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9章 暂编警备连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6223/519976223/519976248/20200831165703/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目光在队列中缓缓扫过,刘猛对于自己“一手创造”出的氛围明显十分满意,这一点,从他不着痕迹微微上扬的嘴角就看得出来。

    前面所有的铺垫都已经完成,接下来,就该上“正餐”了。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这种小套路,某胖那是绝对的轻车熟路。

    “是的,你们这些被编入四个暂编警备连的新兵们,就要打仗了。只有经历过战场的人,或者说,只有从战场上活下来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刘猛的眼神在新兵们神情各异的脸上掠过,突然微微一笑:

    “不过,别太紧张,这次你们的敌人,不是日寇,而是被日本人收编之后的那些连伪军都算不上的。。。。。。”

    刘猛说到这儿拉了个长音儿,停顿了大概六七秒钟。

    不是他故意卖关子,而是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称呼那些人。

    在后世的某些影视剧中,这些人被称之为“便衣队”,其实就是排在伪军之后的另外一种汉奸群体。

    他们手里也有枪,但是却不算是军人。

    就连日本人也看不起他们,不肯把自己军队的军服发给他们,而只是发给他们一条裤子,上身一般都是穿一件纽襻儿式的黑色上衣,脑袋上戴一顶后世因为这些人戴而被称之为“特务帽”的帽子。

    “你们的这次新兵考核,就是歼灭他们。”

    听到刘猛此言,新兵们绷紧的脸色多少才有些缓和,相对于想象中的日寇,那帮狗腿子无疑是好对付的多了。

    没错,这四个暂编警备连的新兵们虽然是要去收复那几个被日本人占领的乡镇,但是他们要面对的敌人或者说是对手,却并不是训练有素的日军,而是那些跟哈巴狗一样给日本人卖命,战斗力却远不及伪军的汉奸狗腿子。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的作战任务在难度上要比被派到邓文那里去的特种兵们小的多。

    对,用“狗腿子”这个词语来形容那些人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各个乡镇村屯的地痞无赖,要说本事,逞凶斗狠是有的,但若论起“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这帮人却是差的远了。而日本人之所以把这一群乌合之众也利用起来,其实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人手实在是不够。

    中国广袤而肥沃的土地吸引了他们,但日本人却没想到他们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吞下这么大的一块地盘,别说现在的东三省和热河省,区区十来万的关东军只能干瞪眼要依靠伪军和这些所谓的便衣队狗腿子来帮他们,就是到未来全面战争爆发,日本陆军进入中国的兵力高达200万,也依旧是远远不够。

    在中国很多地方,日军只能守住大城市和县城,广袤的农村他们根本没办法去管,而山区更是他们无法触碰之痛。那里是游击队最活跃的地区,如果没有大队级别的兵力集结,一个步兵中队进入都有可能成为游击队的战利品。

    所以,选择来投靠自己的汉奸来掌握乡镇一级的政权,发展狗腿子兵力,而自己却不用驻扎太多的兵力,是日本人这两年在东三省自个儿摸索出的好办法。

    而察哈尔这边,日本人只是在打热河的时候“搂草打兔子”,顺带着占了察哈尔境内以多伦为首的几个县城以及下面所属的乡镇村屯。

    不过,他们是在几乎没有遇到反抗的前提下占领的,而且占了之后也没有足够的兵力驻守,每个县城最多也就是一个小队的兵力驻守,至于下面的乡镇,更是少到只有一个小分队在驻守。

    等到村屯级别的地方,干脆就是留下两三个日军士兵,由一个军曹带着,组织一帮“狗腿子”跟着一起驻守。

    这样的情况,不光是在察哈尔被占领的几个县,即便是在热河乃至东三省,大多数的地方也都是这样的情况。

    虽然日本人在热河临时安排了张海鹏来当热河省长兼警备司令,他的兵力也不能分散驻守到下面的各个县城。

    再怎么说张海鹏也是中国人,日本人是绝对不会把太多的权利交到他的手里的。

    那些县城乡镇,大多都是这种由少量的日军士兵带着一群强行收编过来的保安队或是县警察大队之类的原地方武装以及那些二鬼子一起守着。

    虽说这是对被编入四个暂编警备连的那些新兵的考核,但这同样也是察哈尔警备队成立以来的第一战,关系到察哈尔警备队和他背后的二十九军的名声,绝不容有失。

    刘猛没有小视,所以每个暂编警备连配属二百一十名兵员,连级人员建制上跟其他八个县警备队的连级编制一样,但是武器装备上却是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且之下的详细编制也略有不同。

    这四个暂编警备连以下不是分为三个排,而是五个,每个排四十人,外加一个十人的连部,其中包括连长、连副、指导员、两名警卫员、三名通讯兵和两名医务兵。

    五个排又分成三个步兵排、一个骑兵排和一个火力排,兵种搭配上要尽可能的合理。

    不过,这只缺额的初步建制。换句话说,人员都是不满编的,所有的缺额得这些要深入到热河省的步兵连自己去补充。

    拿下那几个乡镇只是热身,进入热河去打游击,同时还要扩编队伍,以实战练出一支百战强军,随时拉回来就能丢到对日战场上与日军厮杀还要能打赢,这才是这四个步兵连要完成的终极任务。

    对于刘猛来说,他们就像是种子,幸存下来的都能开枝散叶,在未来的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为只有刘猛才知道,四五年后,中国北方的主要作战模式就是游击战,不断的骚扰袭击,让日军不堪其扰,后勤更是因此加重数倍,本来想从北和东南两个方向攻陷中国,但北方的这条腿因为红色部队的游击作战差点儿没被打瘸了,严重的影响到了整个侵略战略。

    要不是如此,刘猛也绝不会把童铁刚、孙彪、陈大光和韩铁头这四个得力助手给派出去。

    他的目的就是要在练兵外加发展扩编的同时培养这四个人的指挥能力,等到未来在更大的战场上跟日本人较量的时候,这四个人都要能独当一面。

    刘猛的“野心”很大。

    为将者,只需作战勇猛,身先士卒,知兵法,熟战术,能征善战足以;而为帅者,却必须要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不说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吧,也必须要有勇有谋,知人善用,将麾下战斗力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来。

    刘猛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自己摆上“帅”位,培养几个“将才”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组建自己的“军事智囊团”,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参谋部”,集思广益,采众人之所长,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百战不殆。

    虽然距离战争全面爆发还有四年多,可是想要在这四年当中打造出一支兵力足够在一场战役级别的大规模战斗当中起到决定性意义的钢铁之师,四年时间,其实还是有些捉襟见肘的。

    兵员、战斗力、武器装备、重火力、空中打击、地面推进、粮草、工事、等等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必须考虑完全,做到滴水不漏,否则根本不足以称得上影响一场战役级别的大规模战斗。

    还有就是,想要支撑这些重要因素的完善和发展,说到底还是要有钱,这还是要刘猛来操心。

    也是在想到这些的时候刘猛才多少理解了一些那位大佬现在的处境。

    名义上的老大,实际上很多事情都坐不了主,恐怕这种“半个傀儡”的感觉,也不会太好吧。。。。。。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