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4章 找错门了吧

    一部分士子很喜欢。

    一部分士子极厌恶。

    大部分百姓压根看不懂。

    十日报主编贾诩权街受众。

    最终放弃继续刊登类似的内容。

    毕竞十日报篇幅有限,用一字千金来形容也不为过。

    如果。

    曹昂专门推出学术刊物。

    这个刊物别的东西都不刊登。

    全集中刊登科学论文、科普知识。

    如此一一来喜欢这些知识的士子、百姓们,他们就可以针对性购买、讨论。

    曹昂还可投入资金,加大学术刊物扶持力度、高价悬赏收稿,很多像司马懿这样看中名利的士子,为了名气、利益,就会更积极主动研究,从而推动中原科学事业进步。

    “不错!”

    “不错!”

    “有点意思!”

    “夫人果然足贤内助,看来为夫今天要加倍的奖励你!”

    貂蝉又是喜悦、又是羞赧,能帮到夫君,那可真是太好了!

    “对了!夫君!还有一件事!”

    貂蝉略加犹豫决定还是说出来:“最近一两个月:至少几十上百位士子游侠登门拜访、企图结交夫君,但绝大多数看起来都足攀附之辈,所以被贱妾就让人挡了回去。”

    树大招风。

    曹昂地位越来越高。

    如今是许都第一才子。

    又是名满天下的名士。

    今日更被捉拔为三公之列。

    他这样的人,前来投奔者自然众多,大部分都被貂蝉直接打发到曹操那里去了,如果他们当中真有良才,相信曹操不会放过的。

    曹昂点头:“夫人做的很好,有什么问题吗?”

    貂蝉说道:“其中有几个人,看起来与众不同,言谈风度、言行举止,皆不似常人,让贱妾有些拿不准,所以专门向夫君汇报。”

    “是何人?”

    “他们是从南阳过来的,其中带头的一个老先生,自号水镜,叫什么司马徽”

    “什么?”

    曹昂直接就惊了.

    司马徽带着两个学生。

    大约半个月前就到了许都。

    司马微是《中原十日报》的忠实读者。

    他在过去六十年人生岁月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廉价、轻便、使用的书卷,甚至做到了定期发行。

    可以说。

    报纸的出现。

    为司马徽打开新世界。

    他也是通过报纸了解到曹昂。

    十日报基本每一期都有曹昂报道,从宛城的火鸟计,到徐州三刀败关羽,再到以一敌二打败小霸王孙策、江东虎将太史慈,以及种植土豆、淮南医灾细节,全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司马徽对此很震惊。

    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

    居然还有这么厉害的年轻人。

    此前。

    司马徽一度以为。

    当世最出色的年轻人。

    应该是自己几位学生才对。

    如今看来,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些报纸还报道了大量其他内容,比如说曹丕司马懿发表的《天球运动论》等等,也都让自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司马徽感到自愧不如。

    他太好奇了。

    他太震惊了。

    有生以来第一次产生。

    自己竟只是一只井底之蛙的感觉。

    因此决定亲自到许都拜访曹昂。

    司马徽的学生中,有两位刚好也很感兴趣,因此就跟着一起来了。

    只是。

    遗憾的是。

    曹昂还在淮南。

    人都没回来自然要吃闭门美。

    貂蝉派人传话,愿引荐司马徽师徒去丞相府,但司马徽几人对曹操印象并不好,所以拒绝拜访曹操,干脆在许都住下,等着曹昂回来。

    这一住。

    就是半月。

    司马徽师徒十分清贫。

    这次出来没带多少盘缠。

    半月生活、外加路费,三人已经十分窘迫,吃喝拉撒都快成问题了。

    司马徽看一眼正在专心读书的诸葛亮、庞统两人。

    他轻轻叹了口气。

    此二人。

    是他水镜先生最得意的学生。

    只可惜时运不济、没能展露锋芒。

    此外还有一个徐庶,虽然略微逊色,但也颇有才华。

    徐庶足孝子,正所谓父母在不远行,他需在家照顾老母亲,所以没来。

    “先生。”

    “外面都在传,曹昂已经回来了,我们何不再次登门拜访?”

    司马徽说道:“我刚收到最新消息,曹昂被朝廷捉拔,如今贵为三公,可不是这么容易见到的,这件事得好好谋划。”

    曹昂在许都。

    口碑本就非常好。

    又有淮南取得的成就。

    虽然年龄、展历跳跃太大,但只以才能来讲,担任司徒完全没问题。

    当然了,如今朝廷大权,几乎全握在曹操手里。

    三公之名更多只是荣誉罢了。

    诸葛亮、庞统面面相觑。

    这个曹昂比他们都要小几岁。

    可无论是功业、还是作为,都达到一生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度。

    二人本非常自信乃至自负,如今许都出了一个曹昂,让人不得不服,也不得不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水镜先生!”

    “夫君、士元”

    “我们该吃饭了!”

    黄月英穿着朴素的布衣,系着一条围裙,再加皮肤粗糙,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村妇,此刻端着四人饭菜走过来。

    没错。

    诸葛亮把夫人黄月英带上了。

    师徒三人一路上,总需有人洗衣做饭。

    其次黄月英才智并不在诸葛亮之下,她也对许都这里产生强烈兴趣,自然也就一并带过来看看,可惜目前井不顺利。

    饭菜分简陋。

    每人一碗粟米饭。

    四人只有两盘几乎不沾油水的素菜。

    庞统叹气说道:“哎,这样等下去,也不是办法,怕再过几日连粟米、苦菜都吃不到了,我看还是想办法毛遂自荐,我相信以我们的能力,曹昂曹操父子不至于视而不见。”

    司马徽、诸葛亮忍不住苦笑。

    司马徽算是名士,诸葛完满腹经纶。

    如今。

    为一日三餐而发愁。

    就连回南阳路费都没有。

    这个时候突然外面的院门被敲响了。

    “谁?”

    四人很惊讶。

    黄月英开门一看。

    她不由得惊呆了。

    外面密密麻麻一群人。

    为首者是一位面如冠玉的英俊公子,左侧是银甲长枪的将军,右侧是朱甲长枪的女将军,背后十几位仆从,或抬、或担,带着许多东西,有不少金银与书籍。

    黄月英很吃惊问:“你们是谁?这怕是找错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