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七章 徐庶拜见主公(第二更求鲜花)

    此内容首发    颍川学院外,李青,曹操,袁绍三人站定,所不同的是,曹操与袁绍的身后都跟着一人,而李青身后,却是空空如也。

    “水镜先生不必再送,今后吾有戏才相助,必当精心竭力,匡扶汉室。”曹操那个得意啊,这次颍川书院可真是没有白来,尤其是看到李青身后空空如也,便更是高兴起来。

    哼哼,汝官职大又如何?还不是空手而归?待得来日,吾有大才相助,早晚要压这李承德一头。

    “水镜先生,今日得长文相助,日后定当令吾治下百姓安居。”袁绍见状,也不甘落后。

    司马微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心中却是隐隐叹息,三人中,他最看好的其实还是李青,奈何自己的学生都已经成长起来,有各自的想法,他也不好多加干预,他又看了众人一眼,不见徐庶的身影,心中更是暗暗摇头。

    李青看了看两人,倒也没有太多的失落,他有系统在身,再不济也不过是多捞点军功兑换一下宝箱的事情罢了。

    谋臣,良将,以后肯定都不会缺的,这些人没有眼光,都无所谓。

    只是可惜了徐元直啊,别到后面又让那刘大耳招揽过去了。

    想那赤壁之战,若非徐庶早就发过誓不为曹操出一谋,献一策,诸葛亮便是再如何神机妙算,也绝对不可能让曹操败的那么惨。

    就在曹操得意洋洋,袁绍志得意满之时,书院中,徐庶的身影急匆匆地出现。

    “徐庶愿追随主公,造福百姓……”刚刚走出来,立刻就喊道。

    曹操闻言大喜,还以为徐庶想通了,连忙迎了上去,李承德啊李承德,看吾招揽两位大才,看你还能如何?

    “元直先生……”

    只是曹操话还没有说完,徐庶却是丝毫没有搭理他的意思,直接朝着李青与袁绍所在的方向走去。

    曹老板顿时感觉尴尬极了,一张脸憋得通红,好在他本来就黑,不仔细看的话,倒也看不出来。

    袁绍见徐庶朝这边走来,也是狂喜,还以为徐庶思虑了半天,终于还是认为他的家世显赫,想通了要跟自己走,也立刻迎了上去。

    徐庶见袁绍似乎也误会了,看了他一眼,露出一丝不屑,在他看来,三人当中,袁绍定是庸才,岂可与吾主相比?

    他见李青自始至终都淡定自若地站在原地,背负双手,不由得越发坚定了自己要追随的决心。

    徐庶越过袁绍,终于来到了李青的面前,拜道:“主公果然有大将之风,不似其他人,遇事急躁,毫无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坚韧。”

    虽然相处不久,但徐庶知道,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为了挖人可谓是都绞尽了脑汁,各种笼络人心的方式都使过了,唯独李青,不骄不躁,淡定自若,从始至终,说完那段治国理念后,便没有多言一句。

    这一下,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都尴尬无比,这个徐元直,竟是拜的李承德。

    尤其是曹操更是不爽,特么刚刚才在李青面前找到点优越感,眨眼间又消失殆尽了。

    听到徐庶的话,荀攸,钟繇,程昱三人目光顿时也落在李青身上,一个个露出沉思的模样。

    司马微更是笑眯眯地摸了摸胡子,心中暗道:元直到底还是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啊。

    “本初兄,看到了没有?这个李承德到哪都没好事……”曹操一脸郁闷地对袁绍说道。

    “哼,碰到汝,也同样不是什么好事。”谁知袁老板压根不搭理他,没好气地说道。

    他很清楚,陈群虽有才干,但无论是比之戏志才还是徐庶,都差了不少,合着这次来就他这个家世最好的却找了个最差劲的。

    回到临时搭建的大营时,天色也已经不早了,众人便决定明日再开拔。

    李青引着徐庶来到帅帐,两人煮了一壶茶,随即闲聊起来。

    “主公以为,如今黄巾之乱已经平息,您当何去何从?”说了一会儿,徐庶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元直认为呢?”李青笑道。

    徐庶沉吟了一下,便说道:“主公若是能跳出洛阳,前往其他州觅得一职,当是绝佳。”

    “哦?何以见得?”

    “朝中虽好,但是非却是最多,我不知主公在这方面的眼光如何,但若能跳出去,必然比在朝中要强得多。”徐庶说完,又道:“且如今黄巾之乱已经结束,朝局之中,恐怕立即将迎来一场巨大的权力利益之争。”

    “有争斗,自然就会逼着朝中所有人坐选择,一方是大将军,外戚显贵,权势不凡,而另一方却是十常侍,深得陛下恩宠,主公若在朝中,是站队还是不站队呢?”

    “若是站队,又应站在那方,方才能够保证自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都是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