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章 领命劝降 马三宝初会匪首何潘仁

    美酒饮了不少,但并没有将他们饮醉,而这句“在座都是英雄好汉”的话却让他们即时醉了,醉得心潮澎湃!醉得群情激昂!

    此时此刻,他们自己都开始觉得自己是个人物,而不再是匪寇盗贼了。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李三娘这话并非恭维和高抬,而是一种鼓励,也是一个先见!

    就拿郭勇来说,因为作战勇敢、开国有功,在武德元年被唐高祖李渊封为正五品宁远将军。这个曾经的土匪,之后还领军配合马三宝,剿匪灭盗。他还参加过抗东突厥的战斗,立功甚多,升为正四品忠武将军,但后来却在一次抗突厥的战场上不幸中箭身亡。

    郭勇站了起来,他双手抱拳向李三娘作揖道:

    “感激李公子高看我们,我也早就看出来了,李公子非庸碌之辈,而是干大事业的人!这一点,我在此斗胆地说,我们的头领何潘仁比不上李公子。我知道,跟着你,我们就不再是为了一己的生存混日子,反倒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就算没有你当日救我一命之恩,单凭李公子的学识和气度,我也会二话不说就允诺跟你走,所谓鸟往高处飞、人往大处想。”

    郭勇知道自己的话有些出格,对总管何潘仁有点不尊,他横眼扫了一下其他几个弟兄们,没发现什么异样表情,才又接着说:

    “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干着强盗的营生,没有其它本事,很多弟兄们连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若跟着公子干,只怕误了公子的大事;况且,何总管没有半点对不起我们的地方,我们不能够就这么不仁不义地离他而去。入伙,我们可能做不到,但李公子任何时候若有用得着我们的,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李三娘被这最后几句话感动了,此刻她深深地感觉到,她没有看错人,她要的不是一帮乌合之众,而正是想郭勇这样有情有义的汉子,如果他只是一个忘恩负义、贪图名利,见哪好就往哪钻,随意离开主子,甚至出卖主子的混混,那她还真得掂量掂量,这样的人是否值得收入自己的队伍来。刚才郭勇的表态,让三娘确定他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倚重的可教之才,必须争取!

    “李三郎”欣喜地说道:“郭兄讲得对,郭兄的人品,某实在佩服。只是,某说要你等入伙,不是想只拉你等几位进来,而是想说服你们的首领何总管领你等一同入伙。我绝不会干挖墙脚、掘树根那种不仁不义的事情。其次,某相信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本领是可以学的,才智是可以练的。某相信你们,况且你等弟兄们也确实各有各的绝活呀!某也已经领教一二了。”三娘将微笑的目光投向那个套索手。

    “若真如公子所言这般,那敢情好!只

    要何总管愿意入伙,或者哪怕是他同意我们入伙,我们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只是,何总管他未必愿意。”

    其实,李三娘心里也在犯嘀咕,想要胡马帮加盟,等于要何潘仁献出自身、自己的手下和自己的地盘,这几乎不啻于与虎谋皮!谈何容易!但,她,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既然心生此意,绝无未经尝试就放弃之理!

    她说道:“郭兄,你看这样行不,某明日一早就西上司竹园,拜会何总管。”

    “此事用不着李公子亲自出马,我愿意冒着犯上的嫌疑去说服何总管,我们先回寨子交差,同时将此事报于何总管,与他商议。嗯??????不过,如果李公子能够派一个讲得清道理的人一块同往,那就更有把握一些。”郭勇信心满满地说道。

    “好!那你看让马三宝兄弟与尔等同行可以吗?就是前日擒住套索神手的那个小弟。”【* 爱奇文学<a></a> ~&amp;免费阅读】

    “行,当然行,就这么办!”

    “李公子”于是乎高兴得上前与郭勇握手,这显然是个忘情的小失误。

    郭勇的脸上分明闪过一丝不太自然的表情,他心里在疑惑:这手掌怎么这般白嫩柔滑、又如此纤细温润呢?

    李三娘显然意识到了这一失误,她有点过于刻意地快速抽回双手。

    好在,郭勇很快就从那诧异的表情中回复过来,也许是他回想到“李公子”那日所表现出来的手上功夫,那可是一般习武男子的双手也无法相比的,更不可能是出自女子之手了。

    为了消除这尴尬囧境,李三娘赶忙指指郭勇他们带来的礼物说:“弟兄们送来这么多名贵的兽皮,某感激不尽,也不客气了,就全部收下了。”

    “不成敬意,不成敬意。我们也该告辞了,明日还要赶回司竹园,再会。”

    “再会!”他们互相施礼。

    翌日,马三宝按照李三娘的嘱咐,来到县城外西面一栋低矮的老房子找到郭勇他们,带来了早餐和大伙儿路上饮用的酒水干粮,还有满满一化妆箱子中躺着的黄橙橙亮闪闪的金锭子,说是敬献给何总管的礼物。

    这一举动把这帮人给着着实实的感动了一回,都说没想到李公子考虑得这般的细心、周到和大方,叫他们几位在何总管面前也会觉着倍有脸面的。

    不过半日功夫,他们一行就到达了司竹园。

    郭勇他们两步并着一步,急匆匆地直奔胡马帮的总部,并通过卫士向何总管通报。何潘仁得知他们回来了,满脸堆笑地出来迎接。

    郭勇一行人首先将这段时间在外的斩获全数搬进总部仓房,其中除了各类兽皮以外,还有一些金银首饰等细软、若干吊铜钱、古玩和兵器。

    何潘仁见状,自然是高兴得合不拢嘴来,连连招呼他们一

    块进屋,并吩咐取酒备餐,要给他们接风洗尘、款待他们劳苦功高。

    郭勇乘着这个时候向何总管提出一个请求,就是让马三宝一块参加庆宴。他将他们如何与“李公子”和马三宝他们相遇和相聚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叙述给何总管听,同时让马三宝呈上了“李公子”托带给何总管的那箱金锭。

    虽然何总管在多年从商和为匪的生涯中,金银财宝不仅见多了,自己拥有的也不少,但当他打开箱子盖的时候,眼前那一排排成色十足的金锭子所发出的耀眼金光,还是将他的双眼灼烧得发红。

    “嘿呀呀,这可是大礼啊!李公子真乃慷慨之人!”他赞叹道。

    何总管毕竟也是见多识广的人,很快就从中有所领悟,虽然他的领悟还是没有到达足够的高度和境界。

    他有意压低嗓音,故作神秘地问郭勇:“想必是这李公子想入伙胡马帮?这是见面礼?哦,不!我们还没有见面呢。他想在我这谋个小当家什么的干干?哈哈哈哈。我们这六当家的位置还空着,这把交椅就给他吧?嗯,不过他的来头好像不小,照你说的他本事也不小,要不给他个副总管?在尔之上,你不会嫉妒吧?哈哈哈哈……”

    郭勇深知何总管是个随和幽默的人,而且喜欢直来直去,他因此也不转弯抹角了,而是学着何总管的幽默说话方式道:

    “何总管你低估李公子了,他对你的总管位置都没有什么兴趣,怎么会要副总管的头衔呢?他是想让你带着胡马帮的弟兄们加入他义军的伙!”

    “嘿呀呀,你说什么呢?要我入他的伙?做他的小当家?”何总管收起笑容,露出不悦的表情。

    不一会,何总管又露出了笑脸:“嘿嘿,你是我的人,怎么替李公子当起说客来了?你是想谋我的大总管宝座啊?那我直接传给你就是了,用不着让外人来坐这个位置。哈哈哈哈……”

    “我哪有那本事呀!再说我也没那胆啊。我这四当家的都觉着没干好,哪敢想当这总管啊!我之所以敢冒昧跟你说这事,是因为何总管你不是三番五次对我们表露过嘛,你已经不想继续干这打家劫舍的营生了,时常都有退出胡马帮的想法,想回家与夫人和孩子团聚。我知道,你之所以一直坚持下来,就是为了帮里的弟兄们着想。我们下面的都害怕你哪一天真的撂挑子了,我们上哪找活路去啊?我是想啊,如果李公子真的有能耐将胡马帮带好,无论谁是总管,你永远是我们的老大,我们会终身孝敬你的,你也可以享清福了。”

    说着说着,郭勇的泪水都出来了。

    没想到郭勇这回外出不到两个月,竟然长了那么多见识,而且直性子的他居然也学会拐弯抹角地讨他欢喜了

    。何总管似乎被郭勇的情绪所感染,眼睛也有点湿润湿润的。

    是啊,自从他一年半前离开西域、离开妻子儿女,贩马来到中土,到现在还没有机会回家乡一趟,去见见他日思夜想的妻子儿女和那已经阔别许久的家乡,他做梦都像回家去。可是,每当看着手下这些对他百般服从、千般信任、万般依赖的弟兄们,他就只好狠心地掐断那思乡恋妻想儿女的情丝。

    此外,还有一个令他不得不考虑赶早不赶晚撂挑子的原因,就是现在要劫个运镖或大户人家,已经不像一年半载之前那么容易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有谁会在劫匪出没的区域重复出现,等着被劫呢?肯定是避而远之啊!

    再有,如今四处战乱,有财物可以被劫的已经被劫了,而没有财物被劫的那就只能是“要财没有,要命有一条!”特别是近几个月以来,各地匪帮都已经明显感觉到附近无财可劫了,要劫一次财,往往要远涉数十里甚至百里之地,但那又往往与当地的“地头蛇”发生利益冲突。

    看来“打家劫道”这营生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而“劫富济贫”的旗号也不知道还能够往下打多长时间。激流勇退、见好就收?那是必须的!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解散胡马帮这个关中“第一帮”,他心有不甘,毕竟那是他何潘仁一手创建起来的,也是手下弟兄们一块用血汗打拼出来的,怎么可以说放弃就放弃呢?那样做只会对不起这帮绝对信任他,且与他生死与共的弟兄们;但如果要继续将胡马帮进行到底,那就非得换个营生不可。

    然而,何总管心里很明白,自己也没有其它什么能耐,哪想出更好的道道来呀!真正一个心余力拙、心力憔悴啊!或许,胡马帮最好的归宿就是请一个能人来替代自己掌管,哪怕是改弦易辙都行!若真的有人能够替代他来做这个帮主,他会毫不留恋地将大权交托此人。但就眼下,在本帮里,他至今没有发现可担此大任的人选。

    正是因为手下弟兄们对他的信任,何总管对新帮主人选那可是百般的挑剔。本来他劫持隋朝尚书右丞李纲到寨子里来,就是想慢慢过渡到让他执掌胡马帮的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李纲的深入了解,他发现这个人并不属于领袖人物,做个管家绝对胜任,但做个帮主似乎担当不起。你还别说,何总管这一判断还真是比较客观和中肯的,李唐开国后,李纲在李渊手下官位高至丞相,也算是初唐一位功成名就的“管家”之一。

    何总管问郭勇:“你凭什么认为李公子有能力胜任帮主这位置?就因为他能耍几套拳脚剑法?就因为他救过你一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