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其实要说萧睿宸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药方子,这一切还得归功于夏书瑶。

    之前夏书瑶无意中说过一嘴,隔壁的耿竹月很喜欢看书,家里什么书都有,还有许多医书,萧睿宸当时并没有多想,只是想到这场瘟疫,他才记起来,北魏朝中,曾经有个很出名的太医,是个杏林高手,也是医药世家,只是因为窥探到了后宫秘辛,被扣上谋害皇子的罪名,全家都被诛杀了。

    这都是萧睿宸入朝为官后,听说的,那时他都已经三十多岁了,那件事也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而耿太医的案子正是跟当时的北魏皇帝有关系,这才被人重新提起的。

    萧睿宸本就觉得韩斌夫妻俩有些可疑,好像身上有着巨大的秘密一般,并且耿竹月的年纪跟耿太医家的幼女年纪相仿,又从小受了惊吓,口不能言,萧睿宸怎么想,都觉得这个耿竹月就是耿太医的女儿。

    果然,他去隔壁的时候,就听到韩斌在低声说着什么,听到声音后,韩斌便禁声了。

    萧睿宸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明来意,韩斌眼神立马变得凶狠起来,警惕的看着萧睿宸问道:“你知道什么?”

    萧睿宸摇头道:“我什么也不知道,只是听说婶子这里有许多医书,想必是精通治病救人的,如今家里人病了,想让婶子帮忙开一副方子。”

    韩斌立马拒绝道:“她不会看病,也没什么方子,你回去吧。”

    萧睿宸也不恼怒,淡声说道:“韩叔肯定去镇上看过了,这十里八乡的人,大多都染上了这种病,官府是不会想办法救治这些人的,只会让大家自生自灭,到时候,韩叔,你忍心吗?”

    “那些人的命,与我何干?”韩斌气冲冲的说道。

    他生气倒不是都因为萧睿宸,而是刚才耿竹月也提出了要给村里人看病的要求,被韩斌拒绝了,他还不容易找到她,将她待在身边,如今俩人过上了暗纹的日子,他不想暴露俩人的身份,不想破坏这份宁静。

    “韩叔,你确定,你可以独善其身吗?”萧睿宸平静的看着韩斌。

    韩斌被眼前这小小的少年平静的眼神看得有些心慌,明明只是个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气场,其实萧睿宸说的对,覆巢之下无完卵?

    “韩叔,你只需要让婶子开方子即可,其他的一概不需多管,我也不会告诉别人,这药方子是婶娘写的。”萧睿宸也知道韩斌的顾虑,其实他现在大可不必这样紧张,如今这青州已经是北燕的领地,北魏的官兵又怎么能找到这里,除非,还有别的敌人。

    耿竹月上前拉了拉韩斌的手,对着他微微点头,她是同意萧睿宸的做法的,她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医,也记得父亲告诉她的话,医者,治病救人也。

    如果全村的人都感染上了瘟疫,他们也是躲不过的。

    过了半晌,韩斌微微点头,然后看向萧睿宸,道:“你要如何做?”

    萧睿宸拱手作揖道:“还要麻烦韩叔,半夜无人的时候,将这药方子贴在官府的告示栏上。”

    “好。”韩斌点头道。

    之前夏书瑶买了许多的药材,还在家中,萧睿宸认识的有限,索性多搬到了隔壁,耿竹月按着方子上的药材抓好药,让萧睿宸回去煎药,给几人服下。

    萧睿宸狐疑问看着她问道:“婶子不去看看吗?”大夫不是都需要脉案,才能对症下药的吗?

    耿竹月摇摇头,然后在纸上写下:我昨日去,已经诊过脉了。

    萧睿宸这才放心,再厉害的神医,也不能不看病就开方子啊。

    萧睿宸将这件事,简单的跟夏书瑶说了一下,夏书瑶这才一拍脑袋说道:“还是你心细,我这总去跟月婶聊天,都不知道她会医术呢。”

    “不过,这件事你得保密,旁人要是问了,就说在镇上的告示栏看到的方子,死马当作活马医。”萧睿宸嘱咐道。

    “嗯,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不会透露出去的,谁也不告诉。”夏书瑶知道耿竹月这样做必定是有苦衷的,她只要弟弟妹妹都健康平安就好,其他的事情她才不会参与呢,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只是个平凡的乡下女,不想被卷进那些大人物的恩怨情仇之中。

    突如其来的药方子,就这么传遍了松乡镇十里八乡,一开始人们根本不信,但是医馆的大夫又治不好他们的病,索性就失意时,没想到症状得到了缓解,一点点的竟然好了起来。

    这下子,大家都说,这是天上的仙女见不得人间疾苦,给送来的治病方子,所有病好的人,都会找个空地,朝着西方拜一拜,感谢仙女的救命之恩。

    柳家沟的里正跟薛刚商议后,要在两个村子的中间,找个风水好的地方,给仙女盖一座庙宇,供奉香火,以保佑村民健康,无病无灾。

    这件事得到了两个村中所有村民的大力支持,不到一个月就将这仙女庙盖好了。不过这都是后话,原本路和通已经做好了要放弃松乡镇的准备,不知道怎么就得了救命的方子,他立马派人将方子抄来一份,找了几个大夫研究,确实是对症下药,他心中大喜,将这药方子让人快马加鞭送到了北燕都城。

    这场瘟疫过后,青山书院再次开馆了,萧睿宸和夏思铭一起去了书院,这一回,夏思宇也跟着一起去了,夏元正觉得夏思宇的年纪也够大了,应该去书院学习。

    柳家沟的里正跟薛刚商量建仙女庙的事情,薛刚也正好跟他谈谈两个村一起建个学堂的事情,薛刚之前就有这个想法,但是那个时候,家家户户能填饱肚子已经不错了,谁还能读的起书。可是今年不一样,他看了地里的圆薯,长势很好,再过一个月就能挖出来。

    不过柳家沟的里正倒是有些不同意,柳家沟也不富裕,二十多户人家,能吃饱饭的人家只有不到五户,就算是建了学堂,也没有人家送孩子来读书。

    薛刚就把这圆薯的事情跟柳家沟的里正聊了聊,柳家沟的里正柳正倒是来了兴趣,跟着去地里看了,果然薛家沟家家户户都种了圆薯,只是这圆薯秧子倒是长得很好,就是这东西收成到底如何,他也不知道,不过他倒是没有把话说死,笑着说道:“等到你们挖圆薯的时候,我来看看,要是收成好的话,明年我们柳家沟也种上。”

    薛刚哈哈一笑,道:“这圆薯,你们柳家沟明年肯定是要种的,不过咱们可得事先说好了,这圆薯种子我们可不能白给你们。”

    柳正立马说道:“当然,我们柳家沟的人也不是白拿人家东西的,只不过,得到了秋收的时候,才能给上这种子钱。”

    “这好说。”薛刚拍着柳正的肩膀说道。

    柳正这才反应过来,看着薛刚道:“这么一说,好像我不种这圆薯都不行了。”刚刚明明说的是,他得看完收成再决定是否要种,怎么就变成谈种子买卖了呢,这个薛刚,就是心眼多,他每次都说不过他。

    八月中旬,夏书瑶鸡已经准备挖圆薯了她家的地里的圆薯很多,毕竟她可是种了五十斤的圆薯种子,等到圆薯都挖完之后,整整有两千斤。

    柳正可是知道夏家挖圆薯就来看了,没想到这圆薯能有这么多的收成,立马就笑着拉着薛刚说道:“咱们哥俩可是说好了,这圆薯明年开春我们柳家沟家家户户都种,这种子你可得紧着我们柳家沟的。”

    薛刚其实不止跟柳正说了,也跟附近的几个村子的里正说了,不过他平日里跟柳正打交道比较多,两个村子又挨得近,关系自然也更好一些。

    笑着说道:“那是自然,你回去后,统计一下需要多少圆薯种子,我好让人留。”

    “行,过两天就给你消息,不过这东西真的那么好吃?”柳正没有尝过,心里还是有些疑惑的。

    夏书瑶已经捡了一小篮子的圆薯,笑着说道:“柳叔,您带回去尝尝,蒸着吃,炒着吃,炖肉吃,都好吃。”

    夏书静在一旁笑着说道:“放在火里烧着吃也好吃呢。”

    原本青山书院在农忙的时候,都会给学子们放几日假,只是这县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几年就没有放假,书静和语冰也跟着下地挖红薯。

    其实只夏家自己肯定挖不完这么多的红薯,韩斌也过来帮忙。薛坎和桃花也帮着挖了两天。

    柳正客气了两句,就收下了,他原本就好奇这圆薯,刚才那么说,就是想得几个圆薯,尝尝味道。

    薛刚笑着说道:“你可得仔细着吃,不能糟蹋了,这圆薯可是贵着呢,好几十文钱一斤呢。”

    柳正闻言,笑着点头,连忙应是,脑子快速的转了一下,这东西他之前没听说过,估计薛刚说的不假,如果明年村里多种上一些,那不是家家都能吃饱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