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池琳闷闷不乐的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审视着资料,里面也有以范弘毅为封面,创建和谐as的杂志。

    突然她眼珠一转,心中暗想,你们不让我查我就不查啦,怎么可能,池大小姐的满腔热血又上来了,想到这,拿起包,跟同事打个招呼离开了报社。

    齐大山镇办公室中,范弘毅津津有味的看着报纸,听着苗磊的汇报。

    “书记,一切打点完毕,嘿嘿,讲话谁敢不给您面子,老胡家翻不出来浪花。”

    “说重点……”范弘毅淡淡的说道。

    “哎,第一笔拆迁款已经到位了,项目整理后,其余的款项已经打到新开户的公司里面了,我办事您放心。”

    “哦?呵呵,那最好,不要让我个人名头上多一笔钱,知道吗?”

    “知道,您放心好了,项目本您看看吗?在这里。”

    “不看了,还没到时候,但是一定要保存好,这东西要是出问题了,你等着枪毙吧。”

    “嘿嘿,是……”

    就在这时候,一名保安敲门进屋。

    “书记,有名记者想来采访您,您看?”

    “哦?呵呵,又是哪家记者来拍马屁了?让他进来吧。”范弘毅放下报纸得意洋洋的说道。

    很快,办公室门被推开,一个俏丽的身影出现在两人的面前,清爽的短发,金丝眼镜,一身笔挺的职业装,娇俏可人的脸颊,看的苗磊和范弘毅眼睛都直了。

    “您好,您是范书记吧?我是xx晚报的记者,我叫池琳,这是我的工作证。”池琳大大方方的说道。

    呼,俩人这才回了神,苗磊不敢说话,眼神就没离开过池琳,范弘毅咳嗽了两声,特意站起身,绕过办公桌来到池琳面前。

    “初次见面啊,小同志,没想到报社竟然还有这么漂亮的女孩子,让我惊讶,我是范弘毅。”俩人双手相握。

    “您夸奖了。”池琳也在打量面前的人,腿脚有些问题,身体显瘦,穿的很严谨,有一方大员的派头。

    “小同志,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吧,来,坐。”

    他特意亲自将池琳引到沙发上,跟自己一起坐下。

    “是的,我是sh市人,刚刚来这参加工作。”

    “哦,想来小同志也是名门高校毕业吧,相见是缘,你以后有什么麻烦事情,可以来找我。”范弘毅显得有些平易近人。

    总体来说池琳对他印象还挺好。

    “谢谢,范书记我能采访您吗?”

    “可以啊。”

    “关于新农村建设,您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我在一些杂志上了解不少,您给我讲讲……”

    池琳拿出笔录认真的记载,范弘毅干咳了两声,开始夸夸其谈,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太小儿科了,应付的游刃有余,俩人整整谈了两个多小时。

    就在范弘毅得意的宣扬自己规划5800亩耕地的时候,池琳突然问道。

    “请问您,j湖新村的改造都是由村委会执行的,听说有村民因为冲突被打死了,有这事吗?”

    “嗨,那都是小事……”范弘毅正在兴头脱口而出,随后下意识发现不对。

    “小池同志啊,你听谁胡说八道的?”

    “范书记,受害者家人是否找过您?有没有通过ga部门?”

    “……!”

    “您对村霸这一词有何感想?”

    “放肆!”

    范弘毅终于忍耐不住了,一拍沙发的扶手,面目狰狞的喝道,没有了一点风轻云淡的样子,给池琳也吓了一跳。

    “小同志!你这是造谣!你这是违反法律的,我不想再跟你对话了,你走吧。”

    直接下达了逐客令,池琳此刻还想说什么,苗磊立刻上前,做出个请的手势,她只好愤愤的离开了。

    “混蛋!xx报社不想好了吗?派了这么个愣头青!长的还贼好看,难道故意套我话的?你去,通知他们领导。”

    “是!”苗磊本来看着池琳的背影还在依依不舍,听见上司发话,急忙假装跟了出去。

    池琳此刻非常生气,小嘴撅的老高,刚要打车离开,苗磊追上了她。

    “池小姐,请留步。”

    “嗯?您是?”

    “啊,刚才在领导面前不好说话,我叫苗磊,是为书记跑事情的人。”

    “哦,我要回报社了,您拦我有什么事吗?”

    “嗨,池小姐,你可闯祸了,知道范书记多生气吗?有些话不要多问,你们领导没告诉你?我这当大哥的一片好心,特意来提醒你。”苗磊眨了眨小眼睛,搓了搓手。

    “谢谢,但我只想知道真相。”

    “哪来那么多真相,池小姐,你知道吗,范书记要找你们领导,你饭碗都保不住了,还是我拼命阻拦。”

    “那谢谢你了,苗大哥,我要回去了。”此时池琳哪有心情跟他扯淡。

    苗磊到也识相,特意给池琳拉开车门让她上车扬尘而去,苗磊呆呆的站在原地了望,嘴里嘟囔着“真美~”。

    池琳坐在出租车上,心情有些烦躁,想了想,吩咐司机。

    “师傅,去j湖新村。”

    司机找准方向疾驰而去,不大会到了地方,等池琳下了车,眼前的场景让她目瞪口呆,到处是残肢断瓦,一个个窝棚耸立在旁边,村民们就生活在里面,好似非洲难民一般。

    “这怎么可能?国家政策那么好,为何如此?”

    池琳赶忙走进村子,挨家挨户的探寻中,她知道了很多中间的密辛,而知道的越多对于此次的拆迁心中越凉。

    “胡大爷家在哪?”

    “往里面走,左拐。”

    池琳抱着沉痛的心情,找到了上访的胡大爷家。

    “胡大爷,您在家那?”

    一位老人满脸憔悴蹲在窝棚里,他老伴准备着吃食。

    “你是?”

    “我们见过一面,xx报社门前,胡大爷,你们6……生活的真艰苦。”

    “唉,小姑娘,什么事说吧。”

    池琳定了定心神将来意说了一遍,一听对方愿意报道此事,老胡头两口子立刻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拉着池琳将他们一家发生的惨剧说了一遍,池琳越听越难受。

    “呜呜,最后我儿子就这么白死了,我侄子去告还被拘留,说聚众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