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593节 柳木的样品库

    柳木的计划是,让少数人加一些奴隶来完成这里的耕种,体现眼下大唐人力不足的最大化,如果可行,那么洛阳等大平原农田区有更大的粮食收获。 </p>

    没有足够的粮食,不可能迎来大唐的第一次人口爆发。</p>

    此时,三原县。</p>

    抱琴正带着萧灵儿在柳木的样品库。</p>

    柳木有三个样品库,分别是位于清河训练营的军械样品库,那里寻常的人根本不可能靠近,抱琴也不会带萧灵儿去那个。</p>

    还有一个样品库在华原县一处山里,那里除了相关的工匠、守卫人员之外,全大唐知道的不足十人,而进去过的只有五个人。</p>

    除了工匠与护卫之外,这五个人分别是大唐太皇李渊、大唐皇帝李世民、柳木、抱琴,以及大唐唯一的一个正五品级县令李弼。</p>

    其余的人,连秦琼与独孤兰若都仅仅是知道,都没有进去过。</p>

    那里,对于柳木来说是承载未来的地方。</p>

    眼下这个三原小庄的样品库,是柳木用来挣钱的物品。有已经量产的,也有正在调试机械尝试量产的,还有仅仅属于试验室级别,距离量产还有很大距离的东西。</p>

    如煤油灯。</p>

    萧灵儿早看的眼花了,在她眼任何一种放在江南都能获得海量巨利。</p>

    “这是传说的保温瓶?”</p>

    “传说!?”抱琴笑了。</p>

    萧灵儿却没笑:“这一只保温瓶在杭州已经卖到了十五贯钱。每一只都单独用香木雕出一个完整的新外壳,可有钱也难到。”</p>

    抱琴耸了耸肩膀,她知道这是因为运输不便,这东西运输太难了,无论是在船,还是在马车,一个不小心碎掉。</p>

    不过这个问题应该很快能解决,新式的专运易碎品的货箱经过了数次改良之后,至少可以保证玻璃制品运到江南损失不超过两成。</p>

    “啊,这是传说的快速鞋底机?”萧灵儿又惊呼了。</p>

    抱琴很无奈,怎么又是传说。</p>

    “跟我来,我带你看一样真正值得你尖叫的东西,此物按计划两年内会正式在市场销售,眼下成品仅此一架。”</p>

    萧灵儿刚才看到的是手摇式钉鞋机。眼下最大的用处是纳鞋底,是手工速度的百倍。而抱琴带萧灵儿看的是机械更加复杂,而且许多零件都是花很大力气手工打造,特别是专用的细针,成本巨大。</p>

    缝纫机。</p>

    绝对是黑科技级的产品,但这东西想要量产数位鬼工感觉压力无限大。</p>

    抱琴拉过一把椅子,然后随便拿了一块布,嗒嗒,密集的响声之后抱琴手以极密的针脚缝了三尺多长的布。</p>

    “这……”萧灵儿这位才女感觉到了词穷了。</p>

    “这才是值你惊呼的,不过这些东西对你来说没用。能海量生产,而且价值远低于倭岛手工制品的东西,才是值得你考虑了。郎君把这个叫工业化碾压手工作坊,如说我们的麻布是倭人的一半价格,那么倭岛不会再有人织布来售卖了。”</p>

    萧灵儿可是见过织布的,她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叫碾压。</p>

    抱琴解释道:“咱们的织坊,四名织女六个时辰织出来的布是你见过单人小织机一百人的织布数量。”</p>

    抱琴这个数据也是随口一说,眼下柳木还达不到二十五倍效率,但看起来确实快。</p>

    十几倍肯定是有了。</p>

    “还有,咱们的纱机每台一个日夜可以纺五百斤麻。”</p>

    萧灵儿真心是服了,江南那边手摇的纺纱机要摇一个月才能摇出五百斤麻来。</p>

    萧灵儿问道:“我能去纱坊看看吗?”</p>

    “当然。你是这里半个主人。”</p>

    抱琴说半个主人萧灵儿已经很开心了。</p>

    离开三原小庄的时候萧灵儿突然停下,回头看着这个小庄,萧灵儿脑袋里产生了一个古怪的念头,那是她能住在这里吗?</p>

    然后是住在这里,自己有办法让自己不饿死吗?</p>

    萧灵儿至少知道,自己的夫君柳木与公主殿下在这里居住,不需要仆役、婢女。而后自己打水,自己作饭吃。</p>

    “放心,这里会有你一间屋的。”抱琴说完后萧灵儿明显很失落:“我什么也不会。我从小除了学习琴棋书画之外,连自己穿衣都不会。”</p>

    抱琴只是笑笑没再说什么。</p>

    萧灵儿却是明白,她住在这里难道还让公主殿下来照顾她起居吗?</p>

    这简直是一个笑话,自己只是一个妾。而且那可是大唐拥有最高封号的最尊贵公主,在活着的公主之绝对的唯一。</p>

    抱琴一拉萧灵儿的马头:“我们走,天完全黑下来之前一定要赶回泾阳庄子。”</p>

    “恩。”萧灵儿的骑术柳木还好,立即策马扬鞭跟着抱琴身后。</p>

    华州,两天后。</p>

    来自周边十五县的县令全到了,不仅是县令,县负责农科,户籍的吏员也一个不差的到了。</p>

    “各位,我柳木从来不说虚的,第一件事情各位的县令没有。”</p>

    柳木说完示意护卫将吏部的十六份调令放在桌。柳木这才继续说道:“我要把十五县的人口带走超过七成,那么你们还愿意在这里为县令吗?”</p>

    十五个县令面面相觑,全都呆了。</p>

    大唐的县分在百姓眼为下三个等级,这不是以县所管辖的面积,而是按户数。在六部那里实际是两个分法,一个是七等级县,一个是九个等级。</p>

    九等县旧法,南北朝时期的分配方式。是县至下下县。县则是八千户的县,县为六千户。是以两千户为标准,三千户为,一千户以为下,不满一千是下县,而低于五百户而是下下县。</p>

    七等分法新法,正在逐步开始实施的分配方式。新法七等分法是以赤、畿、望、紧、、、下七等,长安治下为赤县,长安周边为畿县,望是特别繁荣,紧是差到让人绝望。</p>

    “我有一些个古怪的想法,好坏不知。总要试一试,试的好了给全大唐作一个典范,试的不好了引以为戒。各位怕是不想在不足五百户的县内作县令吧。”</p>

    </p>

    /html/book/40/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