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三章、水患

    雨连连绵绵下了小半个月。

    孟瑾瑶就在宸王府住了小半月。

    终于雨过天晴,孟瑾瑶放下手中的医书,站在走廊外呼吸新鲜空气。

    雨后的气息,泥土的芬芳,和着花叶的香甜。

    她展开双臂,闭上眼细细感受着。

    忽然就落入一个温暖的怀抱。

    轩辕宸从身后抱住了她。

    这半月,因着下雨,他们不能出门游乐,就算被困屋中,他们依然可以找到情趣。

    弹琴,下棋,画画。

    轩辕宸也借着下棋提了很多令人面红耳赤的要求,一些很亲密的动作孟瑾瑶已经很习惯。

    她将双手合拢覆在腰前紧扣的大手上。

    抬头看轩辕宸,他依然戴着面具,可深邃的眼,薄削的唇,就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

    轩辕宸眼中有柔光,盯着孟瑾瑶的红唇。

    他之前总想着,瑾瑶还小,很多事都不急。

    美色当前,他也就是个普通男人,很容易就把持不住。

    轩辕宸低头,美味就近在咫尺。

    孟瑾瑶看着他越来越近的脸,睫毛颤了颤,温顺的闭上眼。

    轩辕宸的唇盖了下来,很柔软,想让人舔一舔。

    孟瑾瑶无意识的抿了抿嘴,然后有受惊的想躲。

    轩辕宸怕吓着她,没太过火,没敢用力。

    饶是如此,孟瑾瑶还是吃疼,泄愤似的在他唇角咬了一口,像个小兽。

    ;是我的了,有我的印记。

    轩辕宸轻抚她的唇角。

    孟瑾瑶展颜一笑:;你也一样。

    是我的了,有我的印记。

    ;要回去了吗?

    这真是个伤感的话题。

    ;出来太久,府里还有很多事,虽然在这儿很清静,可有些人是不会放过我的,尤其是在他们得意的时候。

    多少人想看她笑话啊。

    轩辕宸自是知道她口中的那些家人和家事,但不好掺和。

    有些仇怨,只有她自己还回去了,才会放下。

    迟早,她的心里会满满都是他,再也装不下其他事和他分庭抗礼。

    正巧宫里来人,说皇上召九王爷入宫。

    轩辕宸将孟瑾瑶送到门口,摸了摸她的长发:;记得想我。

    孟瑾瑶排开她的手:;美得你!

    飞快在他唇角亲了一下,就坐上马车离开了。

    留下宸王爷点着自己的唇角发傻,这个小丫头!

    ————

    ;株洲遭了水患,奏章一封一封的往上报,朕这桌子上都堆不下了,今日你们不商量出个对策来,就睡在这大殿。

    底下众臣噤若寒蝉,等着皇帝消气。

    自天元帝继位以来,治国有方,海晏河清。

    还是第一次遭此大难,难免心烦气躁。众臣表示理解。

    工部侍郎江有为主动站出来提建议:;水患冲破了两岸防堤,依臣看,还是要先将河堤巩固,修筑工事。

    ;再委派一位皇子监工,齐王之前在南方考察过一段时间,甚为合适。

    户部尚书一听他要出钱,立即反驳,修筑工事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出多少银子啊。

    ;江侍郎饱汉不知饿汉饥,国库亏空,一下子可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而且,修筑工事治标不治本,再来大雨还是会冲塌的。

    齐王是工部侍郎的女婿,其他老丈人自然不会让他得逞。

    左将军道:;你们也别争了,拿不出个解决措施来,说再多都是无用。

    ;我们都是门外汉,工部专管这一块,肯定有应对方法,可是需要国库支持,一时拿不出银子来也是大问题。

    ;依臣看,倒不如问一下在场的王爷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这倒是句公道话,把办法说出来,谁的方法好就派谁去。

    水患若解决好了,就是大功一件,对在座的人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既然大臣解决不了,孩儿们,你们都说说各自的想法。

    天元帝正值壮年,还未立储,也没有明确表示出对谁的偏爱。

    按照礼制,立嫡不立长,梁王恰恰是嫡长子,所以支持他的大臣还是很多的。

    ;儿臣认为造成水患的源头是这几场暴雨,不若先请钦天鉴夜观星象,推算一下这雨什么时候停,也好提前有个准备。

    ;如此才能确定之后的受灾情况,毕竟要动工的话,可是沿着一整条河,若是上游防住了,下游爆发了,才是得不偿失。轩辕烨说道。

    工部侍郎为他争取机会,他自己当然也不会放过。

    ;这话也不无道理,若是雨一直不停,其他地方也可能爆发洪水,到时候朝廷怕是兼顾不过来。

    ;儿臣以为不妥,若钦天鉴能够算出也就罢了,若是算不出或是算错了,就是白白浪费时间,别说是其他洲,就是正遭受水患的株洲也挽救不了。

    ;以儿臣之见,当先派人去受灾之地考察情况,召集擅长水利工程的人跟随,连夜制定方案。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

    梁王轩辕昊做事讲究效率,喜欢速战速决。

    ;梁王此话也甚有理。

    朝堂上的人此时分成了好几派,在探讨到底哪个最好。

    ;够了,只会互相攻击,能不能提出点有用的意见来,老九,你怎么看?

    正在想孟瑾瑶的轩辕宸猝不及防被点名了。

    ;堵不如疏,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为川者,决之使导。

    实际上只提出了方针,一点具体方案也没有。

    ;怎么疏,你可有具体法子?

    ;可参考大禹治水。

    这是轩辕宸回京后第一次在皇上的御书房和大臣商量事情,无人附和。

    ;九弟说得简单,如何疏却是需要人来决策的。

    轩辕宸的所有兄弟中,他最讨厌的就是轩辕晏,敢觊觎他的女人。

    ;四哥有何高见?轩辕宸懒懒道。

    ;变害为利,儿臣恳请父皇允许儿臣到南方查看灾情,兴建引水工程,将洪水储存,变为灌溉之水。

    天元帝思索一阵:;齐王亲自到钦天鉴监督他们算出雨停之日,将准确消息回报给朕。

    齐王一喜,这是采纳了他的建议:;是,父皇。

    又听天元帝接着说:;梁王和燕王同去株洲,在燕王设计好水利工程图纸之前先由梁王治理。你们俩相互配合。

    齐王的笑僵在了脸上。

    梁王和燕王齐齐应是。

    ;定安侯你为监工,一同前去。

    众臣意识到这是朝堂的一次大变动。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