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章 行星电磁场计划

    其实已经有人将答案说得八九不离十了。

    差不多就是放电机转动生电的原理。

    刘旭冲着摄像头给他们竖起拇指点个赞,“你们很聪明。”

    “所谓的发电机效应讲的是星体的内部因为高温以及高压的作用,产生了两种物质,这些物质又呈两种不同方向的运动,运动切割了相互散发的磁感线,产生稳恒的电流,由这电流产生磁场。”

    “就拿地球来说,地球的内核的温度高达六千摄氏度,压力也是有地面大气压的两百万倍,在这种环境下,一部分物质会向温度更低的外层运动,而地球上的外层的某些物质则会向温度更高的地球内部运动……”

    “运动方向相反的两种物质不断周而复始的旋转,切割着磁感线,最终在内核处形成了磁场……任何一个星球的磁场都是相同的原理形成的。”

    翻开地球磁场形成的所有学说,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几乎所有学说都跟电流有关,是电流产生地球磁场。

    也有不少的学说提到是物质旋转运动产生的电流。

    不论是哪一种,都跟旋转、温差、电流有关。

    “基于众多学说都跟电流有关,所以有人提出一个假设:在火星的赤道上铺设一个超导体的螺线管,并将其连接到一个强大的电流源,这样就能产生磁场。”

    “不需要重新激活内核,而且不需要新技术,就是成本有点高,这就是著名的火星发电机假设。”

    刘旭一口气将涉及到的知识点全部说完,微微喘了口气。

    屏幕前的小伙伴们听得都震惊了,目瞪口呆。

    他们是知道地球有磁场,但没想到地球磁场是这么来的。

    而且居然还有火星发电机的说法?

    仿佛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们感觉到新奇,好玩。

    “主播厉害啊,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

    “厉害了,在火星赤道装上超导体螺线管,这得多浩瀚的工程。”

    “发电机效应确实是那么一回事,导电液体通过流动产生电流。”

    “这得需要多少个发电站,才能让火星的磁场激活?”

    “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工程吧?”

    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留言,对刘旭说的内容惊叹不已。

    谁能想得到,要让火星产生氧气,还得解决磁场和大气层的问题。

    里面有趣的天文学知识,听得他们津津有味。

    “主播你打算用这种办法激活磁场吗?”

    他们都很期待刘旭点点头。

    然而,刘旭却是摇头否定:“火星地表全是磁化的铁质,已经相当于一个发电机,没必要再浪费资源建造螺线管。”

    “现在火星不缺磁感线,缺的是让发动机动起来的能源。”

    “要真是搞这么一圈螺线管,每天消耗的能源,以及发电产生的空气污染,都让人头疼不已,更别说故障和维护了。”

    说得好像很有道理。

    火星只有刘旭一个人,无论是建设还是维护,都十分麻烦。

    “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听说没有磁场,人连觉都睡不好。”

    “火星内核凉了,打通地壳放颗原子弹下去?”

    “得了吧,那样更难,火星半径是三千公里,挖到十公里已经够呛,还不如搞颗卫星过来更实际。”

    他们都摇摇头,否定了答案。

    殊不知,他们还真说对了!

    就是搞颗卫星,放在火星的轨道上。

    “聪明,我就是打算搞颗卫星放在火星轨道上,从理论上讲,围绕火星运行的大天体,其引力可当作一个混合器作用于火星的核心,这样可以再次融化并启动火星的冰冻核心。”刘旭说出了他疯狂的计划。

    当他们听到这个计划时,不由惊呆了。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这主播真的是什么都敢想,连卫星计划都想得出来。

    以火星的体积来说,想激活它的内核,最少也要月球级别的体积。

    或者比例相当,这样才能有强大引力激活火星。

    “火星已经有两颗卫星了,为什么还要搞一颗?”他们发出困惑的声音。

    “你说的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吧?那两颗太小了,离火星远,而形状不规则,对火星来说就是两个土豆,没什么用。”刘旭一脸嫌弃。

    并不是所有的卫星都是地球和月球的比例。

    实际上全太阳系,月球是最独特的卫星,没有其他卫星能比得上它的质量!

    “月球质量相当于地球的1/81,整个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与卫星的比例没有这么大的,基本上所有卫星的质量都达不到行星质量的千分之一,月球很特别。”刘旭告诉他们月球的秘密。

    “我看主播你是想要月球了。”

    “别动月球,它是我们地球的。”

    “主播你已经是火星人了,别打地球的主意。”

    “你这么厉害,可以造一颗月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