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章 无中生有

    当鸿熙找到了对付无为国的策略之后,他就开始放手一搏了。

    站在大殿之上,胸有成竹的鸿熙面对群臣,问道:“在与无为国的战斗中,虽然我们的军队屡次取得胜利,但却不能占得无为国的尺寸之地,为什么?大家想过没有?”殿中鸦雀无声。

    见无人回应,鸿熙接着说道:“之所以占领不到无为国的城池,就是因为有阔远城横亘在前,让我们前进不得。现在,若想得无为国,必取此城。如果我们要取得此城,首先要拿下的就是它附近的石山、土山和骨山三座小城。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群臣大声回答。接着,昊英站出来说:“陛下下命令吧,臣等必拿下阔远城,然后兵发无为国,继尔去征服整个无为国的国土。臣打到过瑶苑等地,对他们的情况已经相当熟悉,不是虚言,陛下,以我们现在的国力和军队的实力,肯定能拿下整个无为国。”

    鸿熙欣慰地笑了,大声说:“好!这么多年的征战经验,朕想大家对无为国各地都不陌生,朕要的就是大家的信心和气势,这样我们就有了取胜的保障,我们就可以与无为国进行决战了,决不能再让它来骚扰我们的边境。”

    鸿熙下令首先攻打阔远城不远处的石山,此役相当惨烈,最终却无功而返。鉴于这次徒劳无功,鸿熙明白不能再急于求成,他吸取了失利的教训,与大臣们深入探讨后,决定由远渐近,逐个消灭,最终拿下阔远城。

    鸿熙命令信亲王鹏翼、裕亲王辰逸等人,领兵去修筑加固永宁城,这座城是石山城北方的重要门户,相距石山九十里。无终**队驻扎于此,边屯田,边训练,作为围攻石山的粮草基地,也是前沿指挥所。

    二个月后,鸿熙亲自巡视永宁城,看过一圈后,他对鹏翼说:“信亲王,你们要在永宁逐渐形成对石山的包围之势,此地要加固城池,修筑防御工事,深挖沟堑,做长久之计。永宁虽小,却是拿下石山的重要一环。”

    鹏翼领受了鸿熙的指示,信心十足地说:“陛下,我们都是按您事先的部署做的,正在步步逼近石山,拿下它指日可待。”

    鸿熙看着鹏翼,摇摇头说:“信亲王,不要掉以轻心啊!虽然你已完成了多项任务,但有一件事你却忽略了。在加固此城时,你不能光想着自己应该怎么做,还要看对方在做什么,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鹏翼听到皇上这么说,知道自己肯定有所遗漏,连忙毕恭毕敬地问道:“陛下发现了什么问题?何处需要再做改进?请指示!”

    鸿熙带着他走出营帐外,指着远处的石山城,严肃地问道:“信亲王,你有没有看到,石山城外的炮台数量增加了?并且还向永宁城方向延伸了?”

    鹏翼一脸茫然望向远方,看后不禁大惊失色,他已隐隐地看到了炮台的轮廓,过去是看不到的,这样的事自己竟然没发现,鹏翼连忙对鸿熙说:“陛下,臣失职!没能及时发现这个情况,这些天来,臣只是一门心思构筑我们的防御工事了,没有巡视周围的情况,这是臣的失误,请陛下责罚。”

    鸿熙挥挥手说:“先不说责罚,先来看看下一步该做什么吧。”

    “谢陛下宽恕!请陛下明示!”

    “清除石山城外的无为**队炮台,让石山失去传递消息与监视我军的据点,这是首要任务。”

    “是!保证完成任务!”

    “同时派我们的士兵去把石山城外的庄稼尽数收割,不要留下一星半点给石山的守军,减少他们的粮草来源。”

    “是!马上就去收割庄稼!”

    “切记,胜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我们必须一点点地努力,虑事周全,在各个方面都要占据优势,才有可能置敌以死地。”

    鹏翼等人听着鸿熙的高见,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接受。之后,他们按照鸿熙的吩咐去实践,确实很有成效。

    一年后,无终**队在石山城外已经驻军完毕。每面布置了八个营,且均挖有深壕。靠近石山城的地方,设有巡逻的哨兵和打探情况的间谍。就外在的布置来看,鹏翼等人已完成了鸿熙的指示。在其他方面,他还超额完成了任务。

    鹏翼派人联络石山城里的一些从无终国被抓去的壮丁,并用尽各种方法,策反他们。这些人熟悉城内布防,得到这些人,就等于了解了石山城内的城防布置。里里外外各种准备做好之后,鹏翼向鸿熙汇报了情况,并请求开战。

    鸿熙纵观各方情势,认为做战时机已经成熟,就下令对石山城进行猛烈攻击。鹏翼任现场总指挥,带领士卒奋战疆场,拼命杀敌,通过浴血奋战,最终占领了石山城的外城。这是一个不错的战绩,受到了鸿熙的表扬嘉奖。

    无终**队驻扎在石山的外城,并把内城围的水泄不通。内城守将看到城内粮草将尽,救援不来,心急如焚又无济于事。只得派人冲出重围去向无为国朝廷求救,宁乐国王知道石山的重要性,所以,不顾一切地把正在剿灭流冠的统帅丰淳调来,带兵驰援石山。

    宁乐国王怕丰淳力量不足,解不了石山之围,又加派宣府总兵国柱、化同总兵朴黑、密连总兵通唐、天州总兵白恩、平远总兵吴贵等所谓十总兵及副将以下官员五百多人,步骑兵十五万人,火速前往石山解围。

    丰淳首先率军抵达石山,他查看过周围的情况,又认真地分析了当时的情势,等待十总兵凑齐后说:“各位总兵大人,研判当今情况,敌军已做了大量准备,我们无法速战速决,只能打持久战了。”

    但是总兵之一新甲急于建功,他从京城中来,可不想在这鬼地方待很长时间,所以,他想速战速决。于是,他反驳丰淳道:“我们集结了这么多力量,打退围军易如翻掌,现在,我们应该继续进军,立刻与敌军交战,解除他们对石山的包围。”其他总兵也随声附和着。

    丰淳无奈,迫于大家的压力,只好把兵马粮草屯于阔远、骨山一带,自己率领六万大军,轻装前进,驻军于石山城南翠峰山等地。当时昊英、伟祺正率无终**队在翠峰山东、西两面驻军,阻止联军进入石山。当其他总兵也带兵到达此地之后,昊英、伟祺势弱,处在包围这中。

    昊英和伟祺所在之地是个简易的小城,人口极少,粮草不足,枪械匮乏。他们坚持了几天之后,就缺了给养。无奈之下,昊英派出自己的侍卫东青趁夜色突围,去给鸿熙汇报紧急军情,告知自己已被团团包围。

    此时,在无终国的皇宫里,鸿熙正卧病在床,因为痛失爱子,又眼见爱妃日渐消沉,缠绵病榻,鸿熙心疼心急,自己也病倒了。当他接到昊英的求援后,知道军情紧急,挣扎起床。虽然有病在身,但是经过一番思量之后,鸿熙还是决定亲征。

    但是,就在出征的前一天,鸿熙突然鼻子出血不止,这可吓坏了睿哲和太医,又马上让他躺到床上,吃药调养,鸿熙的病耽误了出征,而且这一拖延就有半个月之久。

    昊英被围的状况越来越糟糕,救援不来,只能自救。他们被围困的不知名的小城本来就是临时驻扎之地,也没备下充足的粮草武器。形势对昊英等人极为不利,缺粮少箭,怎么办?

    昊英和伟祺,两位都是少年英雄,不乏战场经验。他们迅速做出决定,继续派兵出去求救,并且开始自救。昊英找来自己手下的十位轻功极好的勇士,给他们布置了任务。

    这十个人领命回到营地,换上紧身的黑衣黑裤黑头巾,腰上束上腰带,上下干脆利落,一副勇士打扮。他们来到简易城楼之上,让守城的士兵用粗粗的绳子系在自己的腰间,然后轻轻一纵,翻身越过城墙,手脚并用,顺着城墙溜了下去。

    包围此处的丰淳的部下看到城上有人下来,马上开弓放箭。一时箭如雨下,封住了道路。十位勇士在城楼士兵的配合下,纵身上窜,城楼士兵提起绳索,他们马上返回城中。

    当丰淳部下不再射箭后,他们又溜下城来,欲突围出去,惹得对方又是一阵箭矢如雨,而这十位勇士则又被城头的士兵提了上去。就这样来来回回二十多回,丰淳的部下看对方似乎突围的**不强,能力不足,也就不再放箭了。

    安静了片刻后,城头的十位勇士再次现身,此时天色已晚,对方射箭的士兵也已松懈,这十位勇士迅速溜下城墙,展开矫健的身姿,急步如飞,穿过敌营,向远方奔去。

    十位勇士平安突围,城中昊英的营帐中,昊英与伟祺正面对着满地的箭在哈哈大笑。原来这是昊英与伟祺用的一计,他们派勇士突围,前两次从城头放下去的士兵都是真人,到第三次时,放下去的士兵就已换成了草人,草人穿着如勇士一般的黑衣黑裤,带着黑头巾,与真人无异。

    城头的士兵在提起前两次的真人时行动特别快,到提起草人时则放慢了速度。当草人被提到城头时,身上中满了箭,于是,不费吹灰之力,昊英他们就得到充足的守城用箭。

    被来来回回的草人弄的麻痹了的对方士兵,则放松了警惕,当真的勇士冲过去时,出乎他们的意料。所以,十位勇士迅速突出了重围,远奔几个地点寻求援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