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祖珽一听,说道:“陛下谬赞,臣惶恐!臣前些时日已利用大齐时报,做了些与此相关的宣传,两京颇有几分效果,然时间太短,全国效果还不突出。

    臣以为,此事也并不急于几个月就办成,若太急,或许会像北魏太武帝一般,有人起来闹事。

    臣明日开始,每三日出一期大齐时报,计划组织人撰写七篇文章,驳斥释家,以彰儒家之风……”

    “如此甚好,这文章也可多找几人来写,爱卿把关就是,如此更有说服力。

    另外,作为报纸,要大力发展通讯员,让他们提供稿件,可以适当给他们些稿!”

    通讯员?稿费?

    祖珽一听,今上怎么又冒出个新名词?

    高殷一看他二人有些不解,于是紧跟着解释道:

    “就是让各郡之官吏、学生、百姓投稿大齐时报,然后从中选择一些合适的稿件在时报上发表。

    这有三个好处,首先,可第一时间掌握地方各种讯息,同时还可以起到对地方官吏的监督作用。

    其次,可以让他们提供一些释家无序发展所带来的危害方面的信息,如此增加说服力。

    最后,由此,朕也可以发现地方上的一些人才,加以任用。”

    “哦,陛下如此一讲,臣等茅塞顿开!不知稿费定多少合适?还有,如今国库困难,这笔钱年初又无预算,从何处开支?”祖珽说道。

    当时,尚书省早已经有“度支郎中”这个职务,也就是负责全国的“收入和支出”预算。

    办报纸的费用,都还没有着落呢,还是高殷先垫出来的,更别提什么稿费支出了。

    高殷笑了笑说道:“这很简单,朕特批,可以拿出三寸版面作广告,这收入也不少的。

    至于稿费标准,这就要看质量,普通的稿件,可以篇计,也可以字计。

    反正人家写一篇文章,再如此远递送来,怎么也得给几斤米钱,办报不能亏损太多就是,能够持平最好!”

    “陛下,臣愚钝!不知广告为何物?”祖珽又提出了新的疑问。

    “就是那些商家,他们想要扩大自己的店铺或者商品知名度,就得出一些钱,让爱卿在大齐时报发消息……”

    高殷又认真的解释了一番,二人又是惊叹高殷的奇思妙想,连连称“此法绝妙”、“以商养报十分可行”。

    “对了,爱卿可知,那綦毋怀文的活字印刷搞得如何?”

    “启禀陛下,听说好像即将完成,綦毋公还在计算字的使用频次,然后以此计算每个字的制作数量。

    另外,字大小、字体也极重要,总不能千篇一律,得有一些变化!”祖珽说道。

    高殷一听,心想,看来綦毋怀文果然不一般,如此快就搞出来了,自己倒有些没想到。

    ……

    这时,郑子默又叩首道:“陛下,那一百九十多万人当中,除去女尼、中男以下、六十以上者,剩余的男丁应当在一百六十万余。

    据祠部郎中禀报,这些人中,六七成是有地者,只是多少不等而已。

    按照我大齐律,这些人如果不为僧,无论有地与否,都应该缴税和服役。

    如今正在推行新均田制改革,正好让其还俗,给无地者分地,让所有男丁纳税。如此,一年国库可增加收入二百万贯以上。”

    这时祖珽说道:“陛下,其实二十多年前,神武帝也曾下令严禁随意出家,以免这些人逃避税役,这应当也是一个很好的说服太后的理由。”

    哦?高殷一听,不由得眉头一皱,心想,看来局势稳定以后抑佛政策有些放松,特别是父亲与母亲都好佛,应该也对僧尼无限发展影响很大。

    高殷知道,历史上绝大多数皇帝,都会对宗教严格控制。

    就是唐朝,要出家为僧也非常困难,必须要考试并取得度牒,而且也就区区几千人而已。

    想到祖父高欢曾经抑制释家,他觉得事情就好办得多。

    ……

    昭阳殿。

    高殷正在与秘书监魏收交谈。

    魏收是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魏书》就是其编制,在史书当中还算上等。

    “魏公所编撰之《魏书》,前些日子朕大概浏览了一部分,感觉还不错。听说部分人有异议,可是实情?”

    高殷想尽快把这部史书完善以后,再正式印刷出来,不能让伪周国抢了先。

    这一个巨大好处:能够证明自己才是魏国合法继承人,今后统一天下才出师有名。

    在古代,修史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绝对是一等一的大事。

    “回陛下,的确如此,有些人说臣索贿赂故意曲笔,臣实在冤枉。反倒是那些人想来求臣美化其先祖、父等等,微臣并未答应。

    这些人就怀恨在心,到处煽风点火,说微臣的坏话,令人无比气愤!”

    高殷一听,心想,这东西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自己也不可能完全搞得清真假。

    毕竟涉及的人成百上千,而且战争年代很多资料都遗失了,难以核查真伪。

    “无妨,朕意,还是由爱卿执笔,再适当的修改一下,比如说增加一些前朝政治方面的内容。

    另外,对于六镇起义,要将着重点放在魏国政治腐败,比如像伪梁武帝那般佞佛。

    还有,孝文帝迁都之后,鲜卑人都已经汉化,都是一体的……”

    咦?皇帝这是什么意思?魏收一听,顿时就愣住了!

    高殷一看,心想,史书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必须要有取舍,对于前朝失败原因,肯定要无限放大,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另外,自己下一步要逐步打击鲜卑势力,培养壮大汉人势力,当然在史书也得找到一些依据,提前做好一些舆论宣传。

    他看魏收还未完全明白自己意思,于是就继续讲解:

    “释教虽然好,不过也要有个度,梁武帝可是因此而灭国;另外,朕也是汉人,父亲历来就以恢复汉人江山为己任……”

    他又讲了片刻,魏收终于明白了高殷的意思,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按照陛下之意认真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