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19章 不菲的嫁妆

    <content></p>

    不管是排队枪毙,还是炮决,那都不是最要紧的事。品書網 眼下对马林而言,最要紧的,是特么的给安妮筹备一份丰厚的嫁妆……</p>

    是的,丰厚的嫁妆!因为是去当王后的,而安妮又是以北海大公国公主的身份,因此,这份嫁妆,绝不能寒酸。不但不能寒酸,而且必须丰厚无。否则,是丢脸。一个没什么嫁妆的王后,可是要被臣民鄙视的。</p>

    当年,丹麦国王把女儿玛格丽特公主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三世的时候,因为拿不出丰厚的嫁妆,最后居然把原本属于挪威王国的设得兰群岛,作为嫁妆,抵给了苏格兰王国……可见,嫁个公主,成本也是相当高啊……</p>

    霍夫曼家族毕竟是后来崛起的“暴发户”家族,安妮名为公主,实际只是个穷骑士的女儿。如今霍夫曼家族发达了,自然需要装点门脸。因此,霍夫曼家族嫁女儿,反而要普通的诸侯国要支付更多的嫁妆,不然,会被人鄙视的。</p>

    老霍夫曼自然是出不起这份嫁妆的,所以,他理所当然地把筹备未来王后嫁妆这样的重担,压到了马林的身……</p>

    “尼玛,嫁个妹妹居然成本如此高昂。要搁在21世纪华夏,女儿嫁给你算天大的恩赐了,还敢要啥嫁妆?”马林表示也很郁闷啊……</p>

    但是,这样的规矩他不能不遵守。不然,也是家族丢脸。无奈之下,马林只好千方百计地去筹备嫁妆。</p>

    经过慎重思考,马林认为——嫁妆这东西,主要是用来显摆娘家人的实力的。因此,它必须高端大气档次。亮出来的时候,必须亮瞎围观者的狗眼……</p>

    因此,马林的决定是——务必筹集最有视觉冲击力的物资,作为亮瞎那群波兰贵族狗眼的道具……</p>

    首先,丝绸是必须的。所以,马林第一个准备的,是做丝绸衣服的大量丝绸。大明帝国出产的丝绸现在是没有的,所以,现在只能大量购买法国里昂出产的欧洲土丝绸了。</p>

    可是,尼玛德现在欧洲的土丝绸好贵呀,一件丝绸衣服都是按金币算的。一车丝绸,尼玛居然要五千金币!不过,为了撑门面,买了!而且,一买是三大车!</p>

    看着1.5万金币这么轻松花出去了,马林那叫一个心疼啊。尼玛德,同时代的大明朝,一担生丝才50两银子左右。一车算装了10担生丝,也500两银子的样子,折合436个金币。而尼玛德法国里昂丝绸,质量又不太好,居然敢要五千金币一车,都是明朝丝绸价格的十几倍了。虽然成品丝绸的价格是要高些,但也不至于这么离谱吧?难怪后来大明丝绸贸易那么兴盛,原来是法国佬的丝绸要价太黑了,而且质量又不好……</p>

    接下来,自然是要准备一些平时用的用具了。如,吃饭的金碗、金盘子什么的。都要当王后了,以后肯定用得。</p>

    本来,马林手里也没什么金碗、金盘子什么的奢侈品。马林只喜欢银制的餐具,因为,白银可以试毒。但安妮是要成为王后的人,老霍夫曼和玛丽夫人一致认为——应当陪嫁金子做的餐具……</p>

    幸好,马林在出兵英国的时候,带兵在伦敦洗劫过几家大贵族的府邸。因此,倒是收藏了不少金制的餐具器皿。另外,马林还下令给安妮打造了几套金制的筷子和刀叉。筷子自然是给安妮准备的,因为安妮这些年来已经吃惯了餐,能很熟练地使用筷子了。但是,齐格蒙特一世肯定是不会用筷子的。因此,马林订做了后世欧洲流行的刀叉,黄金打造,而且叉子是四个尖的,不像现在的两尖叉子。当然,四个尖的叉子叉食物更加顺手些……</p>

    于是乎,金制的刀叉、餐盘,还有酒杯什么的。外加一堆银制的器皿,还有些精美的铜盆等用具,林林总总也装了一大车……还好其有很多银器和铜器,不然这一车花费简直惊人……</p>

    这些都是大头,也是最昂贵的部分。剩下的,没那么昂贵了。但是,也不便宜。为了让量来,马林还弄了几大车的羊毛织品凑数。不过,这些可不是用来做衣服的,而是做地毯的。另外,还有些羊毛大衣和被子什么的,用来冬天御寒的。</p>

    另外,马林把加兰德从纽芬兰岛收购来的海狸皮,也命裁缝进行加工,做了好几件海里皮大衣,作为安妮冬季御寒之用。</p>

    然后是些瓶瓶罐罐之类的东西了,当然,都是威尼斯出产的彩色玻璃制造的精品。至于瓷器,马林没有。毕竟,大明航线尚未打通,瓷器在欧洲属于稀罕玩意儿,马林这种没有底蕴的贵族暴发户,是没有瓷器收藏的。</p>

    巧得很,正好格林纳达的船只回国,运回了大量的黑砂糖。于是,马林干脆让人用油纸袋包装了很多黑砂糖,装了三大车,作为陪嫁。</p>

    要是在后世,把蔗糖作为陪嫁,估计会被人喷死——尼玛这种玩意也得了台面?</p>

    甚至,在同时代的大明朝,蔗糖也是不得台面的普通货物。可是,这是在欧洲啊。这里的蔗糖,现在还是稀罕物呢。每磅蔗糖的价格,可是用先令作为单位的,而不是芬尼。因此,三大车黑砂糖,绝对是高档玩意儿了。</p>

    而且,三大车蔗糖,虽然有三吨多,可对马琳而言,并不算啥。因为,格林纳达的甘蔗现在产量很大。有了肥料的作用,每亩甘蔗的产量都是一吨多的,甚至能达到2吨每亩。按15%的出糖率,也有一两百磅蔗糖的产量。三吨多蔗糖,也不过是三四十亩甘蔗田的出产而已。</p>

    当然,这是对马林而言不算啥。但对于缺少甜品的当下的欧洲而言,三大车蔗糖,绝对算是大手笔了。</p>

    既然连蔗糖都用了,马林也不在乎不要脸了。于是,他把布雷顿角岛造纸厂出产的纸张,也装了三车,作为陪嫁。美其名曰——方便化传播……</p>

    不过,因为造纸技术的保密,安妮都不清楚布雷顿角岛造纸厂的生产成本有多低。虽然知道肯定其他造纸厂要低,但安妮也没法想象出其几十倍的差距。</p>

    安妮都不知道,那么,欧洲其他人更不知道了。这年头,因为造纸技术极为落后,欧洲人还用着破布、渔、麻皮等制造的麻纸呢,而且价格死贵。因此,在外人看来,三大车纸张,绝对非常有诚意啊……</p>

    然后,马林想到了东欧人喜欢喝烈酒的习惯。于是,几大车的威士忌(黑麦二锅头)也准备绪。</p>

    再接着,是马林手下很不缺的重要物资——食盐了。没说的,装几大车再说……</p>

    另外,是香料了,这个是目前欧洲贵族家的必需品。正好,马林仓库里还有次从印度运回来的5万磅配额的剩下的部分,也装了三车,重约五六千磅。按照欧洲市价,肯定是很贵的。但在印度,这些香料收购价不超过2芬尼每磅……</p>

    最后,是一些杂物了,包括很多精美的木制家具,和各种用品……最终,马林凑出了五十大车的陪嫁品,看起来很有规模……</p>

    而且,如果不看蔗糖、纸张、威士忌和食盐的实际成本,而是看欧洲市价的话,这批嫁妆,简直是价值高昂啊。拿出去,绝对是土豪的象征……</p>

    看着装满的50大车的嫁妆,马林吞了吞口水,恨恨地说道:</p>

    “特么的,老子以后一定要多生儿子,少生女儿。不然,光是陪嫁的嫁妆,会让我破产的!”</content></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