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二章 政策

    徐州,李国庆的临时府邸已经改为前敌指挥部,指挥部的主要成员正坐在大堂,讨论即将公布的各种文件和公告。

    对,就是文件,因为李国庆觉着什么条陈呀、奏疏呀,听着不顺耳,一律改称文件。

    史可法说道:“根据殿下的想法,和这两天与众位大臣们的商议,在政策方面主要提出以下三点:

    第一、从即日起以长江为界,江北各府、州、县,取消三饷,同时无论何种税负一律免征三年,包括田赋和丁税,但盐、铁专卖不在其中。

    第二、废除匠籍制度,所有工匠身份等同于农,工匠不仅可以自行制造,也可以自行销售,三年之内同样不用交税。

    在明朝,工匠生产的产品是不得自己贩卖的,只能依附于官宦、地主、士绅等,为他们从事生产。

    所以你在明朝,想上街买口铁锅,对不起,没有卖的,只能到铁匠铺定制。铁匠铺是谁家的呢?是地主士绅的,铁匠只是给他们干活的。

    当然也有禁止制造的,不得私自制造武器,不得私自制造货币,不得私自从事宫廷制造。

    第三、废除商籍制度,所有商人身份等同于农,加强集市建设,方便物资流通。

    殿下,根据现实情况,鼓励开垦、奖励农耕,意义不大。都要打仗了,大多数人是没心情开荒种地的,而且条件也不允许。”

    李国庆点点头说道:“加个‘暂行’俩字,如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在调整。钱粮补给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史可法说道:“殿下说的发行战争债券,我们觉得可行,基本的想法是以盐铁收益为抵押,发行为期三年的战争债券,总收益二成,粮食、骡马均可以折合银两后购买。如果殿下同意,我们再制定详细方案。”

    李国庆想了想说:“仅靠盐铁收益的抵押恐怕不够,信用力不强。咱们现在还有多少银两?”

    “通过抄没刘良佐、刘泽清的家产,以及整风肃反以来的罚没,总计有一百七十多万两现银,由于各部精简了不少人员,武器和盔甲倒是不缺了。”史可法答道:

    “现在缺的是粮食,所以这次发行债券,我们也打算以收粮食为主,否则即使攥着大把的银子,也没地儿买粮去。”

    李国庆说道:“银子暂时倒是够用,那发行债券的事儿就先缓一缓,过上一两个月,我再把神仙告诉我的东西弄出一两样来,这样就可以用股权或者收益权做抵押,再加上盐、铁的收益,信用力就差不多了。”

    高杰插话道:“殿下又有好东西了。”

    “高将军,这次你就别惦记了。不过粮食的问题是个大问题,这样,我先向父皇从江南调一批过来,以解燃眉之急。”李国庆笑了,说道:

    “然后我再想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像现在这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毕竟民以食为天,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嘛。”

    “殿下,还有一个问题,看看你能不能一并解决了。”史可法继续道。

    “还有什么问题?”李国庆诧异道。

    史可法道:“就是鞋子的问题,我们的兵士,现在还有很多人几乎是打着赤脚,没有鞋穿。鞋子的数量缺口太大,这还是在没有行军的情况下。”

    李国庆还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鞋是怎么做的,看了看自己脚上的鞋,没瞧出所以然,估计也是钠鞋底子吧。

    不过这么大量的缺口,以现在的生产资料,做布鞋是根本不可能的,从后世的办法中也没想到如何迅速解决。突然想起了长征的故事,编草鞋呗。

    于是指了指阎尔梅:“这个,你得让他来给你解决。”

    阎尔梅见状道:“殿下,您这可是为难我,写个诗、作个赋我还行,这做鞋我也不会呀,您让我上哪里给您弄鞋去。”

    李国庆说道:“你先说说宣传方面的工作,说得好了我就告诉你怎么做鞋。”

    “殿下,我们是这样安排的:各个城池都组建了宣传工作队,用说书、唱曲儿、演讲的方式,对百姓进行宣传教育;至于村镇,现在还没有能力达到。”阎尔梅道:

    “还有就是秀才们培训的差不多了,只不过人有点少,分配到各个部队,也就十个八个的,怕是一下子达不到殿下的要求。”

    “这件事急不来,思想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只要方向对了,不必急于一时,一步一个脚印就行了,”说完,李国庆好像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问道:

    “我让你写的那本书,写得怎么样了?”

    “什么书?”阎尔梅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就是我在船上给你讲的。”李国庆道。

    阎尔梅道:“时间太紧,只写了一半儿。”

    “那得抓紧时间,不用太细致,大概齐就行。宣传不能只在我们江北这边进行;敌后,更是重中之重。”李国庆解释道:

    “你想多尔衮要是看见这本儿书,你阎尔梅一定是清廷的头号通缉犯。所以我们还要组建一支队伍,把宣传做到敌人控制的区域,那里的百姓更需要教育。”

    阎尔梅心说,你这招也太损了吧,不过嘴上却说道:“殿下,您还是说说,怎么做鞋的事吧,要不史阁老真找我要,我可拿不出来。”

    “你们可以开展一个拥军模范的评选活动,发动乡、镇、城市里所有的居民,编草鞋支援各个作战部队。”李国庆伸了伸胳膊,活动了一下身体,说道:

    “当然被评为拥军模范的,将会有一定的奖励政策,你们同时也考虑一下。不止编草鞋一项,比如给军队带路、救治伤员等等,都可以进入评选内容。”

    在坐着听了,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事儿居然还能这么办。刘肇基开口道:“他们都说完了,那我说说城镇防御体系。”

    李国庆点点头,刘肇基开始介绍整体城防的部署情况:

    第一、明军实际控制的江北各个城池,实行军事管制,管理的临时最高机构为城防院,由守城军方、行政衙门以及城防指导小组共同组成。

    第二、各城实行粮食定量供应,价格就按近十日的平均价格,严禁哄抬粮价,私自囤积、倒买倒卖者,按通敌论处。

    百姓逃难可以,只可带足够的口粮和细软,其余的粮食、军械、火药、马匹等军需物资一律不许出城;

    第三、各村镇、庄户可以就近进城避难,各个城池要做好接待准备工作;亦可进入深山等地躲藏,剩余粮食、物品可以自行深挖埋藏,坚壁清野。

    第四、所有划定为一线防御城池的,城外方圆三十里内的树木全部砍光、或烧光,所有船只,退到运河东岸或淮河南岸,否则以通敌罪论处。

    第五、所有入城难民就地整编,负责砍伐树木,设置壕沟路障,制造防御器具,服从城防院的总体安排。

    第六、进行城市防御模拟演练,并通过演练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予以弥补。

    “我们会同了参谋处、作战处、以及城防指导小组,暂且就城市防御考虑了以上几点,还请殿下和在座的各位指正。”刘肇基补充道。

    李国庆说道:“辛苦诸位了,短短的几天大家就拿出这么些办法,已经很不容易了,无论我们怎么想、怎么说,总会有考虑不到的地方,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搞这么大的防御,我看可以先颁布下去,有问题再解决。”

    大家点点头,又对一些细节进行了斟酌,这才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