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五章 南北太子之北太子

    北京,紫禁城。经过了《后宫春色》的愤怒之后,为了不让太后再继续过着两规的日子,在一众大臣的祝福下,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

    两人终于可以过起了光明正大的没羞没臊的日子了,但是太后必定是皇帝的母亲,正儿八经的皇太后,所以依然居住在紫禁城,不可能屈居于摄政王府。

    狂放之后,两人都平复了一下心情,床榻上多尔衮说道:“刚才我进宫的时候,得到禀报,崇祯的太子已经捉到了。”

    太后赶快问道:“是怎么捉到的?现在何处?”

    多尔衮说道:“详情我也不很清楚,现在押在刑部,正在由满洲尚书同几个汉大臣审问实情。我马上就回摄政王府,亲自过问这件事。”

    太后又问道:“你打算怎么处置?要不要封他一个王位?”

    多尔衮冷冷一笑:“这要看对我们大清有利没利,等我审问了太子以后再作决定。”

    太后一方面感到高兴:到底把崇祯太子找到了,消除了一个隐患。

    可是另一方面大概因为她也是一个母亲,秉性膳良,对杀害一个不幸的亡国太子忽然生出了不仞之心,低下头没再说话。

    回到摄政王府,范文程和刑部尚书吴达海,已经在王府朝房等候。多尔衮换过衣服,立刻传见二人。

    关于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置,他早已胸有成竹,所以他首先向吴达海问道:“刑部衙门捉到的那个少年,到底是什么人?”

    吴达海恭敬地回答说:“这少年确实是明朝太子。”

    多尔衮又问:“他自己也说他是明朝太子吗?”

    “是。他一到刑部衙门之后,就承认他是明朝太子,并不隐瞒。”吴达海道。

    多尔衮稍觉奇怪,转向范文程,用眼睛直看着他。

    “臣听说此事之后,立刻命人将太子从刑部秘密地带到内院,由臣亲自讯问。看来确实是太子无疑。”范文程躬身说道:

    “只是此事已经传扬出去,京城到处都在议论,无不谈论此事。既然京城士民皆知此事,如何处置,也是一个难题,必须使京师臣民心服方好。”

    多尔衮略微神色严厉地问道:“你怎么断定这少年真是明朝太子?”

    范文程虽然明,白多尔衮是有意将这少年问成假太子,也听出来他口气中带有责备之意,但他还是大胆地予以解释说:

    这少年自称朱慈烺,皇后所生,亡国前居住在钟粹宫。说到亡国时候的事情,十分清楚,对崇祯临死前在坤宁宫的一些行事和说的一些话,记得都很详细。

    他还一面说,一面哭,哭得很悲痛。如果是旁人,断不会有这样的真情,也不会如此悲痛。

    何况深宫之事,不要说一般百姓人家,就是官宦之家的公子少爷也不会知道太子名讳是朱慈烺,住在钟粹宫。所以经臣审讯之后,觉得他确是崇祯太子无疑。”

    多尔衮不满意地轻轻摇头,又问道:“那你觉得是真太子对我们有用,还是假太子对我们有用?”

    多尔衮原来决定很快就将明太子暗中杀掉,不露痕迹,没有想到如今整个京城都已知道太子被捕之事,街谈巷议,纷纷不休,这就使他不能不重新考虑,说道:

    “这太子是真是假,你们不要光听这少年的话。倘若他假充太子,岂不瞒了你们?我朝恩养他,岂不让天下后世笑话?”

    吴达海说:“看来他是崇祯太子不假。周皇后的家人是这样禀报的,他自己也直认不讳。”

    范文程连忙捅了捅吴达海,刚要开口说话,只见侍卫匆匆进入,低声说道:“启禀摄政王,洪承畴回来了,在门外求见。”

    多尔衮有些疑虑,那家伙不是南征去了嘛,有什么紧急情况还值得亲自跑一趟,于是说道:“叫他进来吧。”

    只见洪承畴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多尔衮面前,什么话也没说,掏出那张布告递给了多尔衮,多尔衮看罢,猛然把手往桌子上一拍,吼道:“看来这天下的太子要扎堆儿了。”

    洪承畴看见范文程和吴达海面带疑问,又从怀里掏出了几张同样的布告递给了他们,二人接过一看,也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气。

    过了半晌,多尔衮对吴达海说道:“你现在把这个太子带来,这案子关系很大,我要亲自审讯。”

    范文程和吴达海齐声说:“喳,喳!”叩头退出。

    待二人出去后,多尔衮看着洪承畴说道:“这张布告你怎么看?”

    洪承畴将他南征的过程详细地讲述了一遍,道:“现在南边的情况实在不明朗,与我们的预计偏差太大,微臣一时也没有主张。”

    这时明朝太子已被带到摄政王府。多尔衮同范文程、吴达海匆匆地商量片刻,随即命人将朱慈烺带进来。

    朱慈烺到摄政王府时就下定一个决心:“宁死不辱”。旁边有人催他赶快跪下,他置之不理;连催三次,他仍然置之不理。

    多尔衮对旁边人说:“让他坐下吧。”于是有人拉了一把椅子,让朱慈烺坐下。

    多尔衮看着朱慈烺开口道:“既然你说你是太子,我下面的话你应该听得懂,我说一件事情你只要点头,你就是假太子也是真的,你要是摇头,就是真的也是假的。”

    见到朱慈烺并不答话,多尔衮继续道:“我让你登基当皇帝,宣布继位。但三天以后,你要宣布明朝终了,让位于我大清,你可同意?当然,我们还是可以给你一个王位。”

    朱子朗虽然只有十六岁,但也明白多尔衮的话意味着什么,开口道:“我父母双双殉国,作为父皇的孩子,作为大明的太子,断没有同意的可能。”

    多尔衮笑了笑,说道:“本王给你看一样东西,等你看完以后,想明白了,再说你是不是真太子。”说罢,叫人把那张布告递给了朱慈烺。

    朱慈烺接过布告,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突然放声大笑,高声叫道:“父皇,母亲,天佑我大名,我大明朝有救了,有救了!”

    多尔衮继续平静的说:“大明朝有没有救我不清楚,但你肯定是没救了。现在你可以告诉诸位,你到底是不是太子了。”

    朱慈烺看了看四周,斩钉截铁的说道:“多谢摄政王,让我看到了大明的希望,我大明朝只有一位太子,就是朱莲璧。”

    这时,一位是侍从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叫道:

    “摄政王,摄政王,不好了,豫亲王多铎在虎牢关遇阻,阵亡一万七千余人;孔有德部攻打太康时全军覆没;固山贝子博洛、梅勒额真吴拜、大将孔有德、副将李九成殉难”

    朱慈烺听到朗声大笑:“苍天有眼,我朱慈烺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