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从出生那时起,每个人的人生都截然不同。有人从政;有人经商;有人任性游侠;有人劫富济贫;有人上山当了土匪;有人上山做了仙人;有人出尘世,解困众生,却又说“渡有缘人”;有人自天外来,一柄剑,游遍世俗江湖;有人行走世间,感悟人生百态……

    两禅寺的清寂禅师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个消息从寺里传出后,惊动了天下人,有不少仰慕禅师德高望重的文人士子,市井百姓都纷纷从遥远处赶来,就连朝廷也派人急忙赶来。

    清寂禅师看着满院僧众,以及院外围拢的信徒,脸上洋溢着莲花般的笑容。说好了,不让他们爬寺院的楼,仍有些个不守规矩的宁要一睹方向佛相,借梯爬楼的事,屡见不鲜。

    清寂禅师也懒得多问,上下嘴唇如乾坤般一动,说道“我在世间枉费沾了一点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到了该去除的时候。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

    殿前一片寂静,人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抵不约而同的低下头。

    李苦禅自那次云仙城战役后,便独自一人返回两禅寺。在他这半辈子的修行中,见过不少血腥残忍景象,也唯独云仙城那一次是让他领悟最深的。回到两禅寺后,李苦禅便闭门不出,每日只让小和尚们送些斋饭,闭关半年,这半年,很少有人能够机缘见到李苦禅,等半年后,李苦禅出关,美其名曰“大破世俗身”,清寂禅师知道了这件事,很是高兴。见到李苦禅第一句话便问“何为世俗身?”

    李苦禅一言不发,许久,竟然睡着了。

    看着李苦禅如此模样,心境之高,妙到毫巅。

    清寂禅师点点头,对此十分满意,满身金色佛光闪耀的清寂禅师吟诵了一遍阿弥陀佛,随后便是漫长的寂静无声。

    这是自李苦禅离开两禅寺游历天下这几十年后,师徒二人的首次见面与对话。

    清寂禅师即将圆寂,本想将衣钵传给李苦禅,但李苦禅几十年未回寺院,一回来就要继承衣钵,下面的一些自认为修行很好的高僧大德们不乏其中有沽名钓誉之徒,心中不服。于是,清寂禅师便提了这样的疑问。

    许久,没有人在说话了。

    一片寂静。

    李苦禅似乎刚从梦中醒来,看到周围人脸上复杂神情,有的愁眉苦脸,有的思绪不展……抬头看到清寂禅师昏昏欲睡,似乎随时都能破镜圆满,达到那历代圆寂主持,金身不坏的高明境界。因为受身于罗汉,圆寂后也当是罗汉;受身于佛陀,也是佛陀。佛家说,“众生颠倒”,实际意思是想说,“众生皆具佛性,众生皆佛。”只不过如今被尘世所蒙蔽,才有好坏之分。

    有句让人听了感到黑白颠倒的谚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些好事者,总会这样解释“好人需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而坏人只需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实不然,任何人都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所经历的事,一件都不能少,经历的磨难,少一难,观音大能都会给补上。但人人皆具佛性,那些所谓坏人被蒙蔽了佛性,因此当他们是“坏人”的时候,已经看不清原本的自己,只有放下屠刀,才能再次回归原本佛性,但之后要想真正成佛,还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至于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中的“佛”只是将原本失去的“佛性”重新找回来罢了。

    李苦禅睁开眼,身体有些颤抖,坐起身,与清寂禅师相对闭眼双手合十。

    这一日,寺庙霞光万道,数百佛门弟子与山下数万香客几乎同时抬头望向高空中直穿入云与下方寺庙内相连的万丈佛光,耳边接闻《金刚经》与《圆觉经》,吟诵之声穿过层层云海,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每个香客身上都隐隐现出金色佛光,善恶相抵,消去罪业。

    这一日,有佛缘的香客,猛然抬头,只见半空中,云彩凝聚处,形成隐约佛像,有菩萨降临,俯视下界,普度众生。

    佛说“佛度有缘人。”

    吟诵之声从苍穹之上传了下来。

    一时间,天下信徒增长无数,皆转为虔诚信佛。

    李苦禅面对刚刚圆寂证道飞升的清寂禅师恭敬施礼后,大声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音刚落,院内一片哗然。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李苦禅,起初是惊奇,而后是愤怒!

    有人不敢说出来,心中却在大骂,此人外面游荡几十年,做尽了苦行僧该干的行当,原本以为会有些许修行,没想到竟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难道在外游历的几十年中,竟然连自己的师傅都不认得了吗?

    有人更是直接私下斥责李苦禅对清寂禅师不敬,目无尊长。

    更有些自诩智慧埋怨指责李苦禅无知。

    唯独清寂禅师听后,满意的点点头。环顾四周看了所有人一眼后,仿佛下达命令般指着李苦禅,大笑道“以后,他将继承我的衣钵。”在所有人大惊失色的注视下,清寂禅师目光留在了李苦禅的身上,对他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好!现在,我已经没有闲名了。你的修行没有白费,还是你聪明啊……”随后,清寂禅师双手合十,闭目而坐,微笑着圆寂了。

    李苦禅伏地而拜,泪流满面。

    此后,清寂禅师金身不坏,被供奉在佛教堂中,供来往香客朝拜。

    李苦禅担任主持后,私下里仍有很多人对他心怀不满。一次,李苦禅与众僧**,说道“你们认为我怎么样?”

    其中一个僧众道“不敬。”

    李苦禅道“还有呢?”

    另一个僧众道“不尊。”

    李苦禅道“还有呢?”

    仍有一个僧众道“不愿。”

    李苦禅道“还有呢?”

    仍有一个僧众道“不透。”

    李苦禅道“还有呢?”

    僧众们都沉默。

    李苦禅点点头“看来是没有了。”

    僧众们抬起头,看向他,似乎在等他一个答案。

    李苦禅道“不敬,何为?不尊,何为?不愿,何为?不透,何为?”

    僧众沉默。

    李苦禅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众僧听之而拜。

    有关李苦禅的故事不加赘述。只讲关于他一生参禅**生涯中,一个比较有趣的故事。

    清寂禅师以后的这位大禅师,有人问他什么是道?他回答得很简单,每次都是举起一根食指示人,说道“就是这个!”

    一根手指?

    这是什么?

    谁也不知道,可是问他的人却懂了,悟了道。

    是真懂了。

    有一天李苦禅出门了,不在家,一个跟了他很多年的小和尚呆在守庙。这天有个人来找李苦禅问道,小和尚告诉那人师父不在,你要问道问我好了。问道的人便请小和尚告诉他什么是道,小和尚学师父的模样,举起一根食指向那问道的人说“这个!”那个问道的人很高兴,跪下来了,因为问道的人真懂了,悟了道。

    这个小和尚却一头雾水,不懂了。

    是真不懂。

    等李苦禅回来了,小和尚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师父。师父听了报告进去了,一会儿背着手出来,要小和尚再说他怎样向人传道,小和尚再比划着伸出一根食指说:“这个!”师父放在背后的手一挥,手上拿了一把利刀,把小和尚的那根食指砍断了。小和尚手指被砍,大叫一声“哎哟!”这一声,小和尚如大梦初醒,也因此悟了道。

    这里的道又讲什么呢?

    无法用言语完整的说下来,用道门本土说法“道可道,非常道。”道是虚无缥缈却又真实存在的东西。小和尚被砍掉了悟了道的手指,以及他人经过“一指禅”悟出的道理,其实总结下来只有一个。

    舍弃道,方才能成道。佛门说的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便是“道”的一种,也可以说它就是道。

    而道门讲道,追求“无为而治”,其中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无所不为所有不执着于这个为”,佛门“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亦是同理。

    儒家对这类说法显得更加简单明了,“吾道一以贯之”,哪个道呢?

    有很多种说法,总结下来就只有一个。

    仁。

    以上,用武学中的说法同样可以讲清楚——无招胜有招。

    何为道?

    ——

    ——

    这,就是道。

    ……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