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迢迢之路

    韩雅君的答案,宋熙姣早就已经预料到了,只是还存着那么万分之一的希望。

    如今,这最后万分之一的希望也破灭了!

    当事人不原谅他,律法不会饶恕他,宋穆渊,没有以死谢罪之外的第二个结果了……可是,就算是这样,她也必须要阻止他。

    不能让他犯下更多的罪行,不能让他继续下去。

    “宋小姐,我虽然很恨你大哥,恨不得把他千刀万剐,但是,我又很佩服你,佩服你的为人,佩服你的勇气,所以,你不必把你大哥的罪行拉到你自己的身上,他做的事,你并不知情,也与你无关。”

    宋熙姣眼泪不停的滚落,不住的摇头。

    也许是跟她无关,但不能说跟“宋熙姣”无关。当初,大夫人就是用“宋熙姣”逼宋穆渊走上这条路的。

    而这条路,一旦踏上去一步,就万劫不复,再也不能回头了。

    那时候没人能够拉他一把,帮他一下,现在有她了,她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一错再错。

    “胡夫人,我、我想去边关劝劝我大哥!你不是去过那里吗,你能不能告诉我怎么走?”

    韩雅君听到她的话,惊讶的张了张嘴,没想到宋熙姣竟然愿意为这件事做到这个地步。

    “去那里路可不好走,尤其现在已是深秋,先不说危不危险,光是一路上的饥寒,你都未必耐得住。”

    “没关系,我耐得住的,你告诉我吧,求求你。”

    韩雅君看着她痛苦的模样,无奈的叹了口气,擦擦她脸上的泪水道:“好吧,我告诉你,但是,你大哥不是你想的那种人,就算你亲自去了,恐怕也无济于事。”

    “行不行,总得试了才知道。”

    熙风竹纸场,宋熙姣洗过脸过,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韩雅君:“刚才受了点小打击,让你见笑了。”

    韩雅君露出个浅浅的笑:“我佩服你都来不及,怎么会笑你。宋小姐,如果你不是姓宋,我真想与你结拜姐妹。与你这样的人相识相交,是我的荣幸。”

    “你就别夸我了……我现在,只会觉得无地自容。”

    韩雅君摇摇头,都是姓宋,一个如此的不知荣辱没有廉耻之心,一个如此的慷慨正义敢作敢为,差别为何如此之巨大?

    看着桌上的纸笔,她缓缓研磨,大概的在纸上画了起来。

    “边关一共有六个关口,靠近扶苏人的有两个,一个是仙鸣关,一个是天阳关。过去,这两个关口常常失守,但现在仙鸣关有孟将军坐镇,扶苏人已经不敢进犯,他们一直进攻的,只剩仙鸣关,所以,大军驻扎平常都驻扎在仙鸣关以外十里地附近的营地里。”

    一条粗线勾勒出从锦州城蜿蜒直上,到达仙鸣关的路途,可是这线却绊绊磕磕,中间断了几次。

    韩雅君指着断掉的地方道:“从这里开始没有路,只能爬山涉水,中途会有许多猛兽盗匪,能过去靠的都是运气。如果遇到猛兽,就算是孟大将军……不,他一定有办法。我敢说,除了他,没有人能够逃脱生还。”

    她一面说着,一面紧盯着宋熙姣的眼睛,只要她的眼眸之中露出半点怯懦的颜色,她就可以着重的抓住这一点来说更多,吓一吓她,好借机打退她这疯狂的念头。

    然而,宋熙姣只是静静的听着,嘴唇微微的蠕动,似在记诵。

    韩雅君摇摇头,在那断口之上画出一条河水来:“沿着这条河走,到山脚下有一帮盗匪,虽是盗匪,却颇有几分正气,从不劫掠百姓和良民,一般都是对富商和贪官下手……”

    说到这里,她不禁顿了顿。

    宋熙姣不就是富商吗?

    在锦州城中,现在还有人富的过她?

    宋熙姣感受到了这束目光,立即道:“我到时候可以打扮的朴素一些,保证要多村姑就有多村姑。”

    韩雅君被逗得一笑,摇摇头,继续道。

    “过了这条河,再往前走五六十里路,就能到达一个叫固原的小镇,这里曾被扶苏人短暂的占领过一段时间,后来被孟将军亲手救下,镇里的人感激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给孟将军送衣送粮,你到这个镇上,可说明来意,让他们直接带你去见孟将军。”

    宋熙姣听到她张嘴闭嘴的都是孟将军,对周围孟将军的敌意也就少了那么几分。

    过去,她听到太多关于孟星河东扯西扯的故事了,那些故事总把他吹嘘的好像是天生的战神一样,又假又可笑。

    不过,现在看来,能让韩雅君这般烈性的女子如此看重,一定很有本事吧?

    “大概就是这样,等我回去之后,让婆子把我那份羊皮卷的地图给你送过来。”

    韩雅君放下笔,握住宋熙姣的手,最后又劝了一句。

    “女子赶路与男子不同。宋小姐,你要多想想,如果你在路上生病了怎么办,月事来了怎么办,深秋霜露这么重,万一你要露宿野外,没有被子没有床,要躺在寒风之中,又该怎么办……如果你不提前想好,到时候,你一个姑娘家孤零零的在荒郊野外,吓也会吓死的。”

    “嗯!谢谢你,我一定尽量都准备好。”

    这个时代的女子没有什么出门的经验,但是宋熙姣有,且不说她过去出门旅游的那些必备常识,就是单单去过惠州那两次的经验,就知道个大概了。

    送走韩雅君之后,她就立刻开始着手准备。

    吃的喝的必不可少,月事倒是不必着急,因为她可以错开日子。

    除此之外,她还特地做了一个硕大的羽绒斗篷,一把油纸伞,解决了风雨的问题。

    哪怕是需要露宿野外,也能靠着这个斗篷避开风寒。

    午后,宋母拄着拐杖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看着宋熙姣进进出出的忙碌,不禁叹了口气,这是着了什么魔了,非要去边关那么远的地方,说什么也不听。

    “你这孩子,心太野了,光是让你在锦州城里抛头露面已经不够,非要去那大老远的地方露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