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8章 十四岁的小女孩儿

    看几人陶醉样子。

    曹昂都有些无语了。

    一碗老坛酸菜泡面而已。

    有必要搞得好像吃到龙肝凤翅一样么?

    曹昂又留下几罐八宝粥以及水果罐头,以免小步练师没吃饱,等步母清醒以后,也能补充点营养。

    搞定了琐碎小事。

    第二天。

    曹昂重整了队伍。

    准备启程离开庐江返回许都。

    庐江郡非常关键。

    刘表、孙策一有异动。

    庐江可能首当其冲第一个被攻打。

    曹袁之争迫在眉睫。

    曹昂可不敢大意。

    他留下一万曹军精锐,让曹家心腹大将曹仁镇守宛城,这才能放心带着其他人马离开。

    而就在准备出发时,步母带着女儿前来道谢。

    “民女将军。”

    “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步母暂未痊愈、但已经好多了。

    步母非常庆幸惊喜,没想到一场大病,竟塞翁失马峰回路转,让孤女寡母获得去许都生活的机会,甚至有机会攀附到曹丞相之子曹昂。

    小步练师换上了干净新衣服。

    整个人经过一益梳洗。

    令曹昂差点没认出来。

    这小丫头尽管身子单薄瘦弱,但皮肤依然白哲,大眼睛黑白分明,看起来很是可爱,是一个小美人坯子,与昨天蓬头垢面小乞丐的样子截然不同。

    曹昂下令。

    给步练师母女安排了马车。

    曹昂的这支队伍里有大量战俘。

    普遍是哀术家属、曲部,需带回去处理。

    此外有名门望族、地方要员的人质,因此颇有价值。

    曹昂为避免他们死在半路上,所以安排了不少马车,多塞一两对母女或姐妹完全不是问题。

    吕雯却说道:“我们的马车空间很大,不如让小练师与二乔一起乘坐,这一路上需要花不少时间,人多热闹也能打发时间呀!”

    曹昂想了想。

    现在又不是出征打战。

    这么做倒也没什么不妥。

    因此同意大小美人坐自己的车。

    几人登.上马车不久,赵云就策马持枪,一身白衣银甲,停到马车旁前,汇报道:“将军,所有人俘虏、战利品、各军各队伍,

    全部检查完毕,没有问题!”

    “嗯!”

    “事不宜迟。”

    “我们出发吧!”

    曹昂号令。

    立刻层层传递。

    大部队很快就被启动了。

    大乔、小乔、步练师没有过军旅生活,从来没见过这么大阵仗,而这么多人从领导到小兵,竞听令于眼前曹昂一人,不由得在心里又产生崇拜的情绪。

    这走了还没半个时辰。

    吕雯就迫不及待掏出扑克熟练洗起了牌。

    “嘿嘿,路上这么无聊,总要玩点游戏,我们来打斗地主吧!”

    曹昂没好气说道:“还来?你还没输够吗?你现在的欠债至少得还三十辈子!”

    吕雯白眼一翻说道:“三十辈子就三十辈子,反正都欠了你几十辈子,再多几十辈子又有什么关系?大不了我把一百辈子都给你,玩不玩呀!”

    虱子多了不怕咬。

    死猪不怕开水烫。

    吕雯已经自暴自弃了。

    虽然她一有机会就各种还债。

    但欠的债务十八辈子都还不完。

    曹昂却不打算玩扑克:“我们人这么多,玩扑克可不合适,不如玩一玩打地主游戏。”

    收到一群迷妹贡献的情绪点。

    曹昂对此非常满意,看来自己干出来的成绩,还是很被人认可的!

    二乔难怪震惊。

    寿春变化确实极大。

    曹昂输送了大批的赈灾粮食。

    直接帮二三十万灾民渡过了难关。

    华佗、夏侯怡带领团队治愈几千近万病患,更阻止数以十万计潜在扩散。

    曹昂开展赈灾工作。

    至今两个月都还不到。

    但淮南已经大大稳固下来。

    普昂相信与另一个时空相比,至少直接、问接减少上百万人口的损失。

    人口对于国家与民族来讲。

    无疑足最宝贵的资源。

    功德无量!

    而曹昂种种作为。

    也与袁术形成鲜明对比。

    袁术统治淮南时横征暴敛、骄奢淫逸。

    曹昂治理淮南,不计个人得失,可谓不遗余力。

    这些。

    淮南百姓。

    全都看在了眼里。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曹昂名声在淮南各地传开了。

    三五岁小孩都知道子修公子是圣人。

    甚至。

    有不少地方。

    为曹昂立像修祠。

    无数淮南百姓心目中。

    曹昂就足救苦救难的活神仙!

    “拜见恩师!”

    “夫君!”

    华佗、夏侯怡都非常激动。

    夏侯常更直接扑进曹昂怀里。

    华佗憔悴很多,夏侯怡消瘦不少。

    毕竟两人过去一个月始终奋斗在治理瘂病的前线。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无论心理、生理都需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负担与考验。

    不错。

    让人欣慰。

    华佗、怡儿都坚持了下来。

    汉末三国时期夺走数以百万人性命的病气之病。

    如今在淮南地区被有效的控制住了!

    打赢这场看不见的战争的意义。

    超过一场真刀真枪的大战!

    “辛苦了!”

    “回去以后。”

    “我会上表朝廷。”

    “各位必然重重有赏!”

    其他抗病大夫露出喜色。

    华佗、夏侯怡则一脸坦然、不甚看重。

    华佗典型的医者仁心、悬壶济世、品德高尚。

    对他这类人来说,每救活一个病患,就会多一分成就感。

    这也是为什么。

    他在过去几十年。

    云游四海,到处走动,淡泊名利。

    但华佗以前一次最多救一人,一个月最多救几,十个,一年最多救三四百个而这一次光直接拯救的人,多达几千上万了!

    此外。

    有效防控疠气流行。

    更问接救人十万计乃至百万计。

    让无数潜在的可能会被感染的人幸免于难。

    华佗自认为。

    三十几年行医加起来。

    所累积的功德与成就都不如这一个月。

    从一位医者的角度来讲,华佗感觉自己死而无憾,他救治的病人超过史上任何一位神医!

    当然。

    这份荣誉与功德。

    全都是思师所赐予的。

    夏侯怡想法就更简单了。

    她之所以跟着华佗学医,纯粹是因为自己父母,当年就是死于疫病,想通过钻研医术、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淮南惨状。

    让她非常害怕。

    不止一次产生退缩念头。

    她毕竟只是一个十四岁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