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257节 县令辞职

    第0257节 县令辞职</p>

    三原县令与柳木见礼之后,拿出一份正式的公递给柳木。</p>

    “木郎君,这封书您看看。”</p>

    柳木一脸疑惑的接过,翻看一看竟然是一份辞呈。那意思是县令不想干了,申请调到另外的县去。</p>

    柳木指了指身后的大车:“您这是何苦呢,您看我这不是把税钱送来了嘛,您查收一下保证一钱也不会差。”</p>

    县令早看到了那大车,也知道那里拉的是钱币。</p>

    县令说道:“三原县,有四成是勋贵职授田,而这四成田说起来也是两位李家以及几位将军的田也是郎君你说了算。还有三成是禁军家眷的养家田,最后三成都被你租了去。可以说这三原交税的,是郎君你一人。”</p>

    “恩!好象是这样。”</p>

    “不如郎君来当这个县令如何?”</p>

    柳木听到这个建议,按着额头思考了好久:“好象也不错,但可能吗?”</p>

    “您说呢?”县令笑着反问。</p>

    柳木一转身问高履行:“县令你当不?”</p>

    “我实职从六品下,三原只是县,不过是从七品下的官职。我不当,不过我可以找个合适的人来当这个县令,我本家有个堂兄,学识不错,人也稳重可靠。”</p>

    高履行很显然已经确定这县令拿到手了一样。</p>

    事实确实是如何。</p>

    大唐这个时代,当官首先是荐举制,而后是推选,最后还没有论到那没有成型的科举,选的也是官学之的优秀人。官学之,几乎全是士族子弟。最后的最后,才在那不成型的科举之,挑选些算、工、律等作为辅助官员。</p>

    所以高履行相信,只要柳木愿意,莫说是三原,是再加泾阳,一次拿下两县的县令都不是问题。</p>

    县令直接把大印交给了柳木。</p>

    “这个不合规矩吧,总要有个流程。”</p>

    “正好,我想回家过年,已经四年没有回过家乡了,明天开春再来吏部听调。”</p>

    没等柳木开口,高履行拿过了那县令的大印:“也好,保你一个江南的正七品下的官。来呀,所有人都到正堂听调,有些差事安排你们去作。”高履行直接开始吩咐县内的人开始干活。</p>

    县令说了些感谢高履行的话,乐呵呵的去打包收拾行李了。</p>

    柳木心说,这都是什么事。</p>

    可事实,这是大唐。规矩还没有完全成型,为什么段纶在蜀地有平定大功,但依然被人弹劾,是因为那里的官员任免升迁等全是他一个人说了算。</p>

    不是因为他独断让人恨,而是因为他得罪了太多的士族。</p>

    李世民身为雍州牧,除了京兆府尹一人需要请示大唐皇帝李渊之外,其余的官员任免依然是李世民说了算。</p>

    高履行作为高俭之子,李世民的堂弟,他很清楚三原县令是可以换的,而且手续是合乎大唐律条,他只需要去秦王府补一份书可以,甚至于,在他爹那里补一份书也行。</p>

    “第一个活,通知各乡、里、村。八月十一号清晨开始,各村发钱。第二个活,组织民夫准备往长安运些东西。第三个活,泾阳那边郎君有个秋庆典,签约各村前来领新衣,穿赴泾阳参加庆典。还有是,所有的无论驴车、马车的,都给我打磨干净了,一遍漆。”</p>

    “是!”县衙内一众吏员、衙役高喊着回应。</p>

    吩咐完这些,高履行对柳木说道:“郎君不是要去长安嘛,那你去吧。我去换了泾阳的县令,安排完事情去泾阳那边作庆典的准备。”</p>

    柳木脸抽了抽:“换泾阳县令?”</p>

    高履行点点头:“是呀。”</p>

    “好吧。”柳木完全无语了,回身骑马自己走了。</p>

    虽然说换县令是对自己有利的,但这事情也太过随意。那么自己是不是要给李世民提些建议,修改这一个规矩呢?</p>

    傍晚,长安城。</p>

    柳木与独孤兰若进入了长安,直接在太极官西边侧门外申请入宫,面君。</p>

    李渊书房。</p>

    彭海请示:“圣人,要设宴吗?”</p>

    “不设,给他们每人准备一碗粥几块薄饼,想喝喝,不想喝算了。”李渊吩咐之后,又说道:“你告诉小木,朕这边的伙食还不如他那所谓的乡野小民吃的好,所以也不设宴了,省得他暗笑话朕这宫里饭菜难吃。”</p>

    彭海笑着退了下去。</p>

    后宫花园内,柳木依礼面君,独孤兰若则与万贵妃,还有几位公主在一起。</p>

    柳木直起身体:“父皇,小民以为,大唐天下还有许多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身为天子当……</p>

    柳木没说完李渊抄起身边禁军的刀过来打柳木:“你这个混帐东西……</p>

    李渊追着柳木绕着花园跑了一圈,最后累的站在那里喘,刀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手拿着刀鞘指着柳木:“混帐东西,让我打你几下。”</p>

    “您整天坐着不动,吃什么都没胃口。农人吃什么都香,因为他们劳作一天腹饥饿。所以您才认为你吃得不好,其实是油腻的吃太多了。”</p>

    “你过来。”李渊指着柳木。</p>

    “我不去,我害怕被打。”柳木也坐在距离李渊有五步远的地方。</p>

    旁边的宫女、太监、禁军只当自己是瞎子,什么也没有看到。</p>

    因为这里是后宫,不是前殿。</p>

    在前殿柳木要敢这样,估计会被按住打的他后悔重生,但在后宫却不会,后宫代表家,这是家人之间,没有皇帝与臣子,只有长辈与晚辈。</p>

    因为这里是大唐。</p>

    “你过来,我不打你。”李渊在后宫,没有外臣的情况下重来都没有自称过朕,而且对许多亲族,他身为皇帝也是称呼对方为叔叔、舅舅等。</p>

    柳木靠近后,李渊对柳木说道:“莱州那边的盐与幽州那边的牛这些事作的好。虽然有些小麻烦,但那是二郎需要去处理的。”</p>

    “给您说个事,这些牛当,有约一万头牛干不了农活,猛吃光长肉没力气。”柳木坐在李渊身旁。</p>

    听到那没力气的牛后,李渊问道:“那要这些牛干什么?”</p>

    /html/book/40/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