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八章 匈奴退军(第三更求鲜花)

    此内容首发    “主公,经此一战,虽伤亡惨重,但上谷郡百姓归心,势必固若金汤,只要好生经营,定能更加辉煌。”徐庶看李青神情似乎有些低落,开口说道。

    是啊!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八千精锐如今仅剩两千多,这便是战争的残酷。

    “传令下去,密切关注匈奴大军的动向,随时报给吾。”李青吩咐了一句,又道:“令将士们先休息吧,至于此地,就交给那些郡兵来清理,另外,所有我部牺牲的将士,都务必厚葬,找一块好地建烈士墓。”

    “喏!”

    匈奴大军溃败,六万大军前来,退走的,却只有不到两万的溃军,再加上单于羌渠之死,左贤王,右贤王还有各族首领均已无心再战,便一个个立刻班师回匈奴王庭,对于谁来继承单于之位,更是各怀心思。

    消息传到沮阳县的时候,全城欢声雷动,老百姓们更是激动得泪流满面,多少年了,他们饱受匈奴的欺压,何曾有过这等胜利?

    李青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松了口气,两千余残军也终于能够好好休养一段时间了。

    不过李青也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命人招募兵勇,加以训练。

    “叮!”

    “宿主当前隐藏任务完成进度:43000/50000。”

    “宿主当前剩余军功值:44589。”

    “请宿主再接再厉!”

    听到系统的电子音,李青微微一怔,他记得征战黄巾时,10个人才算1点军功值啊,怎么到了匈奴这里,变成了1个人1点了?

    似乎知道李青的疑问,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

    “匈奴大军骁勇善战,远非黄巾军一群乌合之众所能比拟,宿主获得的军功值也将变成1个人1点。”

    得到了答案,李青便休息了。

    一觉醒来,他起身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黄福,公孙离,陈烨三人处死,并将三大家族连根拔起,所有家产全部充公。

    同时,所有上谷郡户籍全部重新登记造册,上谷郡的田土也全部划分给农民,而农民得到田土耕种,只要每年上缴三成的赋税便可。

    这条政令一处,顿时整个上谷郡的老百姓们欢呼雀跃,而那些士族商贾,只要没有为非作歹的,李青也没有亏待他们,将上谷郡中许多产业全部划分出来。

    如此一来,无论士族,商贾,农民,皆有所得,再也不必担心受三大家族盘剥,民心狂收。

    ……

    公元187年,即中平四年,幽州刺史刘焉上表,主要以刺史权轻,难以节制地方为由,奏请灵帝改刺史为州牧。

    灵帝认为刘焉所言有理,再加上大将军何进的推波助澜,便准奏并传旨通告天下,也在同时,任命了不少汉室宗亲为州牧。

    历史上,这个事件应该发生在188年,但如今因为李青的出现,黄巾的加速灭亡以及十常侍与士族两大权力集团过早激发矛盾,导致这件事情比历史上提前了。

    李青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禁楞了一下,随即苦笑一声。

    看来自己的到来,以及快速使黄巾灭亡的蝴蝶效应,到底还是出现了。

    至于后面还会出现什么情况,是否会偏离历史发展,就不知道了。

    不过如今有了地盘,麾下兵强马壮,他倒也不惧。

    情报卫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经按照李青的构想,在洛阳,邺城等一些较为重要的城池中都建立了分部,目前,整个北方的名城之中,都有了情报卫的身影。

    至于南方那边,暂时还不打算渗透,毕竟李青现在人在北部边境,什么时候走出这里,都尚未可知。

    同时,这两年多以来,那些繁琐的政事多数都是交给军师三人组处理,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军机处。

    没错,就是军机处,李青成立这个部门,专门将三位军师都编入这个部门,这样一来,无论是上谷郡中的事情,还是情报卫传来的消息,又或者朝廷那边的信息,都能够经过三位军师的筛选再送到他面前。

    要不然,真要事必躬亲的话,那他岂不就跟诸葛亮一般,非得活活累死的节奏。

    现在这样就很好,有事处理一下,没事就当甩手掌柜,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训练新兵上面了。

    两年多的时间,李青已经募集了五万新兵,几乎整个上谷郡以及周边有想法参军的青壮都被他募集过来。

    好在之前攒下的粮草够多,再加上情报卫已经成型,能够源源不断给李青提供财政收入,倒是让他完全能够周转过来了。

    五万新兵,分为甲乙两种兵种,甲种兵三万,乙种兵两万。

    所谓乙种兵,其实就是将原来上谷郡的郡兵以及下县中的兵力全部集中考察整训,将其中不能吃苦,没有足够忠诚度之类的全部剔除,再募集新兵补充到里面,凑足两万之数,充当郡兵,防守城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