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八章 重回耕战城

    看看身边这些威风惯了的人,这一下却个个和完不成作业的小孩子一样,刘石多少有些感慨,时代是会变化的,人也会变,不变的只是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固化,这些人有幸没有被大宋那奇葩的文人文化说荼毒,已经察觉到了进步带来的差距。

    “各位,恕我直言,刘石虽然是个粗人,古诗经典也都有过目,在我看来,古人却未必能胜过今人多少,三皇五帝时能路不拾遗,那是因为物资极其匮乏,大家饭都吃不上,不尽心团结就有性命之忧,方才是所谓和平盛世。

    “周、秦冶青铜,汉唐铸铁器,在这些都没有的时代,人力都敌不过如今罕见的豺狼虎豹,危机四伏,那古人之心,又有多少余力争权夺利?这些整天不如意就抱着古人如何如何的,都是一群不思进取,自私自利又看不得别人好的蟊贼!”

    这话一说出来,吕源、徐之章这样读过圣贤书的人物自然说不出的不适应,开始想反驳却一时找不到词,伊净澄道:“刘元帅这话说出来,怎么好像人越进取,就越自私、越坏呢?如此说来,岂不是那些文官就比我们更进了一步?”

    何陆笑道:“伊帮主理解得差不多了,却把道理搞反了,你且想想,自古汉族外战,何时吃过大宋朝这么大的亏?不说唐远迈西域,就是汉末三国,随便一个弱小的诸侯也打得那些边境夷人毫无反手之力,为何当世饱受胡虏侵扰,却要讲好男不当兵,唯有读书高呢?”

    吕源失声叫道:“不错!正是那些蟊贼为了把持住手上的权势,无中生有捏造出来的武不如文,汉人生来耕田经商,不及游牧族人能征惯战,汉人习武的就是坏的污名!骗了天下百年,骗得自己都信了!”

    刘石笑道:“这就能理解为何有些文官在咱们面前宁死不屈,遇到金人却就卑躬屈膝了,其中种种,其实就一句话,三人成虎,假作真时真亦假!那些把持经典、学识的骗子,只要在上面动点手脚,没机会读书识字的人,还不是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徐之章道:“可是,大宋都被这群蟊贼搞成这样了,那些治世能臣的初衷方向都错了,却当如何是好?”

    刘石道:“各位再想想,使天下人无知而少数人编书撰词,百年下来就能颠倒黑白,而那些编造的人并不糊涂,可以代过去,接手的人要如何才能清醒?只要天下依然如此,哪怕出了一位圣人挽回这个局面,只要中间出一两个私心重的,却不依然是白搭?”

    吕源道:“不错,不错,编书撰词之人,出一两个,天下的想法和言论就被把持了,蠢人也罢了,那别有用心的人只要断章取义,掐头去尾,想要颠倒是非黑白又有何难?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刘石道:“那就乘现在,我们这些人都没有私心,让天下人,人人都知道这些不曾被扭曲捏造过的道理!只要人人都能读书写字,那些别有用心的贼人,且问他还能有何作为?天下人人都是聪明人,一个贼要骗大家,不就成为笑柄了吗?”

    徐之章道:“对,如此甚好,也只能这样才行!可是……一个读书赶考之人,需要整整十年苦读,不能种田做工,大宋国算是富裕的了,平民百姓中能供起读书的也是万中无一,这咱们要人人都读书的话,如何负担得起?”

    何陆微微一笑道:“识字是要的,读书,却叫人还去读那些文官编来害人的书,岂不是抱薪救火,自取灭亡?徐大人,吕大人,两位帮主,且看看这几本书。”

    他取出几本册子,都是在书缘钻了孔,用细线固定的,纸张上乘,却是用不知什么碳些的,并非浓墨打字,笔迹也教这些读书宋朝书的人看来,暗自嘲笑:不工整就算了,还缺笔少划。

    可是再看一看,比划虽少,这意思却清清楚楚,那些写宋体大字的人看这些简化字,竟然没有半点隔阂,轮换着读完后,方知那是六本书,其中各种耕种、做工,包括制干药和豆腐、酱油什么加工的都应有尽有,很多还配了图,十分详尽。

    徐之章晃着脑袋念叨:“不错,务农者读农经,做木匠者学木工,意思清楚不识字就会,在这种基础上识字那就快了,这字写的不怎样,图可真是了不得,了不得,栩栩如生。”

    刘石笑道:“耕战城发展至今也不久,现在铁匠和丝绸还在编撰之中,暂时不能使用,到时候就用这些,做什么事情就教他识什么字,非但不影响生产,还能叫新人更快上手,事半功倍呢!生活中常用就几千字,随便学一本,那识字又是什么难事?”

    吕源若有所思地说:“那么,华夏立足以来一向坚持的的礼法道德,就此弃之不顾了么?”

    何陆道:“怎么会,暂时和我们一同学习、工作的百姓,都是吃住啊一起,齐心协力,没有什么分歧的,待识字多了,就要学习一些基本的道理,现在我们的都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了,在我们这批人做好之后,之后推而广之,事情就好办多了。”

    徐之章道:“怪不得我们半点忙帮不上,还处处拖后腿!原来是根本没学过半点有用的东西,这事我们都是牙牙学语的学生,半点做不了,还请另外安排吧。”

    刘石笑道:“各位说笑了,你们都是以一己之力管制数十万人口的大城而能有条不紊的大才,只是对这些还不熟悉而已,现在起我们就和百姓一起,既学工农耕作生产之道,又集思广益,完善合理的道德、礼仪和律法,共同为一个美好的耕战之地努力,如何?”

    吕源沉吟道:“和所有工农一同学习,不错,只要咱们这里的百姓,人人都深明大义,懂了大道理,试问这苍天之下,又有谁还能继续掳掠我们,鱼肉百姓?元帅,这书,我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