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尉瑾一发言,让众人有些拿不准方向。

    因为,尉瑾与赵彦深关系很好,也许他的意思是代表皇帝或者太后呢?

    因此,有些投机者见风使舵、立即跟风道:“陛下,臣以为邹御史所言,似乎缺少实证,如今对一位重要的皇亲国戚风闻言事,似乎很不妥当,请陛下对其进行惩处!”

    “陛下,丹阳王养育帝妻,本就是一大功劳,又岂能说无功?再者,所谓八大罪中,大部分都是正常人情往来,不宜定为受贿!”

    “陛下,丹阳王之事,乃是陛下家事,即便有些事略微过分,邹御史也不应当将之公之于朝堂,如此皇家颜面何在?”

    “……”

    不过,更多大臣则是冷眼旁观,想看看少皇帝高殷接下来如何处理。

    实际上,高家人大多早熟,高殷伯父高澄、父亲高洋十几岁都能很好处理国政,为大臣惊诧。

    因此,如果高殷能够将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并不会让人多奇怪。

    几位军枢房大臣也都暂时未发言,祖珽知道内幕,他见此情景,知道自己得说两句才行,于是出班奏道:

    “陛下,九百年前,商君就曾经加法于太子,此所谓‘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如此,秦国才得以强大,最终一统六国!

    如今陛下欲继承祖父、伯、父之遗志而一统华夏,臣以为当严格执法,对任何人都不可轻纵。

    丹阳王身为皇亲国戚,帝妻之父,更应以身作则,为百官之表率、外戚之表率,如邹御史所言属实,臣以为当依法惩处。

    如不实,则应对邹御史进行惩处。综上所述,臣以为可让刑部、廷尉、御史台三司会审,详细调查丹阳王涉罪之真伪。”

    众人听了他的发言,立刻觉得有些不同寻常。

    这祖珽可是皇帝宠臣,他这话是何意?大臣们立刻开始纷纷思考如何站队。

    随后,郑子默也表示应该要先将此事调查清楚,以不负天下人之所望。

    在他之后,军枢大臣广宁王高孝珩、军枢大臣黄门侍郎唐邕以及另外几名御史、治书侍御史纷纷表示当依法行事。

    如此一来,形势对于李祖勋就极为不利,因为朝堂之上的大臣都有从众心理,他们见此情景,随后纷纷表示要查个清楚,“还丹阳王清白”!

    高殷一看,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转头问赵彦深和燕子献二人是何意见。

    二人一直冷眼旁观,他们虽觉得调查丹阳王似乎有些不妥,然迫于无奈,也只得表态支持:

    “似应当依法行事!”、“臣以为可让重臣领衔详查此事!”

    高殷一看大部分人都表示了同意,也严肃表态道:

    “既如此,就依几位辅政大臣之意,速将此事查清楚,至于领衔之人……干脆,燕爱卿就辛苦一下,领三司督办此事!”

    “臣遵旨!”燕子献领命。

    李祖勋一听,知道官多半是当不成了,立刻就瘫倒在地,有些神情恍惚。

    高殷对此结局很满意,心想,此事还得跟母亲商量一下,免得她不明真相而生气。

    嗯,最好是把邹御史带上,重点说说舅母崔氏贪婪之事。

    对于一等豪门大族出身的舅母崔氏如此贪财,母亲绝对会感到厌恶,更何况,母亲也并不喜欢崔氏。

    ……

    含光殿。

    御史邹阶向太后李祖娥详细汇报了丹阳王之罪,接着高殷又补充说道:

    “母亲,舅父的确太过分,本来又不缺钱,可是在舅母的怂恿之下,他还做出一些令世人不耻之事,儿也感到羞愧。

    比如,舅父前年担任刺史之时,老的、少的加一起,居然一年过了六次生日,趁机大事受贿。

    当时,曾有人将此事秘密禀报父皇,父皇知道此事后差点给气晕了,不过碍于情面而放过舅父,大臣们都极为不满,这些事母亲可能都不全知!”

    李祖娥先前只是偶尔听说了一些,现在一听兄长居然贪婪如此,气得说不出话来,良久才慢慢说道:

    “兄长也是,怎的连嫂子都管不住?如果是寻常官吏如此贪赃枉法,可是要砍头的!”

    “是啊!母亲,儿以为,舅父能力平平,不如趁此机会让他待在家中算了,其爵位保留,依然可以做一个逍遥王爷,何必授人以柄,让儿难以管理百官,难以管理天下?”

    “嗯,我再发一道懿旨,训斥嫂子几句,让她写一封悔过书!”

    “母亲深明大义,儿敬佩万分!”

    “道人,此间事办完之后,你还是应该速到晋阳,与那里的鲜卑将领好好谈谈心,争取他们的支持!”

    “母亲放心,儿已经在安排了,大致定在五月启程,届时,邺城事就拜托母亲与赵公、广宁王!”

    “对了,你准备给弟弟绍德安排何职?”太后突然问道,这个高绍德与高殷是一母所生,十二岁。

    “儿计划让其担任尚书省六部侍郎,每个部先待几个月,后年再进入军枢房行走,三年后,让其担任晋阳大都督!”

    高殷还没有儿子,如果出现意外,高绍德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因此还得培养一下。

    “如此甚为妥当!”李祖娥点点头。

    ……

    从母亲那里回来之后,高殷又把祖珽找来,说道:“祖爱卿,丹阳王贪腐之事,要在大齐时报上宣传,以展现朕反腐之决心!

    同时,朕拟再增加监察御史四人,让他们每年出巡一次,调查官吏履职、廉政情况。

    朕要重拳治吏,今后无论他职位多高、功劳多大,一旦发现举报属实,朕绝不轻饶。”

    祖珽看见高殷杀气满满的表情,吓得一哆嗦,心想,看来,今上比他父亲还要厉害呢,自己今后可不能再乱来!

    “臣遵旨!不过陛下,官员贪腐,或与现在俸禄过低有关,臣以为,可以适当增加一两成,让百官吃饱饭!”祖珽说道。

    “此事朕已与赵公商量过,他已安排人在制定方案,预计平均增加两成左右。如今朝廷财政困难,暂时也只有如此了!”高殷道。

    “臣多谢陛下!”祖珽听说马上要涨俸禄,很是高兴。

    不过,高殷说完涨百官俸禄后,却有些高兴不起来。

    他心想,自己上次对晋阳、邺城二地给复一年,再加上对平叛人员的奖赏,已经造成国库一百二十余万贯亏空,这相当于全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必须得尽快想办法填补才行。

    怎么赚钱呢?

    突然他脑袋当中蹦出一个想法:除了调整税收政策之外,还必须得从周、陈二国那里捞些好处!

    此事要想办成,得找少府监綦毋怀文才行,他主管工业和手工业,比如冶金、采矿、织染等等,另外,他也主管与其他国家的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