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而且最让张晨看不过去的还是萧睿宸几人,明明都是穷乡僻壤的小地方来了的,却没有一丁点儿的不自在。

    岳麓书院中的学子们除了出身不凡的富家子弟,就剩下他们这样的寒门子弟了,照理说,萧睿宸应该跟他一样,寒门子弟在一处相交,可是他倒好,与书院中的邱恒来往甚密。

    邱恒,据说乃是北燕高权重的靖安侯本家的亲侄子,深得其器重。因其父如今在阳川府做巡抚,这才跟着来了这里念书。

    还有那一直跟着邱恒的少年曹彬和凌霄,也是出自名门世家,身份贵重。

    其余众人亦然,除了萧睿宸范鹏举几人,与邱恒相交的都是名门子弟,只要萧睿宸几人是寒门学子。

    张晨也曾卯足了劲儿地拍这几人的马屁,试图挤入他们的圈子,跟他们相交好,可是根本没人搭理,还未此出了不少洋相,被书院里的同窗笑话了许久。

    可是萧睿宸却什么也没有做,来到书院之后,也没见他主动找过这几人,大多时间都是跟他从前的同窗一起上课,平日与人相处也是淡淡的,张晨观察过萧睿宸,毕竟是大名鼎鼎的小三元,这书院里很少有人对他不好奇的,发现他平日里只是安静地写字卖画赚钱。

    而就是萧睿宸这种不卑不亢的淡然的态度,反而是引起了邱恒等人的注意,邱恒见过太多跟他献媚的人了,所以就想知道这个萧睿宸是真的就是这么淡然的性子,还是欲擒故纵引起他们注意的把戏。

    邱恒想看看萧睿宸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对此萧睿宸倒是很坦然,对于邱恒几人没有过分亲近也没有过分疏远,只当做是同窗一般相交,这不仅叫几人大为惊讶,忍不住生出了几分欣赏之意。就连书院中的其他人也颇为吃惊,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对邱恒是这般的态度。

    为此徐明峰更加的欣赏萧睿宸了。

    之前徐明峰出门没赶上萧睿宸等人入书院的仪式,他回来的那天,又是萧睿宸休沐回家的日子,两人也没有见到。

    徐明峰原本就很得意崔景焕这个学生,从崔景焕给他的书信中得知了萧睿宸,这么一个好苗子,早就想见见了。

    徐明峰对自己很了解,他和崔景焕一样,都是那种宁折不弯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所以见不惯官场里的那些腌臜之事,可是崔景焕在信中提到,这个萧睿宸小小年纪却甚是成熟稳重,虽也有赤诚之心,但是却更懂得审时度势,却不为了势利低头,而是能顺势而为,将事情发展成他想要的结果,这样的性子最是适合官场不过了。

    不过崔景焕在信中也提出了他的担心,萧睿宸这样的性子,培养好了,就会是朝廷的肱股之臣,可是若是一个走偏,那就是一代奸佞,所以他特意跟恩师提到萧睿宸,就是想让恩师好好的栽培一下,不让萧睿宸走上偏路。

    所以徐明峰对萧睿宸确实是格外的多了两分心思,他私下里观察了一阵子,见果然如崔景焕在心中所说,而且徐明峰更加相信他的眼睛,他所看到的萧睿宸,确实是个未来不容小觑的人,徐明峰内心里的火苗被燃烧了起来。

    当初他读书考取功名的时候,也曾想着要有所作为,为老百姓做些什么,可是无奈,以他一举之力,也只能勉强做到不同流合污,其他的他就无能为力,所以,徐明峰最终只能辞官归家。

    先是各处游历了一番之后,才回到了岳麓书院任院长,其实这岳麓书院也可以说是他一手创办的也不为过,因为从前的岳麓书院只是个无人问津的小小的书院,每年连生员都收不上来。

    徐明峰虽然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但是他在翰林院任修撰,又至侍读学士,辞官后在外游历的这几年,每到一处给各大书院的学子们讲经,又有诗赋及制艺文章广泛流传各地,可以说他在读书人的心中是有着一定地位的,说是大家也不为过。

    而他来到岳麓书院后,第一个收的学生就是崔景焕,后来又有了四个学生,他一共收了五个学生,只崔景焕最为像他,另外的四个,有两位在北魏做官,还有两位也在各自的家乡教书。

    所以,徐明峰对萧睿宸是给予厚望的,他想将萧睿宸培养成一代名臣,能留载史册的那种,因为这是他曾经的愿望,可惜他自己做不到。

    徐明峰见了萧睿宸,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以师祖的名义见面,说上几句而已,不过就是这样,也已经够叫人眼红的了,特别是那些同样在礼字辈的学生们,各个都羡慕萧睿宸能得院长青睐。

    邱恒几人自然对他是更为感兴趣了。

    邱恒的父亲虽为文官,可是他的性子却是随了他的伯父靖安侯,靖安侯是个武官,邱恒也生了一副直爽的武人性子。

    性子直爽,又爱憎分明,所以特别讨厌那些跟他谄媚的人们。

    不过他也只是对萧睿宸生出了颇多的好奇罢了,并没有与之深交的打算。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邱恒对萧睿宸生出了与之做朋友的想法。

    其实大家都以为书院是最为干净的地方,实则不然,岳麓书院是以收生严苛著名的,可每次前来求学人还是如过江之鲫。其实都是看中岳麓书院在朝中的人脉关系罢了,所以这书院表面上看着一派祥和,实则内里也是各个派系纷杂。

    萧睿宸有上一世的记忆,他深陷党争,遭形势所迫,做了许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就算是后来他居于首辅之位,可是依旧是不能改变这种情况。

    而他最终也成为了党争之下的牺牲品,这一世,他不会再重蹈覆辙。

    虽说大家来这岳麓书院是为了准备明年的乡试的,可是能来这里的都是秀才,并不是从前那些刚开蒙的稚子,所以,岳麓书院除了学习文章制艺,每月都会定期举行诗会。

    书生们原本就是喜欢交际,虽然大都是萍水相逢,而且未来在科举之路或者是官场上彼此还是竞争关系。可是如今倒是还是要以相互结交为主,这里说不定哪个人就飞黄腾达了,如果关系处好了,以后也能跟着沾些光。

    所以向来幽静的岳麓书院,每到这个时候,就格外热闹。这边刚闲聊了两句,那边就又聚在一处喝茶作诗,谈笑风生。

    岳麓书院里的学生大多都已经二十岁出头,萧睿宸在里面算是最小的,所以说到兴起,便有人提议喝酒,岳麓书院是不禁酒的,只因为文人没有几个不好酒的。

    萧睿宸自然是不会跟他们一样饮酒的,只以自己不擅酒拒了,到底是他年纪还小,倒是没有人劝他酒。

    不过范鹏举倒是不需要别人劝,自己已经喝了两杯了,还笑着对萧睿宸道:“果然还是府学好,竟然可以饮酒,咱们在青山学院的时候,被先生发现饮酒可是要被退学的。”

    苏科上前将他的酒杯抢了下来道:“喝两杯得了,一会儿醉了出洋相。”

    范鹏举原本还有些不忿,但是一想到上次他和苏科偷喝苏科父亲私藏的好酒,喝醉了后,见人就要夸上一番,还要去亲人家,吓得苏科只得将他绑在椅子上,直到他醒酒为止。

    可是他醒酒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了,就被绑在椅子上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醒来,整个人都已经不会动了,四肢麻木,想到那种可怕的感觉后,范鹏举立马放下了酒杯笑着说道:“我还是陪明远一起喝茶吧。”

    而邱恒几人也是不饮酒的,邱恒是不喜饮酒,他虽然是个武人的性子,可是却也有着武人的自律,滴酒不沾,而他身边的曹彬是个文弱的书生,身体有些虚弱,自然也是滴酒不沾的,唯一能喝一些的凌霄,却觉得只他一人饮酒颇为无趣,自然是也跟着一起喝茶。

    而有的人喝了酒,难免变得有些张狂。一个义字辈的书生,名字叫贺伟,他是阳川府平县人,家中有良田,有铺面,可以说是富家子弟。平日里就最是擅长与人打交道,有人结交,便来者不拒,身边也围了数名学子,风头甚盛。

    这个贺伟平日里就有些嫉妒邱恒,这学院里人人都来巴结邱恒,他偏偏不去,见到同样不巴结邱恒的萧睿宸,觉得遇到了同道中人,只是他还没来得及与萧睿宸等人交好,就又被邱恒抢先了。

    心中有些愤愤不平。

    贺伟和邱恒三人同是书院义字辈的学生,可是却形同陌路,平日里也没什么来往。

    不过这却是贺伟单方面对邱恒的敌意,在邱恒的眼中,贺伟只是一个普通的同窗,他都没有放在心上,而就是邱恒的这种态度,更加的刺激到了贺伟,觉得邱恒是狗眼看人低,才事事忽略于他。

    其实真的是贺伟想多了,邱恒跟他不是一个维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