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七章 吃到嘴里的才叫肉包子

    过了一阵,李渔从乐曲中渐渐的抽回思绪,不知如何评价,转移了话题,开口问道:“太子将我等请至扬州,不知欲意何为?”

    “大明二百多年的基业几乎毁于一旦,为何?原因有很多,但思想僵化、固步自封,也是其中之一。若改变现状,就需要有一批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人。”李国庆说道:

    “然而,我大明现在人才奇缺,没有人才就需要培养,所以本王想建一所学校,也就是书院,请二位作为书院的先生,不知可否。”

    柳如是在一旁插话道:“殿下请先生的方式还真是特别,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不过我乃一介女流,学校也不需要女先生吧?”

    李国庆说道:“不是不需要,而是太需要了。我大明女子聪颖、贤惠、吃苦、耐劳,因得不到教育无法读书,从而使得才华埋没,因此更需要有人教导。”

    李渔问道:“敢问殿下,难道是要开办女学,即使女人受到教育,又能如何?将来还是要嫁人从夫的。”

    “女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今天有女先生,明天就可以有女状元、女将军,有些工作女人做起来比男人有优势,不是吗?”李国庆解释道。

    “不知何种工作,女人居然比男人还有优势,请殿下解惑。”柳如是问。

    “比如即将开办的学校,其中会开办小学,也就是你们说的童学。学生年纪小,调皮捣蛋,不听话,女先生更有耐心,使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学习起来则会事倍攻半。”李国庆举了个例子。

    “殿下想让女子读书,我想世间恐怕难以接受,不过是空想罢了。”李渔说道。

    “教育是你情我愿的事情,我也没打算让他们接受,但我们可以先找一些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孩童,先把事情做起来,笠翁先生,请你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国庆想了想又道:

    “今天做不到,不等于明天做不到;现在做不到,不等于将来做不到;我们做不到,不等于我们的后人做不到,笠翁先生,你说是吧?”

    “殿下可以先把童学办起来,而女校并不急于一时。”柳如是轻启朱唇。

    “本来是不着急的,然而你家先生,却总是为难于本王。不回敬一下,总觉得缺了礼数,正所谓礼尚往来嘛。”李国庆看了柳如是一眼 ,脸上露出正中下怀的神色解释道。

    柳如是暗自思量,这恶魔太子说的也太直白了,一点都不带隐藏的。弄得自己反而不知道如何应对了,人家的意思很明确,你老公折腾我,我就折腾他媳妇。

    打嘴仗是进行不下去了,作为女人,对于太子说的女校这种新鲜事物,也是有了些兴趣。问道:“殿下就那么看得起女人,那对于创办女校的宗旨,又是什么?”

    李国庆心想还是上钩了,这就好办,开口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宗旨,只是希望天下的女人都能做到六个字——自立、自尊、自强。”

    柳如是听完,心中猛地一颤,再也不镇定了,这六个字简直就是说出了,当年自己的心声。当时自周家被迫下堂而去,若有适合女人的工作,又何至于流落风尘。说道:

    “不会就请我一个女先生吧。”

    “当然不会,你是女校校长,就是你们说的山爱上书屋生,招多少,开办什么课程,都是由你来定。我只负责两件事,一是钱,二是办学宗旨。”李国庆道。

    李渔一听,那边都封官许愿了,自己这边儿还什么都没提呢,直接要官也不合适,开口问道:“不知殿下都请了哪些先生。”

    “本王年幼,知道的人不多,暂时请了顾炎武宁人先生、黄宗羲太冲先生、王夫之而农先生、宋应星长庚先生、方以智密之先生,还有一些记不清了。”李国庆详细介绍道。

    在座的二位一听,这还叫知道的不多,你说的这些人,随便拉出来一个都能当山长,你这是要给山长开会吗?李渔一听,看来自己是混不上山长的职位了。

    特别是柳如是,在钱谦益那里,不过是一只金丝雀,而如今能有幸与这些大儒齐名,当然不肯错过,说道:“妾身柳如是,才学浅薄,若殿下不弃,愿为殿下效劳。”

    妥了,肉包子终于是吃到嘴里了,这回钱谦益该哭了吧。说道:“河东君客气了,将来定会开历史之先河,造福我大明百姓,实乃本王之幸,”

    李渔也欣然接受。没办法,音律上的事情还没搞明白呢,要是走了,还真没地儿问去。至于是不是神仙之法,他也弄不明白。

    送走了李渔和柳如是,高杰、邢夫人带着儿子高元爵来了,李国庆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一个拜把子兄弟,四个多月,把人扔在一边儿不管不问,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双方寒暄以后,邢夫人递给李国庆一个账本,是卖肥皂和酒水的账目,李国庆粗略的翻了翻,盈利的并不多,销售额也仅有两万余两。

    李国庆问道:“邢夫人,难道是这两样产品不好卖?”

    邢夫人道:“回殿下,不是产品不好卖,是原料太少了。酿酒需要大量的粮食,现在人们都吃不饱,哪有那么多余粮生产酒;肥皂也是如此,无论是动物无油脂还是植物油,都是奇缺,江北四镇、甚至于南京的油都快让我买光了,也无法满足生产。”

    的确如此,常年的战乱,连糊口都难,更别提工业的生产原料了。想短期解决这个问题,一是通过海外贸易进口棕榈油、橄榄油;一个是在国内寻找适合的经济作物。

    特别是动物油脂,更难弄到。就连一个油星儿都得弄到嘴里,还得再咋吧上两口,哪有什么富裕的油脂给你做肥皂。

    猛然想起,这些年江南好像都不怎么生产粮食,种了许多棉花,问道:“邢夫人,你知道江南的棉籽,是怎么处理的?”

    邢夫人听后,想了想说:“具体的我不清楚,好像没听说有什么特别用处,都是直接扔了吧。”

    “原料的问题呢,我慢慢想办法解决。不过现在的利润的确是比较低,那些将士们会可能有些意见。”李国庆起身,从书架上取出本册子,说道:

    “这是用棉籽榨油的方法,你们先拿回去学学,不懂的可以随时问我。这样可以大量收购棉籽,短期内应该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邢夫人接过册子略略的翻看,没够看懂,带着疑问的眼神看着李国庆。高杰在一旁说道:“殿下,这些我们都不太懂,你光给我们册子也没用啊。”

    “本王是这样考虑的,现在我们和清军属于对峙状态,前敌指挥部再放在徐州最前线已经不太合适。本王想把它转移到扬州。”李国庆说道:

    “如此一来,你和夫人以及我兄弟,都可以定居扬州,我也随时可以解惑。还有我的培训班也快开始了,元爵正好赶上。”

    制作肥皂,是需要一定的动物油脂进行配比的,而现在解决动物油脂的最好方法,就是捕鲸。可现在的李国庆别说捕鲸了,就是捕鱼的船,一条也没有啊。

    想起了捕鲸,就想起来船队,想起了船队,就想起了郑森,那家伙也快回来了,就是不知道郑芝龙的态度如何,能不能支持自己。

    而且还要看看,能不能和郑家做一些海外的粮食生意,现在国内的粮食太缺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