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32章:第一桶金

    对于老爹的这门亲事,贾芷涵原本是竭力反对的。

    但是她虽然是贾府小姐,却是最小的一个姨太太所生。

    而其他两个姨太太没有生育,早就把她当作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从小就备受二娘三娘打压惯了。

    所以她没有说话的资格。

    现在一看老爹的婚礼闹成这样了,听到了宾客们议论纷纷,她恨不得找一坨豆腐撞死。

    贾富贵贾老太爷,始终是见过世面的人。

    知道新娘子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其中必有蹊跷。

    当即黑着脸,喝退了怒气冲冲的三个姨太太。

    然后恶狠狠地对管家贾衽闷声呵斥了一句。

    “赶紧回喜神!”

    贾富贵认为,肯定是错过了回喜神的时间了,喜神心里不爽,借新娘子之口,给贾府一点警告。

    整点的良辰吉时早就过了,那一刻钟也接近尾声。

    喜神和那些前来蹭吃蹭喝的欢喜鬼怪早就按捺不住了。

    “老太爷……这个……这个……”

    贾衽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不见了道士先生,不可能让他这个管家来回喜神吧。

    贾富贵却不管三七二十一,说完话一甩衣袖,转身去三重门的正厅里。

    稳稳当当地坐在神龛下的太师椅上,等着。

    这点事都办不好,贾衽不仅保不住贾府大管家的位子,说不定还会被乱棍打出贾府。

    贾府是大富人家,有自己的家规。

    那八个轿夫、二十个挑夫,还有十多个吹鼓手,看贾府乱哄哄的,都吓得不敢找贾衽要那一份工钱了。

    十点十分……

    十点十一分……

    十点十二分……

    回喜神的先生还是没有出现。

    要出现,也只是他的魂魄。

    老太爷贾富贵还在稳稳当当地坐着。

    也许是不想看到自己不愿意看到的场面,索性就闭上了眼睛。

    事已至此,眼不见心不烦!

    要不是那一身大红新郎服,要不是宾客们都知道他今天的身份,看上去他就像是接受新郎新娘礼拜的“高堂”了。

    新娘没有说话的对象了,也安静下来,傻傻地站在一重门大门边的簸箕上。

    等着!

    宾客们傻眼了,一个个都感觉到,贾府这回恐怕真的摊上大事了。

    有人担忧,自然也有人窃喜。

    贾富贵不仅是青城首富,还是黔州首富,西南五省市幽冥的大富豪。

    贾府垄断了西南地区的丝绸、粮食、食盐生意已经几十年了。

    要是真出点事,最好是贾富贵这老东西真的疯掉了,大家都可以来分杯羹了。

    贾府一垮,青城就是大家伙玩的了。

    就算大多数人没有这样歹毒的想法,但是这样的事情百年难遇。

    有饭吃有茶喝,有热闹看,何乐不为?!

    所以,走了一百多个人之后,剩下的都不走了。

    就在众宾客各怀鬼胎,或恐慌活好奇或窃喜的时候,一重门外突然想起一个洪亮的声音。

    “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新娘到此,车马还乡……”

    “啊?先生来了!”

    贾衽像是经历了一次死而复活。

    三步并着两步出门一看,顿时又傻眼了。

    念着“回喜神”偈语的不是道士,而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和尚。

    而且还不一定就是真的和尚。

    头上没有香疤印,真个人看上去英俊潇洒,像个剃光了脑袋的书生。

    那目光,看上去还很骚。

    寒冬腊月,雪花曼舞。

    小和尚灰色的僧服上已经冻上了一层薄冰,那条纹就像动物化石。

    小和尚身子一动,衣服就哔啵作响。

    手指冻得通红,可是那张俊朗的脸,就一直白白净净的。

    不过,小和尚一开口,还真有几分法师的架势。

    “欢喜鬼,本法师在此,看你还敢作祟!”

    青城都知道这样一个传说。

    新娘子从娘家来到新郎的时候,喜神就跟着来了。

    而一路上,还会带上蹭吃蹭喝的欢喜鬼。

    过了良辰吉时,喜神逗留的时间长了还忍得住。

    毕竟是神嘛。

    但是欢喜鬼就没有喜神那样的涵养了。

    吃喝没蹭着,被主家冷落在一边,欢喜鬼就要作祟!

    “备香案!”

    小和尚火急火燎地大喝一声。

    “死而复活”的贾衽赶紧躬身道:“香案已经备好……法……师……请!”

    小和尚,正是急匆匆赶来的无欲。

    贾富贵能不能成亲他不关心。

    他就是要借回喜神的机会收了柳煜姬。

    红盖头上的金刚罩已经被人破了,柳煜姬却又无法寄生在新娘子的体内。

    所以就藏在盖头里面,左右着新娘子耿朵儿的心智。

    刚刚那一通疯话,就是柳煜姬假耿朵儿之口闹着玩的。

    香案的确早就摆好了。

    一张四方桌,上面放着一张椅子。

    椅子上面绑着一把油纸伞。

    伞下放着一个升子,里面装着米,插着九柱香,三根蜡烛。

    无欲一边念着偈语,一边焚香秉烛。

    打躬作揖的姿势非常规范。

    在香案前面念完偈语之后,无欲左手捏着一个巴掌大小的黄锦袋,右手捏着九张纸钱,围着新娘转上三圈。

    时不时的,还用小袋子在新娘头上绕了那么一下。

    这种回喜神的方式,人们还没有见过。

    不过想着人家是和尚,方式和道士先生肯定有一些区别。

    青城回喜神的事儿,大多是东城道士包了的。

    开不起价的人家,就请老耿那样的假道士来回喜神。

    贾衽按照无欲的指令,拎着一只大公鸡跟在后面,也围着新娘转了三圈。

    硕大的鸡冠已经被贾衽掐破。

    无欲走上几步,停下。

    猛跺一脚。

    大吼一声:“敕令!”

    贾衽赶将鸡冠上的血撒在他跺脚的地上。

    三分钟时间,回喜神的程序果然就结束了。

    新娘子在几个几个丫鬟的搀扶下,迈下簸箕,款步走进了三重门大院。

    众宾客如释重负,悬着的心总算是回到了胸腔。

    有欣慰的,也有失望的……

    不过这个时候,大家伙都把复杂的心情收起来,吵吵嚷嚷跟着去三重门的正厅,看七十岁的老太爷和十八岁的新娘子拜堂。

    这些人,大多是清朝遗老,纳妾娶姨太太的事情见怪不怪。

    但是七十岁的老头娶十八岁的新娘,可是百年难见的奇闻趣谈,大家都不忍放过。

    一重门大院外面,贾衽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掏出十块大洋,递给了小和尚。

    “谢谢你法师!”

    一脸和善的笑意里,藏着某种神秘。

    无欲却很惊喜,没去在意贾衽的表情。

    一般回个喜神,也就十多分钟的时间。

    而且不花费道士先生一分钱的“纸火”,一块大洋,已经算是大户人家给的最高报酬了。

    急忙双手合十,冲着贾衽说了一句吉祥话:“多谢施主,好人好报!”

    丢下傻愣愣地贾衽,甩着手里的锦袋,扬长而去。

    这十块大洋,是无欲在民国挣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