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3章 江湖女侠客

    “皇后明知道本小姐懂医术,为何还要送那些有问题的首饰?”

    宋瑾瑜有些不解,但很快又释然了。先是送首饰,后又派嬷嬷来调教。想必是为了打压自己吧。也许,还有舒贵妃的缘故?

    她有些茫然,

    不过,很快这些消息传到了舒贵妃耳中。她冷笑一声,这是看着几个皇子王爷陆陆续续留京,在皇帝面前露脸机会多了,所以有些沉不住气了。不然……怎么会这么着急的出手呢。

    皇帝已经在清凉台上了待了数日,还未有任何回来的旨意。朝中大事,着太子监国。

    皇后,气焰正盛。

    恐只能委屈瑾瑜了……

    钟离明烨走进流云亭,昨儿他才醉了。今日一早上朝,头疼得很,心思都不在朝堂上。惦记着宋瑾瑜一个人在府里,拒绝了承郡王的邀约,只想早些回来陪她用膳。

    不知……她的气可消了?

    她在喂鱼,神思却飘忽不定,不知道又在想些什么。“咳咳……”

    转身看向钟离明烨,二人微微有些尴尬,颇有默契的不去提昨日之事,

    “听闻,皇后派了教养嬷嬷过来?”

    宋瑾瑜没看他,只问道:“你可好些?”

    “你医术高明,自然好的快。”这是实话,若非她用针灸醒酒,钟离明烨还没那么轻松。

    “那教养嬷嬷是个聪明人,如今老实得很……”

    钟离明烨笑道,“还是你厉害,三言两语就打发了她。”不过,皇后再三难为宋瑾瑜,可是与自己为难。虽说太子监国,但不妨碍那清凉台上的父皇得知太子的隐疾。

    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太子?

    他冷笑着摇摇头,上前拥住宋瑾瑜。低声道:“你且看着,他们在自掘坟墓。”

    宋瑾瑜回过头来,“太子监国……你可不要意气用事。若为了我,大可不必报复他们。”

    “……”

    “再说了!若真要到伤筋动骨的份上,我有的是法子,让她无暇顾及。”冷漠的言语,令钟离明烨微微一愣。

    他差点忘记,宋瑾瑜曾是天门山的少主。

    “不管怎样……此事不会不了了之。”

    果不其然,没几天太子不举的消息传遍了京城。而皇室宗族也得到皇后三番针对新进门王妃的传言。

    很多宗师皇亲不耻,新王妃才进门有一个月吗?就给人添堵去,人家正经的婆婆都没有安排侍妾,堂堂皇后上杆子折腾人。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对皇后和太子的风评不好。而且太子监国这段时间,不断安排心腹入朝,还提拔了许多无能之辈。

    几个御使大夫更是蠢蠢欲动,单等着皇帝回来,参他们一本。

    “父皇在清凉台乐不思蜀了吗?”

    承郡王有些不耐,眼见王妃月份越来越大,前些日子更是因为皇后赐下的新人,而动了胎气。

    原来皇后不仅给昱亲王塞人,勇亲王,承郡王也被塞了好几个人。

    这事说

    到底,是皇后做的不地道。几个王妃,更是怨言不已。

    太子妃自是明白太子的隐疾,她从去年开始经沈莺韵一事之后,便对太子冷了很多。只单单抚养着长女,闲来无事也不到皇后身边坐了。她这正经的儿媳妇都这么冷漠了,可见皇后有多不得人心。

    宋瑾瑜在药房里忙的不可开交,“大……王妃娘娘……”自打上次因为成松叫宋瑾瑜“大小姐”被王爷训斥后,袅袅只得改口了。可不敢再惹怒钟离明烨。

    “您这是……”

    “做点有趣的东西……以备不时之需……”她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不仅做了许多辟毒丸,还……抽空凑齐了迷魂散的原材料。

    宋瑾瑜停下手中动作,静静等着那药汤慢慢冷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她不想节外生枝,这几日想的清楚。不管自己想不想,有些事都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对付太子这件事。

    有太多人比宋瑾瑜更着急,

    几个王爷不可能任由他这么打压下去,同样明如意也不是吃气的人。所以……她不急……

    “此事,务必做的谨慎些,不要让王妃知晓……”

    钟离明烨虽不清楚宋瑾瑜如何复仇,但宋瑾瑜的仇人除了金水宫就是太子了。

    既然……这样,有些事,自己替她去做了,总好过宋瑾瑜一人孤军奋战。

    余念柏感怀钟离明烨如此对待宋瑾瑜,回想起他的妻儿,只道“王爷放心,您愿意争,属下自当全力以赴!”

    “还有……火烧的再大一些!”

    “中州王应该很喜欢……但……王爷……此事还要三思!”

    钟离明烨奇怪的看着他,“从现在开始,本王不想再配合他演戏了,若一味地躲在后面,总会成为垫脚石。”

    不多久,昱亲王府的影卫齐齐出动。

    而当日夜里,京城相国寺里起了一场大火。在寺中祈福的沈太师家眷虽没有伤亡,但却受到很大的惊吓。

    有人传言,沈太师对夫人的清白耿耿于怀,这场大火就是他安排的。

    在之后,太子府上的宠妾接二连三的死掉,有人在乱葬岗上看到尸体上伤痕累累。

    传言太子有变态嗜好,太子在民间风评急剧下降。

    皇帝在清凉台上得到消息,十分震怒。几名不起眼的官员在明月楼喝酒时,透漏皇帝有可能废掉太子。

    一连串的事情发生,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场阴谋。可就是没人找出源头来,皇后在宫里怒气滔天,接连贬斥了许多嫔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