥当——按建成年份或按占地大小来编成号?取个文绉绉的大号?……学校着实纠结了好一阵子,都没有得到师生皆能脱口而出的共识。

    直到上世纪末的某一天,只因为这块操场紧邻女生宿舍,被一个同学妙手偶得般称作“女生操场”!

    这一称呼一下子就风靡了全校,先是很快得到老师们的认可,紧接着校方也开始正式这样称呼这块操场,一直延续至今,现在甚至在西河中学的官网上也是这样称呼。

    学校平时搞集会、典礼用的最大的操场自然叫“大操场”,这块并不是只能女生用的操场执拗地叫作“女生操场”。剩下的三块同时建造、且占地大小都差不太多的操场,就延续了承建施工单位的叫法,无创意地分别被称作“第一操场”、“第二操场”和“第三操场”。

    除了“大操场”中间是足球场地,种的是翠绿的草坪,其他操场都是铺上绿色的塑胶,上面根据其功能,画上篮球场、羽毛球场或网球场,每个操场四周都环绕有一圈跑道,用红色的塑胶铺就......

    果然,这回的军训来真的了!全体同学共同为个别同学在下午开营仪式上,对军方领导的不敬表现买了单,代价惨重、教训深刻……

    45班的教官姓梁,一位二十岁出头的现役军人,皮肤晒得黝黑。看到四周高大林立的教学楼、色彩鲜艳的操场和跑道,让梁教官回忆起自己在家乡小镇上不堪的高中生活。

    面对眼前这群养尊处优、白皙娇嫩的“温室花朵”,梁教官不由自主地眉头紧锁、双眼环瞪。

    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没有过去军训的开场热身,“队列指令”或“站军姿”什么的统统没有,梁教官直接下达了第一项训练指令——五公里列队跑!

    在李豪歌的印象里,和“跑步”距离有关的单位都是“米”。当教官把量词“米”换成“公里”后,李豪歌一阵心悸,忙不迭心里面默默把“五公里”换算成是多少“米”。叹口气——教官终于要下“毒手”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