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二章 肖静春

    “既然知道不敢,那还不赶紧闪开!”张小乙一挥手,直接大摇大摆的走进了皇城之中。

    黄耀师不敢阻拦,只得看着张小乙等人的背影消失在眼前。

    “都尉,现在怎么办?”有个神策军军士忍不住上前问道。

    “什么怎么办?赶紧禀报上去!难道你还想上前拦住他吗?”黄耀师刚好有气没处撒,立刻把炮火对准了这个倒霉蛋,开喷道。

    被骂的神策军军士缩缩脑袋,又不敢吭声,只得按照吩咐跑去汇报上级。

    ……

    离开皇城城门之后,张小乙顿时加快了前进速度,并在路上随手抓来了一名路过的小官吏,问清楚了吏部的所在。

    “快,大家不要耽搁,现在就看谁会更快一步了!”张小乙立刻带队跑了起来。

    “小乙哥……呼呼……大家有必要这么跑吗?”跟在身后的常二狗跑的气喘吁吁,忍不住抱怨道。

    张小乙脸色沉下来,却不愿多做解释。

    他之前用圣旨强行闯关,这一举动后患无穷,黄耀师挡不住他,但是并不代表没有人能挡住他。

    他必须要在那些真正朝廷大佬出手前就拿出一份成绩,这样才能够让所有人哑口无言,就算是想挑他的刺都没处挑去。

    所以必须要快,现在他就是在和时间赛跑!

    一路狂奔至吏部,吏部门口守门的小吏一开始连正眼都不看张小乙一眼,张小乙二话不说直接拿出圣旨,号称是奉旨查案。

    恰巧今日吏部之内吏部尚书和侍郎等人上朝未归,真正能做主的人并没有几个,见张小乙拿着圣旨过来查案,哪里还有人敢阻拦,立刻就安排人手将张小乙需要的档案全都调取了出来,甚至还十分有眼色的上了好几杯清茶。

    张小乙顾不得喝茶,连忙翻阅起了这些档案。

    不愧是掌管天下官员调度的吏部,就算是十多年前的资料一样齐全。

    张小乙直接翻到了宣州戎器营当时的主官,发现戎器营主官名字叫肖静春,两榜进士出身,祖籍在密州,出身大家士族,刚刚考上进士便立刻调配为官,成为密州清源县的县令,不光是七品官,还是一县的父母官,一把手。

    这已经是除了状元、榜眼、探花外,两榜进士最好的去处了,成为县令一来是自身就是一把手,不需要看人眼色行事,二来全县上下功绩归于一身,更加容易升迁。

    果不其然,这个肖静春成为清苑县县令只当了两年,年年的吏部考核都是优上,第三年便被调任宣州戎器营,成为军器监下放戎器营的监丞,负责整个戎器营的全面工作。

    之后他在戎器营待了足足十年时间,前两年才被吏部又提拔了上来,调去了兵部,几经升迁,现在已经是从五品上的兵部郎中!

    兵部郎中勉强也是兵部的四把手,虽然没有尚书和侍郎那么风光,但在长安也已经算是站住了根脚。

    张小乙看完肖静春的档案,便有些眉头紧锁,他总觉得从这份档案中隐隐透露出不对来,但是却又说不上来究竟是哪里不对。

    想了半天想不明白,便直接将肖静春的档案抽了出来,摆在一旁,继续看其他人的档案。

    除了肖静春在戎器营担任主官外,当时戎器营还有大小官吏三十余人,其中权势仅次于肖静春,能够打通整个戎器营关节的却只有两人。

    这两个人,一个叫曾福寿,一个叫李广逸。

    曾福寿并非是文官,而是一名武将,是被军队上官派遣到戎器营,毕竟戎器营打造兵器就是为军队配置,所以常年需要一名武将进行配合。

    李广逸则是标标准准的文官,只不过李广逸的仕途就没有肖静春这么顺利了,当时担任戎器营司理时已经四十来岁,蹉跎半生,还要位居肖静春这个小年轻之下。

    曾福寿和李广逸两人在肖静春被调离戎器营后,也在半年时间内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同样被调离,前者去了嘉峪关成为一名游击将军,后来在一次战役中被流箭射中,不治身亡;后者则被调到了长安,成为了大理寺中的一名小小官吏,当然现在五十来岁的他早就已经辞官,在家颐养天年。

    至于其他的戎器营官吏调任的调任,身亡的身亡,全部都不在长安,距离最近的也有一个主簿,叫郝清,距离长安也在千里之遥。

    张小乙见状,索性将这些三十多名官吏的资料交给其他不良人审查,而自己面前摆着肖静春、曾福寿和李广逸三个人的资料,闭目沉思。

    他想了片刻,然后招来常二狗,打发常二狗去查一查李广逸现在的位置,当时李广逸到长安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便上书吏部,希望吏部能够准许他迁家眷来长安居住。

    照这样看,李广逸辞官之后未必还会折腾回乡,说不定就隐居在长安某处,如果可能的话,张小乙想要和他亲口聊一聊当年的情况。

    还有什么从当事人口中更能够得知真相吗?

    常二狗很快就领命离开了吏部,不过还没等常二狗回来,张小乙就在吏部遇到麻烦了。

    他在吏部耽搁的时间太长,所以被下朝回来的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堵了个正着。

    吏部尚书自持身份,懒得见他们这些不良人,便叫一个侍郎来问罪。

    侍郎姓陈,四十多岁,续着山羊胡,一脸的精明。

    “好大的胆子,你们不良人居然敢来吏部放肆,真以为仗着圣旨就没人治得了你们了吗?”陈侍郎怒气冲冲,一见到张小乙便忍不住怒喝道。

    张小乙不紧不慢的施了一礼,闻言淡笑道:“陈大人为何如此愤怒?我等不良人查案也是奉旨而为,线索牵扯到了吏部,自然要上吏部来查个究竟,莫非查案就让陈大人这么惊慌失措?”

    “一派胡言!”陈侍郎脸都给气红了,他深知现在不良人查的这件案子有多麻烦,别说是他区区一个正四品下的吏部侍郎,就算是整个吏部牵扯进去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因此,面对张小乙的攀扯,他一定要坚决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