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路奔波,冒雪前行,回到京城,襄亲王已是气息奄奄。淑太妃找来最好的太医,拿来最好的药材,日夜不停地守在儿子身边。

    董娥亦是如此,天天守着襄亲王,等着他醒来,盼着他强壮。但是,事与愿违,不出几日,襄亲王在对母亲和王妃的极度留恋中离开了人世。

    消息传到宫里,瑾瑜皇太后很伤心,她强调要厚葬襄亲王。煜祺皇帝表示同意,他也很难过,此事太出乎意料,一次公差竟要了他的命去。

    煜祺皇帝颁旨隆重表彰襄亲王赈灾有力,于国家社稷有功。吴良去襄亲王府颁旨时,皇帝说:“朕和你一同前往!”

    “啊?陛下,您这是要去参加襄亲王的葬礼吗?”

    “怎么?不可以吗?”

    “当然可以,襄亲王哀荣极盛啊。”

    “他配得上,我们走吧。”

    煜祺皇帝一行亲临襄亲王葬礼,给予他极高的荣誉。王府装扮得庄严肃穆,府中人员披麻带孝,整个王府沉浸在痛苦之中。

    在葬礼上,煜祺皇帝又见到了自己心仪的那个女子。只见她身形消瘦,一袭素衣,更显得娇俏美丽。董娥泪流满面,哭得梨花带雨,伤心欲绝的痛苦明显地写在她的脸上。煜祺皇帝看得心疼不已,恨不能把她揽在怀里。可是他不能有任何行动,只能看着她痛苦伤悲。

    煜祺皇帝怜香惜玉,他脑子里不停地想着办法,怎么做才能让她脱离痛苦呢?思来想去,他心中终于有了个主意。

    从襄亲王的葬礼归来,煜祺皇帝除了去给母后请安外,每天的日子过得十分安静。上朝和批阅奏章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一副废寝忘食、鞠躬尽瘁的好皇帝的样子。

    瑾瑜皇太后对皇帝的表现极为满意,虽说他还是不理会后宫中那些太后选来的后妃,但勤于政事也是太后盼望的事情。毕竟,皇帝还年轻,生育子嗣有的是时间。更何况,皇帝已有了三个儿子,太后看到自己的孙子就会心花怒放。特别是华康,令太后心满意足。

    又过了一个月,气温逐渐变暖,春天即将来临。瑾瑜皇太后经常让晟妃把华康带到宁安宫来,这个三岁的小娃越来越喜人。他在宫里跑来跑去,憨态可掬。光是看着他玩耍,瑾瑜皇太后就感觉幸福如意。

    只要华康过来,怀悦的小女儿娴雅也会过来凑热闹。小娴雅已经六岁了,长得宽宽的额头,尖尖的下巴,圆圆的眼睛,挺挺的鼻梁,标致有形。她的嘴巴不大不小,方方正正,说出话来甜甜蜜蜜。虽说年龄还小,已经可以看出来是个美人胚子。

    只要华康来到宁安宫,娴雅就会拉着他的小手带他各处玩耍。瑾瑜皇太后此时感受到的就是天伦之乐,她高兴地对蝶春说:“春儿,你瞧这对孩子,玩得有多好,娴雅就像个姐姐,呵护疼爱着自己的弟弟,哀家看着他们就高兴。”

    蝶春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怀悦,连忙说道:“主子,您可不能这么说,华康是主子,娴雅是奴婢,什么时候她也不可能是华康的姐姐,位份是不能变的。娴雅能这么照顾华康,她就已经荣幸之至啦。”

    怀悦在一旁也随声附和。太后没再说话,只是看着这两个一起玩耍的孩子,开心地笑着。就在她们高兴地聚在一起时,煜祺皇帝也来到了宁安宫。进来后,见有这么多人,他一一打过招呼后,又抱起儿子华康亲昵了一番。然后,就坐在了太后的身边。

    大家见皇帝坐了下来,貌似有事要与太后商量,就都知趣地赶紧离开了。大家刚走出宁安宫,殿内只剩下他们母子二人时,煜祺皇帝“扑通”跪倒在瑾瑜皇太后的面前,以头抢地说:“母后,帮儿子一个忙吧,这个忙只有您能帮啦!”

    瑾瑜皇太后被儿子异常的行为吓了一跳,她收起了刚才的笑颜,惊异地看着煜祺,说:“皇帝今天如此异常,发生什么事啦?说吧!”

    煜祺皇帝犹豫了一下,还是下定了决心,说:“此事非同一般,儿子说出来,母后不要气恼。”

    瑾瑜皇太后看得出此事非比平常,她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说:“好,我答应你,快说吧!”

    煜祺皇帝依然是一副难为情的样子,但还是吞吞吐吐地把话说了出来:“母后,襄亲王去世之后,他的王妃董娥一直寡居,朕想纳她为妃,请母后成全。”

    瑾瑜皇太后“腾”就站了起来,面有愠色,大声道:“儿子,哀家已经为你挑选了多位后妃,可你为何偏要娶一个寡妇?”

    “母后,儿子对董娥一见倾心,一见如故。襄亲王去世后,朕对她更是朝思暮想,念念不忘。想到她悲戚难过,朕就想给她呵护温暖,儿子是真心希望母后成全!”煜祺皇帝充满感情地辩解道。

    瑾瑜皇太后缓缓地坐了下来,她对此非常不解:“儿子啊,哀家为你挑选的皇后和妃子都是那般高贵优雅,让她们伴驾的目的就是让你心情愉悦生活幸福。可是,为什么她们至今没人能中你的意,难道那些纯美无瑕的公主还不如一个丧夫独居的寡妇?”

    煜祺皇帝情绪也激动起来:“母后,您为儿子着想,想给朕稳定的婚姻和来自无始国的支持,这些朕都明白。但是朕也希望母后能理解朕的心思,朕不想牺牲自己的感情来换取他国的支持。再说了,各花入各眼,母后看着美艳的女人,朕看着不一定漂亮。朕欣赏的女人,也许您并不中意。但是,感情是属于我自己的,只有我才能体会到。现在朕需要一个能懂我、疼我的女人,她能让朕在日理万机之后享受一下平常人的快乐。现在,我敢肯定,董娥就是这样的女人。

    瑾瑜皇太后听着煜祺的长篇大论,看着信誓旦旦的儿子,感觉真是莫名其妙,他怎么会喜欢那个柔柔弱弱的女子呢?太后为了考验一下儿子,问道:“那哀家要是不同意呢?”

    煜祺一听就急了,说道:“母后为什么不同意?儿子好不容易才遇到一个倾心之人,母后为什么不能成全我们?您瞧瞧那董娥,这么小小的年纪就守寡,她的人生是多么凄苦啊。”

    “儿子,不是母后不想成全你的爱情,而是董娥的身份特殊啊。”瑾瑜皇太后低低地声音说道。她是在提醒儿子,这么一个嫁过别人的女人是不值得他去爱的。

    可煜祺并不领情,他坚决地说道:“母后,嫁过的董娥依然是董娥。现在她的丈夫已经死了,而朕又是真心喜欢她,您就成全儿子吧!”

    瑾瑜皇太后看着情痴般的儿子,半天无语,手在不停地转着念珠。煜祺皇帝以渴望的眼神看着母后,等待着她的宣判。

    太后沉思默想着,一边是自己选来的后妃,一边是儿子心仪的女子,怎么抉择?左思右想,作为一位母亲还是心疼儿子啊,她看了看自己这个在婚姻上不停折腾着的儿子说:“好吧,哀家就再帮你这一次,成全你们,我倒要看看你是如何待她的。”

    煜祺皇帝听太后答应了此事,马上喜笑颜开。他信誓旦旦地说:“母后如果能让董娥伴朕左右,朕一定励精图治,像母后希望的那样,做一个安邦兴国的好皇帝。从今往后,朕要让母后轻闲省心,闲暇时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

    “好啦,你别再甜言蜜语地哄哀家高兴啦,想想这事该怎么办吧。”

    “改变她现在的身份,只能仰仗母后了。”煜祺皇帝可怜巴巴地瞧着太后说。

    “改变身份?”一句话倒是点醒了太后,她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吧,哀家收她做义女,让她到宁安宫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这样一位英明睿智的太后,在儿子的胡搅蛮缠面前再次妥协。可是,入宫也不一定就能成为煜祺皇帝的妃子。董娥的身份决定了她必定要接受太后的考验,看她是否适合留在皇帝的身边。

    煜祺皇帝向母后提出让董娥入宫,瑾瑜皇太后爱儿心切,只好答应,并想办法周全。太后办事,从来不会一时冲动,而总是在国家与个人之间从容取舍。

    如今儿子说,如得董娥陪伴,便可全力理政,不会再有情绪不佳、情感不睦的牵绊。为了儿子能集中精力做事,瑾瑜皇太后心甘情愿为他消除不快。哪怕是侵害了自己的利益,也毫无怨言。

    瑾瑜皇太后先是找到了淑太妃,她是董娥的婆婆。两个老姐妹已经为了襄亲王的死痛苦流涕了多次,淑太妃就这么一个儿子,现在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简直是痛不欲生。太后对她一直在安抚劝慰,让她在宫中安度晚年。

    淑太妃知道自己只能在这种状态中了此残生了,她看着照应在自己身边的董娥说:“太后啊,儿子没了,我真是心痛,可他已经死了,无知无觉的,也算是件幸事了。只是苦了我这贤惠了儿媳,年纪轻轻的就守了寡,又没个孩子,你说她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母妃,您别老心疼我,我这不还有您吗?我就陪在您身边照顾您,替利祺尽孝了。”董娥在一边懂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