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不过事实证明是薛夷光多虑了, 等到她见到据说发明了水泥的商人后,她才知道这个水泥确实是仿照罗马当初所用的水泥制成,这种失效的罗马水泥是其自己琢磨出来的。

    “如此说来你精通罗马语?”薛夷光看着被带到自己面前的人, 惊讶地问道:“你去过罗马?”

    “草民是商人, 去过不少地方, 欧罗巴等一些地方都去过。”此人叫做焦永, 他答道:“草民从小跟随父亲去过很多地方,所以这一路上的语言不说多精通, 日常的交流什么的是没有问题的,至于罗马的文化, 是草民十分感兴趣,特地在当地住了一段时间学的。”

    薛夷光没有想到这个时代还有这样的人才,她很是欣喜, 道:“我听说你喜欢翻译东西, 你都翻译过什么?”

    “一些当地的诗词文章,还有一些几何等算学方面的书籍, 都略有一些涉猎。”焦永老老实实地答道, 这些都是她感兴趣的, 只不过家中的人都不支持他翻译这些东西觉得没用, 只是没有想到闻名天下的皇后娘娘会对西洋学说这么感兴趣。

    这让焦永一时间高兴又兴奋,这说明他之前做的那些都是有意义的。

    “若是可以,我想要看看你翻译的那些东西。”薛夷光对着焦永笑道:“还有,你想不想入朝为官?”

    焦永没有想到这样天大的好事会落到他头上,要知道商人的地位和官员那是天差地别, 他父亲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改变商人的身份,从商变农,让他去考科举, 只可惜他志不在此,他对做文章没什么兴趣,天赋也不大。

    焦永从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得到皇后的垂青,不用从商转农,直接就成了士。

    从小到大,其实焦永都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做官,他虽然喜欢读书,但是对有着各种要求的科举确实没有办法,他不擅长科举,他也不想要科举,他喜欢到处见识各地各国的风光,喜欢去那些在大魏从来没有记载的地方,喜欢各地的风俗文化,这一切都注定了他在科举上不会有成就,相反他喜欢行商途中的各国风情。

    “草民恐怕当不了官。”焦永想了想,最后还是拒绝了薛皇后的一片好心,他知道自己这样的做法是不敬,是不识抬举,但他还是道:“草民不擅长做官,而且也当不了一个好官。”

    薛夷光听后觉得好笑,她这还是第一次遇到在大魏不想当官的人,可以说这位焦永是个特例了。

    “怎么就当不了一个好官了?”薛夷光笑着问道,焦永是人才,而且只从他会的那么多语言来说,他可以算是一个天才,不要觉得行商的人就一定会这么多的语言,更多的交易可以不依靠语言,而且当地或者是他们身边也会有类似向导一样的人,能够精通多国语言的人,在语言上可以说是相当有天赋了。

    “草民受不了呆在一个地方太久。”焦永实话实说道:“而且草民也不会做官,治理一方这些草民也学不会,草民只能多翻译一些书籍,其他的真的做不了什么。”他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

    薛夷光听到这话有些好笑,像焦永这么有自知之明的人可以说是不多了,她笑道:“我也没想过让你为政一方,就是你愿意,我也不敢让你去。”她算是理解焦永是什么人了,这样的人不喜欢自己被束缚,有个性,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东西。

    “如果可以我更希望你能够走遍世界。”薛夷光笑道:“了解当地更多的文化和知识,了解当地最先进的技术,将这些技术和知识翻译好传回大魏,如此功劳就很大了,若是你愿意为大魏出一份力,我倒是可以举荐你任文英阁学士,日后你去各地,也好有大魏的庇佑。”

    现在至未来的几百年,正是西方飞速发展的时候,薛夷光自然是希望这个时候大魏不要落在后面,她会在大魏鼓励创新,努力发展科技,但科学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不断地吸取外来的先进知识,融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做出更多的成就,闭门造车那是绝对不可行的。

    历史上凡是强大的王朝,它们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开放包容,只有开放和包容才能创造出盛世。开放和包容是一种对文化和国力的自信,不怕外人学走我们现有的科技,那是因为我们能创造出更先进的知识,这就是一种自信。

    对现在的大魏,薛夷光认为现在的大魏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有足够的国力去支持自己开放和包容。

    焦永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不用呆在大魏,可以继续自己的喜爱,也一样可以得到官职,这对他来说欣喜极了,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要是还不答应,那就是真的不识抬举了,而且他也愿意答应。

    “草民愿意,谢娘娘恩典。”焦永赶紧对着薛夷光叩首谢恩。

    “回去后别忘了将你翻译的书拿来给我看看。”薛夷光笑着道,一个翻译巨匠其实是很难得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首先要经过语言和文字的转换,若是语言不通,谈何交流与学习?

    这也就是薛夷光对焦永看重的原因,焦永这样的翻译巨匠在大魏实在是很难得。

    焦永连忙应好。

    等到任带着焦永离开后,薛夷光对向他汇报此事的陶轩嘱咐道:“今日你举荐的人才很好。”随后让颜女官给陶轩拿了赏赐,之后笑道:“以后发现这样的人才都要如实汇报,陛下和我会念着你们的举荐之功的。”

    陶轩听后赶紧应是,他心中高兴,他高兴的不是因为这些赏赐和薛夷光最后的话,而是他看到天兴帝和薛皇后是真正的惜才之人,这就代表着只要他们有才学,陛下和娘娘就会对他们委以重任,这样的君王谁不喜欢,他不止一次庆幸自己生在了本朝,若是在前两朝,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能收到这样的人才,薛夷光一整日心情都十分不错,等天兴帝会见完朝臣进来的时候,先是关心起薛夷光今日的情况,“今日去火器制造司的时候可有受到惊吓?”火器制造司离宫中很远,天兴帝没有听到火炮声,但是火器制造司旁边的几个衙门都说今日听到了巨响,还以为市地龙翻身了。

    “没有。”薛夷光摇头道:“新造出来的火炮达到了我之前的预期,还算是满意,戚大人想要装备到军队中,我也答应了他可以配备一部分。”

    “他倒还跟以前一样心急。”天兴帝笑道。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戚大人到底是心疼战死在沙场上的士兵。”薛夷光说道,每个上过战场的将军都会心疼这些和他们出生入死的将士,减少伤亡是每个将官的追求。

    天兴帝听后笑道:“你今日高兴可是因为火炮的事情?”

    薛夷光摇了摇头道:“不是,我今日遇到了一个有趣的人。”之后薛夷光讲了焦永的事情,随后她笑着道:“事实证明,每个时代都是存在人才的,只是当权者没有发现,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

    这个时候薛夷光想起之前自己怀疑焦永是穿越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思想太狭隘了,凭什么有超前思想的人就一定是穿越的呢?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很多时候人的思想超前些很正常,只是大魏之前的环境扼杀了许多思想的萌芽,只要给予鼓励开放的政策,大魏百姓的成就绝对不会比国外低。

    就比如水力纺纱机的诞生,她相信过不了多久也许蒸汽机也会诞生在大魏。

    “其实,历朝历代就思想发展而言,我最喜欢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那个时候诸子百家,各种思想层出不穷,工业,手工业也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薛夷光说道:“汉武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是维护了帝制,从思想上维护了君王的通知,但也扼杀了许多先进的思想,汉之后,再无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以阿瑶想说什么?”天兴帝知道妻子绝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些话,作为指引薛夷光走上仕途,最了解薛夷光的人,天兴帝很快明白妻子想要说什么,他道:“你是想要废儒学,改尊百家思想吗?”

    薛夷光很欣慰天兴帝理解自己的话,但天兴帝也只是理解了一部分,她纠正道:“不是废儒学,而是不让儒学凌驾于百家之上,应当让百家处于同等的地位,当然,这对维护帝制来说会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有人说儒家是一种“愚民”是思想,虽然这是一种误解,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如此,因为儒家教授百姓三纲五常,以君主为尊,这也是为什么君王喜欢儒学的原因,如果者的要让百家思想并进,那么对维护封建帝制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这个选择对君主来说很难,而且需要极大的魄力。

    只是不知道天兴帝到底会如何选择?

    薛夷光看着思索的天兴帝,等待着他的回答。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11-19 14:53:27~2020-11-20 13:39: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殇,系之所在、柠檬茶茶酱 2瓶;44727796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