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众人没有异议,一行人前往会宾楼。

    会宾楼的掌柜的见过夏书瑶和萧睿宸,不过已经是一年以前的事了,但是他能成为这通安县会宾楼的掌柜的,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那就是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夏书瑶一进门他就认出来了,毕竟是少爷见过的人。

    而掌柜的跟李平相熟,自然是认识李修贤的,也知道这几日是县试的日子,忙招呼道:“这边请。”直接将人带到了二楼。

    二楼相比于一楼自然是要雅静一些,而且大堂也有屏风作为隔断,算是有私人空间的。

    “丁伯伯。”李修贤执晚辈礼,跟丁掌柜的打招呼。

    “今日吃什么,丁伯伯请客。”丁掌柜的见几人都是书生打扮,又面露喜色,就知道定是通过了县试,笑呵呵的开口道。

    “那可不行,我已经先说了要请客了,丁伯伯还是不要与我抢了。”范鹏举立马拒绝道,他最热衷的事情就是请人吃饭。

    丁掌柜的自然不好与他一个小辈相争,只笑着说道:“那就明日,明日我请。”

    几人笑着谢过丁掌柜。

    吃过晚饭后,几人回了客栈。

    自第二场考试之后,每次考试之后都会刷下来一些人,仙客来也有了多余的房间,夏书瑶便订了一间,与萧睿宸分开了,之前她与萧睿宸在一张床上睡了两晚,每天清晨起来时候,她都在萧睿宸的被子了,这让夏书瑶耿耿于怀,明明晚会睡觉的时候,俩人之间还放了包袱枕头之类的东西。

    五场考试结束后,仙客居已经空了一半的房间了,剩下的人中,也有没入榜的,不过他们很是好奇,这萧睿宸到底是不是案首,就留下来看热闹了。

    萧睿宸和夏书瑶正在大堂里吃饭,就听到外面敲锣打鼓,喜报一直往仙客居送,苏科和范鹏举都收到了,而萧睿宸也不出意外,就是此次县试的案首。

    夏书瑶准备了赏钱,给送报的衙役。

    原本,夏书瑶是准备要回薛家沟的,可是萧睿宸的了案首,按照规矩,他还得留在县城几日,等待县令大人的召唤,毕竟这案首是县令大人给的,照理说,这县令大人就是老师了,不过这只是小小的县试,到底不如进士及第后的老师重要。

    萧睿宸是懂得官场上的人情世故的,自然要留下来走过场的。

    夏书瑶倒是不放心家中,想要先回去,可是留萧睿宸一人在县城,她也是不放心,反正已经来了六日了,也不差再多等两日。

    就在萧睿宸和夏书瑶逗留在县城的时候,喜报已经送到了薛家沟。

    夏元正每日都在家中算着日子,只等着送喜报之人,送喜报之人一进村子就敲锣打鼓,里正笑着将人带到夏家。一路上敲敲打打,村里人都知道萧睿宸中了,都跟在后面,到夏家门口看热闹。

    夏元正在屋中就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立马来到大门前,果然,送喜报之人是朝着他所在的方向来的,夏元正满脸堆笑,知道萧睿宸这是中了,而且名次还不低,县试只有前十名才会来家中送喜报。

    夏沈氏听着声音越来越大,也出屋,来到院中。

    “恭喜老太太,您家孙儿是咱们通安县的头名,案首。”报喜的人道了一声恭喜,满脸带笑。

    夏沈氏可是培养出过夏元正这个秀才的,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妇人,她知道这案首是什么,立马也笑了起来,让书静去拿两百文钱给报喜之人。

    前来看热闹的村民,听到萧睿宸不仅中了,还得了头名,瞬间就沸腾了,就连薛刚脸上的笑容都放大了,薛家沟可是从他祖父那一辈儿到现在都没有出过读书人了。

    虽然这夏家和萧睿宸都不是薛家沟的人,可是如今他们的户籍就在薛家沟,也就是薛家沟的人了。

    报喜的人拿了银钱,又道了声恭喜,接着说道:“咱们还要去别家报喜,这就走了。”

    夏元正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莫嫌少,请两位喝个茶。”

    报喜的人走后,村里的人也一一跟夏元正道喜,薛刚也笑着说道:“等到睿宸回来了,得摆上酒席庆贺一下。”

    夏元正闻言,心里自然是得意的,不过还是摇头道:“还是等府试结束后吧。”

    薛刚一想也是,县试过了连个童生都不算,还是得等府试过了得了童生再庆贺也不迟。

    萧睿宸留在县城,榜单上前十名的考生跟县令路和通一起吃饭,席间还有其他的县衙官员。第二日,萧睿宸和夏书瑶就从县里回薛家沟了。

    一进村里,见到他的人都要喊上一句“小秀才”,村里人都以为只要中了,就是秀才了,并不知道,萧睿宸现在连同生都不是呢。

    萧睿宸回薛家沟之前,先是去了青山书院,见了崔景焕。

    回到家之后,夏元正叫萧睿宸去了书房,夏元正心里高兴,但是还是要勉励一番,顺便也敲打几句,“如今就全力准备府试,府试过了,正好明年有院试,正好你可以参加,如果院试过了,你就是秀才了,这才是你科举的正是开始之路。”

    萧睿宸点头,表示受教。

    夏元正把自己考府试的经验跟他仔细的说了一遍。

    府试是两个月后,所以,萧睿宸明日得回学院继续读书。

    夏书瑶自从跟萧睿宸睡过一张床后,这些日子虽然极力让自己正常的面对萧睿宸,他就是弟弟嘛,可是脑子却总是生出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来,所以,自从回来后,夏书瑶都刻意的跟萧睿宸保持距离。

    可是第二日萧睿宸去书院,她还是要赶车去送她,一路上,俩人都没说话。

    到了青山书院的门前,还不等骡车停稳,萧睿宸直接跳了下去。夏书瑶将包袱交给萧睿宸,可是萧睿宸并不离开,只是怔怔的看着她。

    夏书瑶抬眼看着他,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后是淡淡的说道:“安心读书,我走了。”

    夏书瑶扬起鞭子,正准备驾车离开的时候,萧睿宸却扯住了缰绳,靠近她,在她耳边轻声说道:“等府试过了,我娶你。”

    说完,萧睿宸拎着包袱大步进了书院。

    夏书瑶怔住了,缓过神后,才明白他在说什么,看着萧睿宸消失在大门口的身影,淡淡的说道:“你过了再说吧。”

    今年的秋收,薛家沟,家家户户都是大丰收,特别是圆薯,不仅收成好,里正薛刚统一收购送到镇上的会宾楼,都得了不少的钱。

    路和通作为县令,自然是吃到了谢家会宾楼的限供菜——圆薯,路和通是个特别又眼光和谋算之人,他吃到圆薯后,特意找人打听这谢家的圆薯,最后得知是薛家沟种出来的,而且还是县试的案首萧睿宸寄居的家中。

    路和通带着随从直接就去了薛家沟。

    夏书瑶这会儿正在跟薛家亮在山脚边上烧炭呢,这眼看着又要入冬了,家里得多准备一些木炭,而薛家亮去年卖炭也赚到钱了钱,虽然他的炭不是特别好,但是价格便宜,稍微有余钱的家庭都买的起。

    “阿姐,里正叔带了人来咱家了,要找你呢。”思宇小跑着过来报信儿。

    夏书瑶回家的路上就在琢磨,里正这个时候找她有什么事,还带了别人,这人肯定不是村里的,不然思宇就会直接称呼,明显是他不认识的人。

    还没进家门,夏书瑶就看到了,院子里有人,阿爹和里正站在一旁,那男人坐着,身边还有一个腰间挎刀的汉子,因为是背对着她,夏书瑶这会儿还没认出来,这坐在自家院中的人就是通安县的县令大人——路和通。

    夏书瑶直到走进了,这才发现,这个身穿锦缎的男人是县令大人,立马行礼,其实她是不想跪的,但是哪有民见官不下跪的道理,夏书瑶虽然跪下了,但是心中却在腹诽,这县令大人到家中所谓何事?

    “不必多礼,今日过来,是想问一下,这圆薯可是你种出来的?”路和通目光深沉的看着夏书瑶。

    眼前的明明是个女子,却一身短打,男子的装扮,看着也不过十五六岁。

    这个时候,夏沈氏已经在灶房中做好了各种关于圆薯的菜肴,夏沈氏平日里很少做饭,都是夏书瑶准备,不过吃的多了,也会做了。

    薛刚忙到:“大人赶快尝尝。”

    路和通在会宾楼倒是吃过酸辣圆薯丝和圆薯炖鸡块,如今倒是拿起一个蒸圆薯,从中间掰开,尝了一口,确实味道还不错。

    “的确味道软糯香甜。”然后,看向夏书瑶道:“你如何知道这东西可以吃?又是从何处得来的?”

    不等夏书瑶回答,薛刚连忙说道:“这东西原本山上就有,只是有人吃过这秧苗,差点没命,便都当做是有毒的。这夏家没有耕地,几个孩子上山,偶然间吃了这圆薯的根部,这才知道这东西能吃。”

    “那这名字是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