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四章 自制羽毛笔

    沈青学将东西都放下后,伸手从怀里掏出十几个铜钱递给叶怀澜道:“公子,这是剩下的钱。白纸500文一刀......”</p>

    叶怀澜眼见他又要一样一样的报价,抬起扇子打断他道:“行了,不必一一汇报。”</p>

    她合上扇子,用扇子点点桌上那一堆鹅毛问道:“这些鹅毛多少钱?”</p>

    沈青学摸摸头“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道:“宰鹅的老板常把鹅毛都晒干了卖给人填充被子,本来要收我一文钱。正好有个人来买鹅毛,老板把账算错了,我给他指了出来,他便没收我钱。”</p>

    叶怀澜早在之前沈青学买米买菜后给她报账时就知道他算数能力不错,此时倒也不意外。</p>

    她满意的点点头,伸手抓起桌上的一条丝帕塞进宽大衣袖的袖袋里,对青莲她们几人道:“这帕子拿来擦嘴擦手,你们一人拿一条用吧。”</p>

    说罢又把书拿过来大致翻了下,见是一本类似通史的书,不仅详细介绍了大齐,还顺带笼统的介绍了大齐之前的朝代。</p>

    她满意的点头,放下书后抬头对沈青学和青莲道:“你们家附近有没有颗粒状的有些硬的细沙土,能不能拿灶间接灰的盆子去帮我弄半盆回来?”</p>

    沈青学想了想回道:“这种土我倒没留意,不过周良大哥应该知道,我去找他问问。”</p>

    说完从桌上拿过一条丝帕塞进袖子里,便又转身出了门。</p>

    青莲和铃铛也跟着各拿了一条塞进袖子里。</p>

    叶怀澜便抓起桌上的羽毛,挑选出鹅的左侧的羽毛来。</p>

    她是打算要制作一批羽毛笔出来,而左侧翅膀上的羽毛的弯曲弧度和羽毛的偏向,最适合右手写字的习惯。</p>

    至于毛笔字,她倒是会写,不过也就能写出来,毫无古代那种书法艺术可言,目前也没有条件让她平心静气的练上几年字。</p>

    为了不要丢人现眼,她还是用羽毛笔好了,不仅好用还方便携带。</p>

    叶怀澜很快把适合右手写字的羽毛挑了出来,大概有十五六根的样子。</p>

    一支羽毛笔可以用一周,待笔尖秃了再用刀像削铅笔那样削一下又可以用一周,这十几根羽毛够她用一年多时间了。 feisuzbsp;   她起身对青莲铃铛一招手,抬脚往通向厨房的帘子走去。</p>

    铃铛赶紧上前给叶怀澜挑起帘子。</p>

    叶怀澜进了厨房后,对青莲道:“你家洗衣服用的皂角有没有,给我弄一盆皂角水来。”</p>

    “有的。”青莲答应一声,转身拿过案板上的铜盆,从水缸里舀了两瓢水出来后,又进到厨房里面那间杂物房去,不一会端出一盆飘着皂角清香的皂角水出来。</p>

    叶怀澜把手上的鹅毛都递给青莲,弯腰在盆里把手洗了,冰凉刺骨的冷水冻得她两掌通红。</p>

    她起身掏出秀袋里的丝帕,一边擦着手上的水一边对青莲道:“你把这些羽毛都细细的帮我洗一下,完了再用清水洗干净,等下上灶蒸。”</p>

    叶怀澜说完,心里不由感叹,这穿越还是要有钱才好,看看,她比青莲有钱,就不用一直碰这冷水。</p>

    见青莲蹲身开始洗鹅毛了,便对铃铛道:“铃铛,你把里面那口蒸饭用的灶给我烧起来。”</p>

    铃铛已经习惯了自家公子偶尔吩咐她做些神神叨叨的事,所以这会听说叶怀澜要蒸羽毛也只是轻快的应了声,便坐到灶前烧火。</p>

    叶怀澜便往长得也像电饭煲内胆的大点的蒸饭锅里舀了半锅水,盖上锅盖等水热起来。</p>

    不多时青莲便把洗好的鹅毛递给叶怀澜。</p>

    叶怀澜伸手接过,闻了闻,还是有股难闻的臭味,算是鹅的体臭了。</p>

    她拿过先前蒸饭的饭桶,把鹅毛一根根在桶底摆开,盖上盖子后揭开蒸锅锅盖,把饭桶放到蒸锅上面,又叫铃铛烧火不要停。</p>

    不一会水开了,锅里的水蒸气从桶底窜入桶内,渐渐的厨房里传出一股难闻的鹅毛臭味。</p>

    铃铛距离锅最近,不由掏出袖子里的丝帕捂住口鼻,瓮声瓮气对叶怀澜道:“公子,咱们为啥要蒸这鹅毛呀?好臭。”</p>

    叶怀澜轻轻摇扇子,将飘到鼻前的臭味扇走,开口对铃铛道:“这鹅毛气味大,主要是因为它的羽毛管里的油脂,这样蒸可以脱脂,蒸好之后就不臭了。”</p>

    不一会沈青学端着半盆细颗粒的硬质泥土回来,叶怀澜便把菜灶上的锅使劲端出来。</p>

    她听见锅里叮当响的声音,对青莲奇道:“这锅里的米汤你们还留着?”</p>

    青莲解释道:“回公子,咱们方才那顿饭吃得不是时候,妾身便把这米汤留下了,晚上饿了热一热,喝了就饱了。”</p>

    叶怀澜愕然:在现代,即使她小时候在乡下长大,也是一天三顿都能吃饱,何曾过过拿米汤充饥的日子。</p>

    青莲家即使穷,但至少还有个小院子栖身,在大齐估计还算不上最差的。</p>

    她知道古代还有好些连住处都没有的贫民,冬日里往草垛子或者山上的山洞里一趟就混过一个冬天的大有人在。</p>

    她默了默,嘴角微抽对青莲道:“没条件的时候这样没错,有条件该讲究的时候还得讲究。我知道你们一天只吃早晚两顿,但我是一天要吃三顿的。”</p>

    她边说边把装泥土的陶盆放到灶上,继续道:“中午不是有叫青学买了白面回来么?你去和点面揉了,晚上用那米汤把手擀面煮了,再放点中午炼油捞起来的干肉渣和青笋叶子,香着呢。”</p>

    “是。”青莲点点头应了,到案上拿过中午装菜的木盆,转身去倒面粉和面。</p>

    她们平民家是吃早晚两顿,但是有钱人家有好些一日三顿的,之前赵举人家的主子也是一天里吃三顿,所以叶怀澜的要求也不奇怪。</p>

    叶怀澜吩咐铃铛把菜灶下的火也烧起来,自己拿起木铲,翻着陶盆里的泥沙,让它们受热均匀。</p>

    等锅里的沙土热得冒出很浓一股烟雾后,她便叫铃铛把火撤出来,然后用旧筷子从木桶里夹了根羽毛出来,插进泥沙里。</p>

    顿时传出一股难闻的焦味。</p>

    叶怀澜微微蹙眉,温度太高了,得凉一凉。</p>

    她等了会,见沙土冒出的烟消失后,伸手感受了下泥沙表面的温度,已经只是温热。</p>

    但她知道,此时泥沙内部的温度却是刚刚好。</p>

    便把饭桶里的羽毛全都夹出来,一根根的均匀插到泥沙里。</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