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章谁在针对我们

    海述祖起身后,将田四他们在广州酱园码头的遭遇仔仔细细的讲述了一遍,李国庆一听,不是海述祖自身犯了什么规矩,而是他家的船队被扣了。

    这让李国庆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要是这位刚刚在与葡萄牙谈判中,立下功劳的海述祖犯了什么纪律,他也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望着一脸焦急的海述祖,李国庆开口道:“你仔细想想,到底是哪里出了差池。你们是不是银子没使够,或者得罪了了什么人?”

    “回殿下,该给的例银一文不少,该打点的一个不差,贩卖的商品也和原来的差不多,没什么特殊的地方。我是苦思冥想,也没想出来到,底是哪里得罪他们了。”海述祖说道:

    “还有,一般这种情况下,市舶司会让船主拿银子赎人、赎船、赎货,可这次放回来的船夫却说,银子他们一两都不要,只是以后不许琼州府片帆下海。”

    “还有这种事?”李国庆脱口问了一句。

    海述祖认真的点点头,说道:“回来的船夫,的确是这么讲的。”

    李国庆忽然感到,事情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简单了,如果真像海述祖所言,这已经不是广州市舶司与海述祖的个人恩怨,而是冲着整个琼州府来的。

    可自己到了琼州以后,从来没有招惹过海峡对岸的什么人,贸易刚刚谈妥,还是和洋人之间的,而且只是谈判,没有实质性的交易。

    唯一的商品还是郑家的船队拉走的,施琅他们在海上来来去去,也是挂着郑家的旗号,就是给广州市舶司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和郑芝龙作对。

    自己有些想不通了,到底是什么人针对自己,感到事态严重,转身说道:“周昌,你去请内阁的成员来一趟,另外把施琅、姚启圣和公安局的吴昊也叫来。”

    还没等其他的人到来,施琅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抄起会议桌上的茶水,咕嘟咕嘟一饮而尽,这才用手摸了摸大嘴,说道:

    “殿下,好像有些不对劲,万州、儋州都有反应,出海打渔的渔民让海盗给劫掠了,让拿银子赎人。可海盗一般只是劫掠商船,无冤无仇的,一般不对渔船动手,弄几条破鱼回去,能值几个钱。”

    李国庆越发感到,自己被人盯上了,说道:“你们二位都别急,我已经安排几个内阁都过来了,一会儿咱们一块儿分析分析。”

    不多时,张煌言、宋应星、吴三桂、朱之锡、张履祥、柳如是、姚启圣,外加公安局长吴昊悉数到齐,李国庆先让海述祖和施琅把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然后问道:“吴昊,公安局在广州情报站有什么消息?”

    吴昊答道:“殿下,广州暂时没有新的消息,还是上一次传回的消息,就是朝廷新任命了两广总督,叫吕大器,已经和殿下讲过了。”

    吕大器出任两广总督,李国庆是知道的;可李国庆不知道的是,吕大器也是祸害他那便宜老爹的当事人之一,告知他消息的太监只是韩赞周的手下,并不了解过多的内幕。

    李国庆印象当中,吕大器是个能臣,也是抗清的英雄,好像和马士英还有些过节,至于他是不是东林党,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对吕大器任两广总督倒也没什么戒心。

    认为清官、能臣,总比贪官、奸臣来两广好的多,只要不招惹自己,也没想着和对方纠缠,做到井水不犯河水即可。

    这时,吴三桂开口道:“殿下,这两件事看似互补牵扯,我认为有可能是相互关联的,否则这边一扣船,那边劫匪就出动,看样子像是统一安排的。”

    张煌言也在一旁说道:“不仅仅是统一安排,既能调动官府,又能驱使海匪,一定是官匪勾结,否则达不到这样的结果。”

    这一点李国庆也有考虑,仍然带着疑惑说道:

    “既然官府出面了,那一定是针对我们,可我们道琼州以后,一直和两广的官府没有过节,相安无事,为什么他们突然会发起责难?”

    柳如是一直坐着旁边没有讲话,一直思索着什么,见到大家说来说去,也没有定论,说道:“殿下,有个事情我拿不准,不知道该不该讲。”

    李国庆道:“有什么尽管直说。”

    “殿下,我和牧斋争吵之时,好像听说吕大器也有参与谋害先皇一事。”柳如是有些忐忑的说道:

    “不过当时是在吵架,也没有确切的把握,不敢冒然确认。如果不是现在出了问题,我都把这事儿给忘了。”

    大家一听,如果是这样,事情就明了了,一定是吕大器受到新皇帝的指派,特意针对琼州府予以打压。

    “殿下,我以为不管河东君说的有没有把握,我们都要把这事儿当成真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安排和部署,应对可能出现的麻烦。”吴三桂说道。

    李国庆心想,自己的确犯了政治小白的错误,总是按照后世轨迹,理解现在所谓的民族英雄,应该是大义凛然,公而忘私。

    别忘了,现在这帮人还没有一个正真抗击清军的,即使是后世原有的轨迹,清军要不是打到他们家门口,也没有一个人组织队伍,主动与清军对抗。

    要说现在正真的民族英雄,就特么是自己,只有自己率领队伍和清军死磕,还不被朝廷的大臣们认同,给哄到这穷乡僻壤。

    看看人家吴三桂的政治觉悟,甭管你是什么人,先把你看成最不利的,根据最坏的打算进行安排,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看来伟人说得对,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的确是一个首要问题,不能一上来,就给他们带上民族英雄的光环,也许由于自己的穿越,使他们变成了民族败类,也未可知。

    想到此处,李国庆开口道:“长伯言之有理,我们不管事实是否与河东君所讲的一至,也要做出最坏的打算。如此,我们先分析一下,对方会用什么办法对付我们。”

    朱之锡说道:“殿下,当务之急是先把人赎回来,然后顺藤摸瓜找出是那一伙海盗干的。还有海述祖那边也多用点银子,保证我们的人再大狱里少受些苦,要是能赎出来最好。然后我们再想办法反制。”

    李国庆点点头,对着海述祖说道:

    “为了隐藏我们的实力,我这里先不派人出面,这两件都交给你,你先与他们周旋,争取多掌握一些情报,不要怕多花银子,把人赎回来是第一位的。”

    海述祖应了一声,转身出去,具体安排去了。李国庆又转向施琅问道:“施琅,附近的海盗都有哪些,你们清楚吗?”

    “殿下,要说南海最大的海盗,就数地处粤海与安南之间的龙门岛,大大小小的岛屿有十几座,盘踞着七八股海盗,有一定的规模。其他地方的小股海盗,多为他们的附庸。”施琅答道。

    “如果你们的舰队要和他们在海上对决,有没有优势,能不能击垮他们。”李国庆问道。

    施琅并不答话,一直沉思着,过了一会才道:“殿下,要是遇到一两股海盗,我们有把握在海上击溃他们,但是据我所知,这七八股海盗,经常是一起行动。”

    李国庆有些不解,一股海盗不过是两三条破船,百十号人,七八股海盗也不过是几十条条船,几百人而已,问道:

    “施琅,咱们有一百多条船,好几千士兵,还有海军陆战队,怎么会打不过那些没受过正规训练的海盗?”

    施琅看着这位历史小白,一时不知怎么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