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以孝为刀,胁迫董卓让路

    嘉德殿中。

    气氛冷到一定程度。

    文武百官无不是倒吸一口冷气,不敢抬头。

    “出手了吗?”

    “绣衣御史到底是谁!”

    荀彧眼中满是期待与忐忑。

    王越寻到他,让他继续留在洛阳任守宫令。

    那时,他就明白属于汉室的势力要浮出水面了,还是最具有威胁性的绣衣御史。

    可绣衣御史到底是谁,谁也不知。

    他也在等待,想要看看绣衣御史第一击会有多么强横。

    “踏!”

    董卓踏步向前,手掌压着佩剑。

    恍若,一言不合便要在殿堂之上亮出兵刃。

    刘协缓缓起身,俯瞰着董卓,沉声道:“董相国,朕今日要说的是皇家之事,大于一杯酒水,你咄咄相逼,是要将大汉威仪践踏,再狠狠踩上几脚不成?”

    恍惚间。

    众人似乎看到。

    当初那个不可一世的灵帝站在台上,肆意挥斥。

    李儒心中道苦,连忙说道:“兹事体大,相国切不可触怒天子威仪!”

    董卓眼底闪过一丝寒芒,大笑道:“大汉以天子为尊,天子要说话,本相怎么敢不从!”

    “守宫令!”

    刘协转头看向文臣行列的荀彧,沉声道:“你掌天子笔墨,今日你拟诏,赐弘农王刘辩,太后何氏,永镇文陵,不可踏出文陵半步,若是违逆此诏,永除刘氏宗籍,天下有志者皆可伐不孝之徒!”

    “什么?”

    荀彧脑海轰鸣不已。

    他怎么都没想到,汉室第一把剑竟然对准了被废去的少帝刘辩。

    王允颤颤巍巍的出列,惊骇道:“陛下,此事还需商议,弘农王与何氏怎可镇守文陵!”

    “王司徒!”

    刘协眸子一沉,淡漠道:“父皇崩天,朕年幼持国,只能让皇兄与太后代朕去守陵,难道你要朕卸去皇位,亲自给父皇守陵吗?”

    “臣,不敢!”

    王允心中震荡,连忙推诿道。

    刘协深吸了口气,道:“朕听闻曹孟德辞官而去,不知相国准备命谁接手典军校尉一职?”

    “陛下以为呢?”

    董卓满脑子疑惑的问道。

    “呵呵!”

    刘协笑道:“李肃,朕看李将军终日领宿卫驻守皇宫挺辛苦,不若让他代领典军校尉,也算是朕之恩赐,相国之提点,如何?”

    董卓点了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

    “曹操?”

    荀彧眼底渐渐绽放出亮光。

    似乎,他明白为什么刘协要让弘农王与何氏去守陵了。

    这根本不是惩罚,而是救了二人的性命啊!

    曹操脱困,一定会募集强兵,召集天下诸侯兵伐董卓。

    董卓为了掌控唯一号令诸侯的王,定然狠心除去刘辩这个废帝,断绝诸侯奉刘辩为帝的想法。

    “到底是谁?”

    李儒目光阴戾。

    荀彧能发现的问题,他自然也能发现。

    甚至,他都开始怀疑李肃是不是参与了这件事情。

    以孝为刀,胁迫董卓让路。

    一但董卓冲撞文陵,不单单是得罪天下诸侯,而是得罪大汉数千万百姓。

    殿门之外。

    李肃已经如芒在背。

    兼任典军校尉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刘协这是将他打入万丈深渊,彻底在董卓阵营失去信任啊。

    “先生果然大才!”

    刘协将所有人的表情全部纳入眼中。

    这一刻,他才明白李北说的帝王心术是什么东西,仅仅动嘴,便能让众人忐忑不安,互相猜忌,这才是挑拨离间,杀人诛心。

    董卓眼底闪过一丝讥嘲,道:“陛下,昨日曹操刺杀本相,心中落下了病根,今日实在难以议事!”

    “朕也累了!”

    刘协毫不畏惧,沉声道:“退朝吧!”

    “轰!”

    董卓披风一甩。

    目光扫过一众文武,头也不回的离开嘉德殿!

    “李将军!”

    李儒在殿门驻足,阴戾道:“这几日,你暂时返回军营,换牛辅将军率领宿卫,记着把天子在南宫言行举止都写在纸上,送到相国府中!”

    “喏!”

    李肃苦涩道。

    董卓离开。

    刘协自然也不愿在嘉德殿中久待。

    文武百官被晾在殿中,一个个无不是瞠目结舌。

    “刺眼!”

    荀彧走出九龙宫门,看着初冬的骄阳,喃喃道:“孟德,你的一步棋走错了,大汉依旧是大汉,天子还是天子,汉室国祚延绵数百年,怎么可能轻易被一个臣子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