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就在两军交战的时候,一个骑着快马,背着一面黑色旗子的兵来到小王子这里。

    “报!忻州传来消息,明廷在北京西郊有一处炼铁。日产数万斤,明军的兵器甲胄大多出自那里。”

    小王子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这么阔绰,传令下去,立即收拢本阵,各部有序后撤,先不跟明军决斗。”

    朱厚照指挥着兵马,刚准备跟鞑靼痛痛快快来一场的时候,就见对面就如潮水般退了回去。

    “啥个情况?”一时间他有点懵。

    鞑靼开始缓缓后撤,坚决不跟明军玩阵地战。与此同时,一支两万人的精锐骑兵,趁着战场混乱,从后方悄悄派了出去。抄小道直奔京城方向。

    处暑时节,天气已经有些凉爽。李牧带着舒芬出了城,向着城西那处温泉池行去。人生得意须尽欢,该享受就要享受。

    赵得助驾着马车刚行至铁厂附近,远远就看见铁厂那高耸的烟囱。

    舒芬从马车的小窗看着外面的世界,“都说这京西铁厂利国利民,这等规模着实不凡。”

    “那是当然,这可是全世界目前为止最先进的技术。”李牧躺在厚厚的垫子上,正在闭目养神。这年头的马车太颠簸了,他于是在马车里铺了一层特厚的垫子来减震。

    在两人闲聊的时候,远方天际一阵隆隆的马蹄声传来,赵得助眼力极好,认出了那是鞑靼的旗帜,“少,少爷!不好了,是鞑靼的骑兵!”

    此时已到了铁厂附近,李牧这辆马车就一匹马,肯定跑不开了。他慌慌张张从厚垫子上爬起来,“快!先去铁厂,那里面的护卫多!”

    铁厂的管事认得这是李牧的车。

    “小公子,您怎么来了。外面这是什么情况?”

    马车进了铁厂大门,李牧从车上跳下,“快关好门,外面鞑靼骑兵来了!”

    随后整个铁厂的人全都动员起来,穿都抄上了最新锻造的兵器,严阵以待,但总人数也只有一千来人,与外面那黑压压的鞑靼骑兵相比,勉强够塞牙缝。

    鞑靼并未着急进攻,这一路奔袭他们很是疲累。在稍微修整两刻钟后,就向着铁厂发起了总攻。再不开打,等京城的援兵到来就打不成了。

    铁厂的总管老马,将几名最得力的手下叫过来,说:“你们几个,想办法将小公子他们三个藏起来。千万不能让鞑靼发现。”

    舒芬说道:“不必藏我,今日正是我辈斩杀贼寇的机会!”

    老马并没有搭理他,只见老马冲着李牧跪下来,说:“小公子是能办大事的人,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今日吾等凶多吉少,还请小公子以后善待吾等家人。”说完就重重的磕了三个头,周边的人见状,也全都跪下,磕了三个头。

    李牧被这种氛围所感染,哽咽着说:“好!我答应你们!”

    老马起身说道:“快将小公子他们藏起来!吾等先去杀几个贼寇过过瘾!”说完之后,拔出随身携带的剑就转身冲向了大门那里,加入了厮杀的人群。

    舒芬本想着也去杀敌,却被李牧死死拽住,“你去了也是白白送死!”

    堆铁料的地方下面,有一处地窖。李牧他们被塞进了进去,然后几十人从旁边搬来一根根长铁料,堆在了地窖门口。

    一丝光透过铁料的缝隙,穿过地窖的门缝,射在了地面上。

    “小公子为何拦着我,不让我去杀敌?”坐在地上小声说道。

    李牧冷冰冰的说道:“你现在出去,所能杀的,只是一两人。等你将来步入朝堂有了作为,所能杀的,是整个鞑靼。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好好听听外面我大明儿郎的声音,记住他们,将来替他们报仇!”

    舒芬听完后,抬起头来,盯着那束光,地窖中顿时沉寂的可怕。

    看守铁厂的人大多并未上过战场,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全都前赴后继加入了战斗。怎奈鞑靼人实在是太多,他们没多久就被闯进来的骑兵所淹没。

    李牧他们在地窖中听着外面的厮杀声慢慢减弱,最后全变成了鞑靼的欢笑声。他攥紧了拳头,咬紧了牙,胸中似乎憋着无尽的怒火无处发泄。

    由于这里是京城附近,鞑靼只能是大肆破坏一番,然后挑拣所能携带的兵甲尽可能带走,并未细细搜索。李牧他们幸免于难。

    一个时辰后,鞑靼骑兵尽数离开,向着西南山西方向撤去。

    姗姗来迟的京营士兵,在铁厂里搜寻着幸免于难的人。

    李牧听到外面的声音,知道这是自己人,于是开始呼喊。没多久就被救了出来。

    一封加急奏报送往了宣府。

    鞑靼小王子撤兵了,朱厚照当然不会让他们这么轻易离去,派出骑兵尾随骚扰,也斩杀了许多。

    正在城里听张永汇报外面战况的时候,那封加急军报到了。

    “报!鞑靼分兵奔袭京西铁厂,劫掠一番后向山西逃窜。铁厂护卫并工匠尽数战死!”

    朱厚照愣了下,上前一把拿起这个传信兵双手托举着的加急信,直接拆开一目十行看完,最后的落款竟然是李牧。

    “欺人太甚!”朱厚照顿了下,问,“为何是李牧发来的?”

    “回皇上,当时李公子恰巧经过铁厂,被逼进铁厂避难。管事马占远命人将他藏进地窖,才幸免于难。”

    后方的铁厂被破坏,鞑靼又退了兵,朱厚照现在想着立刻回去,于是对张永说道:“张永,你总督宣大一带军务。朕即刻回京。”

    张永知道出了这种事,皇帝在这里再也待不住,“老奴遵旨。”

    锦衣卫也到了铁厂,指挥使钱宁带着两百精锐来到这里。见到李牧后,就一切行动听李牧的。钱宁不傻,在这个皇帝认的小弟面前还是很清楚自己的身份的。虽然他被朱厚照收为干儿子,但近年来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得宠。

    铁厂里开始清理那些尸体。在各方人员的帮助下,一具具尸体被辨认出来。李牧和舒芬在那里登记造册,写下了这些人的名字。

    夜里,铁厂这里燃起了无数火把,将这铁厂照的如白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