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青楼妓馆的这次和老工头打架, 李延玉自然没占到什么便宜,输了。对方是工头,背后又有恶霸撑腰, 舔他的狗又太多。

    除了之前劝他的那好心工友,所有人都一起揍他。

    李延玉拳脚是厉害的, 然而到底寡不敌众。他回到那处小平房, 又是满身狼狈泥泞血污。

    馄饨铺秦夫妇的寡妇女儿,早抱着孩子站在门口左等右望, 等得急眉赤眼,终于,等回来了, 吓了一跳。“呀!怎么一回事?你和谁打架了这是?”

    赶紧放下孩子,要仔细去查看。

    孩子早已睡了,小脸安安静静, 睫毛长而浓密地闭着。

    小寡妇忙放好了孩子在床,替孩子又盖好被, 接着去屋外打洗脸水, 点灯, 然后在脸盆里拧帕子, 忙忙碌碌, 把一身醉醺醺、满身血污的男人搀扶着,让他在一张椅子躺下。

    李延玉仿佛是在做梦。

    小寡妇给他擦脸,温柔细心地擦去嘴角鼻子上的每一点斑斑血迹,他浑身僵硬剧痛,不禁把小寡妇的手一捉, 按紧在胸口, 死不撒手。

    “娘子, 娘子,不要离开我,我不能没有你,为夫、为夫就快要熬不下去。你回来……求你。”

    小寡妇咬着唇,又是气又是恼怒,又是心里难受,眼眸晶亮,想一想,到底就那么等他握着,最后还是给他轻轻擦洗收拾干净了。

    又过数日,李延玉的伤也好了。他没有继续再去那渡口码头搬运货物了。闹成了那僵局,眼下,能把自己所有工钱都要回来就万幸不错。

    他要得自然辛苦不易,不过区区十两银子。李延玉再一次感觉自己都的人生荒唐如戏,他在这荒诞戏里跌宕起伏,唱尽了一切悲辛。

    曾经,九岁是一个准皇太子殿下,那种风光荣耀,之后,瘫痪残疾,也好歹是天潢贵胄,凤子龙孙。如今,区区十两银子,历破了各种窘境。

    “——你又没要回来么?”

    这日,秦家三口看他垂头丧气,也替他着急担忧。

    李延玉摇头,从小寡妇手中接过并抱回儿子汝直。

    父子俩桌前摆了一碗刚煮好热腾腾的馄饨,中午到了,是老两口给孩子亲自煮的,李延玉抱儿子坐膝盖一勺勺地吹着喂。

    “哎,这世道啊,真是人心险恶!”

    秦老夫妇叹气,想了一想,仿佛又有话要说,看旁边女儿一眼,那寡妇女儿接收到爹娘的眼色,仿佛知道她爹娘要说什么,羞羞答答,赶忙躲进里屋。

    那老两夫妇嗯咳一声,果然不一会儿便说道:“要不,我看这样吧,你也别出去忙着到处做苦力活挣钱了。我们这间铺子虽说小,到底也经营了好几十年的生意,生意时好使坏的,我们也请不起帮工,要不这样,你娶了我们女儿,做我们秦家的上门女婿,帮着我们把这铺子撑着,我们也日渐老了……我女儿才又受了寡,实不相瞒,我们不嫌你现在一穷二白的,你也别嫌弃我们女儿是个寡妇呀,瞧,你这还有一个拖油瓶呢!”

    李延玉怔了一怔,只是从袖袋掏出几个铜板,很有礼貌轻放在桌上。“谢谢你们一家三口的照顾,也谢谢你们的馄饨,我儿子放在你们这儿,你们帮忙照看,在下放心感激不尽,这该付给你们的钱,在下一个子儿都不会少的。”

    说着,起身,看儿子已经吃完,袖子擦擦他红润小嘴,抱着就转首离开了。

    俩夫妇气得。“你看你看!这什么人呐!简直是狗坐簸箕不受人抬!”

    这日,儿子半夜突发一场高热,咳嗽,拉肚子,不停狂吐。喂他什么就吐什么。

    李延玉几乎一整夜没合眼睡觉,眼窝都是青黑的,两天胡茬子就冒出来。

    半夜带着孩子又是看大夫,又是抓药熬药,然而,不论怎么精心仔细地照顾,宝贝儿子一直处于半昏迷难受的状态。

    “爹爹,我难受,爹爹,小直难受,小直不舒服……”

    李延玉痛得心都要快碎了,简直毫无办法,守在儿子枕头边上,给他擦脸,握他的小手,各种降温。

    这孩子身体情况本不好。在娘胎时,蔻珠受尽各种折磨,险些胎死腹中,才几个月大,就又跟着他颠簸流离,四处逃亡,常常是饱一顿饿一顿的。

    他把儿子又抱起来,不停地拍哄——其实,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日日夜夜和情形,对李延玉来说几乎都是常见,只不过,这一次,似乎比任何一次来得要严重,他心如刀绞,恨不得代儿子感受那种痛苦难受。

    “呀!不得了!这孩子胳膊腿上青一块紫一块的,都流鼻血了!不太像是一般的风寒着凉发热呀!”

    姓秦夫妇还是不计前嫌,听说孩子生病了,赶过来又好心帮忙。

    老妇人又说,一边摸着孩子额头。“这也太烫了!太烫了!……小相公,依我看,你得赶紧送他去咱们镇上最大的医馆,那儿有个大夫不错,都说是华佗在世,儿科最拿手。只是,就银子有些贵,光是面诊,就得二十两!”

    ……二十两!

    李延玉抱着孩子,眉头几乎都成死结。

    事不宜迟,他低头想想,也不管现在身上到底有多少,仅仅大概也就只十两银子了。

    赶紧匆忙收拾整理包袱,雇一辆马车快速前往那家老夫妇指路所说的华佗在世名医馆。

    “——不行!你们得先交了诊金!这是我们医馆的规矩。”

    眼前医馆的确门面大,算是镇上最好的医馆了。那问诊的大夫身边有两个帮忙的手下。

    李延玉抱着孩子不停地又急又求:“我身上就只有这十多两了,大夫,你们行行好,我给你们跪下,等先看完了我孩子,以后所欠的,在下一个子儿也不会少你们。”

    “哎!你这汉子怎么这样不通情理,说了不行就不行!”

    那属下又翻着白眼道:“瞧见没有?门牌上明明有几个大字——医馆不是救苦救难的赈灾场所,概不赊欠!”

    ……

    正值春分,湿湿的寒风透过医馆的窗门、一下下扑打在李延玉俊面。

    这是李延玉人生中第一次对人跪下。

    所跪之人,并非皇权贵胄,竟还是曾经眼皮底下视为蝼蚁草芥般存在的百姓和贱民。

    他在把膝盖弯下的那一刹,很神奇的,所谓的傲骨,自尊,仿佛都成一缕轻薄的云烟,在儿子的生死安危健康等面前,竟毫不值一提。

    “爹,爹……”

    孩子虚虚地睁开眼,“我痛,难受……”

    李延玉几乎就在这一刹彻底崩溃、疯了。

    见无论如何所跪相求都没用。

    他单手抱紧着儿子,把他像护小鸡仔似拼命护在怀中,身形高大的男人,不停吻儿子额发,像安抚说,有爹爹在,宝贝不要怕。

    然后,另手又把那两个小下属一推,直逼向那看诊的大夫,手狠狠揪着对方衣领,双眸血红,眸底是泪。“我赌我这一条贱命!若是在下欠了你们的银子不还!”

    他见对方桌上正放了一把匕首,把匕首拿起狠狠往自己右大腿一插,他腿上一刹那间血流如注,众人全吓慌了。

    “你干什么!干什么!”

    那医馆的坐诊大夫被吓得脸色雪白,浑身发抖哆嗦,似乎被眼前男人那壮士断腕、豁出去魄力所惊惧。

    “不要以为你在这里撒泼耍狠,我们、我们就怕你!”

    表情复杂又颤抖道:“那……那就这样子吧,你这孩子,你这孩子先放我们这里帮你看着,你赶快去把银子凑齐了拿过来,你凑够了银子我们看了,就给他抓药!”

    ……

    桃花镇码头渡口,此时好几艘停运船只靠在岸边,工人们赤着胳膊正搬运上下卸货装货。

    那老工头正手拿着鞭子催促监工:“你们都给我快点搬!今天要是搬不完,我们要挨罚的!这些可都是朝廷加急的官粮!”

    一个工人冷笑道:“头儿,你看,那姓李的,好像又来找你要工钱了?”

    老工头轻眯起眼,手敲着鞭子。

    李延玉俊面铁青、气势汹汹须臾果然朝这边走来。

    老工头一见人走进了。“不是早给你说了吗?”

    阴阳怪气打着呵欠道:“你的那工钱,还没给你结算呢,咱们三个月结算一次,你还得再等等。”

    李延玉青筋绷跳,上去就又是一拳。“你到底给,还是不给?!”

    “好啊!”

    老工头把鞭子往男人身上一阵猛抽猛甩,“你厉害了?长本事了?这世上,要钱居然还有这种讨要法?老子简直大开了眼界!看来,上次给你的教训还不够是不是!”

    ……

    “好!你想要回你那十两工钱,也不是不可以。你,给我跪下!”

    老工头把下裳袍一撂。居高临下,手指着地。“我现在就可以给你,只要,从我这里跨过去。”

    “……”

    “对,就像狗一样,从我裤裆,钻过去。”

    且说,桃源镇这地方小镇,常年清幽平静,民风朴实。百姓们也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宁静。

    可是,自从新皇继位,老皇帝去世,新皇又不管不问百姓死活,贪官污吏一下多起来,常常民怨沸腾,赋税又重。

    新皇上台没过多久就又被叛军赶下来了。现如今,当皇帝穿龙袍的是一姓周的莽子武夫,就是那叛贼周将军。

    这蛮子,更是不得了,成日里花天酒地,杀天杀地,比之于之前的那位短命皇帝更荒唐胡闹。

    镇守这桃源镇的,是一总兵,姓陈。因百姓怨言沸腾、民不聊生之下,流寇草莽盗匪四起,自然也波及这桃源镇。陈总兵就是如此被派往这里。

    这总兵,有一掌上明珠,生得雪肤花貌爱如珍宝,这日,陈家小姐正下船路过此处,人坐在轿子里,静静撩了帘观看外面一幕幕热闹。

    她朱唇轻启,问:“你们几个丫头都来猜猜看,那男人,会钻过去吗?”

    一丫头摇头:“奴婢看,是不会的。为了十两银子,还不至于。”

    另一小丫头瘪嘴冷笑道:“呵,奴婢看会。不是说,一分钱逼死一条英雄好汉吗?”

    小姐微微笑着。“那么,我们且再等看看吧,你们要是谁赢了,我便也赏你们十两银子……”

    ——

    轿帘外的河风掀起阵阵大浪。

    浪花拍船,如地狱里的洪流。

    码头渡口,李延玉把自己衫角一撂,头低低地,慢慢垂着,再慢慢地,又弯下了腰。

    那小丫头脸色骤变:“呀!他怎么能这样啊!我输了!我居然输了!”

    小姐坐在轿子里,仍静静地观看着这一幕。男人果真像狗一样,从那老工头□□俯伏着钻了过去。

    小姐的心似一阵阵惊骇跳动。她美眸里有什么东西在触涌翻腾。像是充满无限疑惑。

    十两银子?为什么?

    不过是十两银子,到底为什么?

    ——

    李延玉总算要回了工钱,急急往医馆方向跑。

    他跑得满头大汗,气喘着急,这一刹那里,没有那么多感受太深的痛苦,羞耻,屈辱,而是唯一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一切作为男人的尊严与骄傲,作为一个曾是天潢贵胄、凤子龙孙的底限与骄傲……十两银子?是啊,只是区区十两银子?可就是这区区十两银子,可以救他儿子的性命,减轻儿子的灾难与痛苦,他像狗一样钻过去,又算什么。

    二月潮湿早春,春雨总是细细密密,小小的雨珠,时而如直线从天空降落,时而又随风飘洒,给天地罩上一层如烟雾轻纱般朦胧。

    蔻珠穿着一袭淡青色交领罗裙,云鬓乌鬟,纤腰娉婷,此时,她也正从那家医馆的大门轻蹙着眉头、心事重重慢慢走出。

    从屋檐外飘落进来的雨丝、须臾打湿了她乌黑青丝和绣鞋罗裙也不自知,轻蹙一双忧郁雅致的眉眼,仿佛时刻在问自己一个问题:

    她是谁?她究竟是谁?

    终于,眼见着外面雨水声越来越大,才暗想糟糕,又忘记了带纸伞。摇头,正着叹气。

    “蔻珠。”

    一道温润清浅的男人嗓音。

    蔻珠扭转过脸回头一望,微微笑了。“苏大哥。”脸上梨涡如春风吹开。

    苏友柏穿一袭月白色长袍。“走吧,我接你回家去。”

    两个人并肩一边走一边共打一把伞。

    蔻珠道:“哎,你总这样来接我,其实也用不着,我会自己走回去……”

    苏友柏道:“这年头,兵荒马乱,地皮流氓又多,你一个姑娘家家,我自然不放心。”

    蔻珠说:“你今天给人看得到底怎么样?哎,咱们只要再凑齐五十两银子,就可以单独在镇上开医馆了,我也不用在这里帮他们干活,白受那么多的窝囊气了。”言辞有愤怒。

    苏友柏道:“是啊,再慢慢想办法吧……”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也不知交谈什么,声音越来越小。

    ——

    李延玉满头大汗,手拽着那袋银子,如同拽自己的命根子,他们这三个人,其中两个,往医馆的大门从台阶的左边走下来,一个拼命往右边台阶跑上去。

    苏友柏为蔻珠打着伞,伞遮住了蔻珠和苏友柏的脸,以至于三个人匆匆擦肩而过,谁也没有看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