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8章 民间帮派

    楚二柱不由一愣,朝楚虞惊疑不定地问道:“你,你刚才做了什么?”

    “如楚掌柜所见,我用了两张符,固定住他的魂魄,养护他的元气不丢失,他的症状自然会有所好转,不过高烧也是身体上的症状,还是得继续服用退热汤药。”楚虞淡淡地说道。

    楚二柱怔住,“符,符还能救人?”

    楚虞朝他看过来,“楚掌柜,我记得我方才跟你说过,他不是普通的生病,我能够治他魂魄上的症候,身体上的,还要请大夫慢慢治疗。”

    楚二柱皱着眉,仍旧半信半疑。

    说实在的,对于在他铺子里装鬼这件事,楚二柱是知道的,心里也是相信的。

    毕竟,说撞鬼的,不止是楚文楚松两兄弟,夜间的工人几乎都瞧见了。

    也容不得楚二柱不信。

    可他内心,又是不大相信有鬼存在的。

    内心就有些矛盾。

    所以,他就想着,青天白日的,不可能有鬼,就催促工人们,一定要在白日将活干完,晚间不留人在铺子里。

    如若真有鬼,瞧不见铺子里有人,长久下去,也会离开吧?

    再说,工人瞧不见鬼,照样做工,对他来说,也没损失,这就行了。

    横竖他自己不住在这里。

    可现在听得楚虞这么说,好像是确定了,一定有鬼,而且无论何时都会害人似的。

    思及此,楚二柱却猛地一愣,抬头看着楚虞,“不对啊,玉儿,你什么时候会这些江湖骗子用的招数了?”

    “楚掌柜是觉得,我是江湖骗子?”楚虞沉默一瞬,反问道。

    楚二柱一噎。

    他当然看得出来,楚虞不是骗子。

    江湖骗子哪有这么高的手段,可立竿见影的?

    但是,他不记得,楚虞什么时候学过这些啊?

    一旁的楚虞,见楚二柱狐疑不定的,便帮腔道:“玉儿是这几年里,拜师学的正统玄门术法。”

    也就是说,楚虞才不是什么江湖骗子。

    楚二柱面皮抽动一下,“我不是说玉儿是骗子,我只是没想到,玉儿会学这些。”

    楚虞没再理他,看到楚松的情况逐渐稳定下来,她朝窗外那个铃铛看了一眼,问道:“斜对面那个铺子,似乎也是做漕运的?”

    楚二柱不知道这话题为何跳跃的这么快。

    但他刚才见楚虞露这一手后,多少有点惊讶,对楚虞也客气了一些,便回答道:“对,秀水镇沿河官道,来往的船只多,运货得也多,跑漕运的档口自然也多。这铺子,在秀水镇码头上随处可见,但不是谁都能够坚持下来的。”

    楚虞闻言,转过头来,“做漕运,很有讲究?”

    “那当然了。”楚二柱说起这件事,一副骄傲的模样,“大幽虽支持私人跑漕运,但是私人漕运,还是需要拿到官府印鉴才可以。”

    即便是拿到官府印鉴,还要找到合适的码头。

    一般码头都早有漕运铺子承包,后来的人,很难插进来,勉强插进来,最后也不过是被吃掉的下场。

    而且,除却官府印鉴外,还得在地头帮里有人脉。

    这样的话,如若有人挑衅找事,才有人帮忙出头,稳定局面站住脚。

    否则,眼红的人家,随便找人搞个两次,生意就别想做了。

    还得保证安全,船只千万不能出现问题,一旦出一次问题,那就足够赔的倾家荡产。

    所以在秀水镇上做漕运,不是那么简单的。

    楚二柱是运气好,来到秀水镇上,还没想到什么谋生的出路,便意外地救了一次,来码头巡视却意外落水的县令大人。

    那县令大人手头上,本就有自己的漕运铺子,只是缺乏人手管理,见楚二柱水性好,又跟他投缘,就先收留楚二柱做了自家铺子的伙计。

    后来楚二柱做大,县令大人还算公道,给他找漕运司开了一个印鉴,由他自己开了一个铺子。

    而在给县令大人当伙计的时候,楚二柱就解释不少当地地头帮的人,有自己的人脉。

    起初他自己开铺子,包了两艘船跑漕运,确实有不少人来找麻烦,后来都是地头帮帮他出面摆平的,渐渐地,他就做得稳定下来。

    附近的人,知道他在官府和地头帮都有人脉不好动,便没人敢再来找他的麻烦。

    他的漕运铺子,才在这么都铺子里,存活下来。

    换做别人,早就被吃的骨头都不剩了。

    “地头帮是什么?”楚虞听得不太明白。

    楚二柱还没说话,顾景舟便率先解释道:“是当地漕帮总司。”

    楚二柱闻言,没去想顾景舟是怎么知道的,便点点头,证明他说的没错。

    楚虞微微讶异,“漕帮总司?是漕运司吗?”

    顾景舟摇头,“不是。漕帮的地盘,遍布沿河各个城镇,但总司是在秀水镇上,算是民间帮派,漕运司则是朝廷所立,名义上,掌管天下漕运。”

    楚二柱再次点头,“差不多就是这样。不过有些事情漕运司管不了。”

    “比如?”楚虞扬眉。

    “比如说,那些私下里派人来捣乱的地头蛇,又或者是小混混什么的,漕运司明面上管不了,便只有漕帮私底下出手管理。”顾景舟回答道。

    听到这里,楚虞和楚二柱都有些惊讶了。

    惊讶于,顾景舟知道这么多,关于秀水镇上的事情。

    仿佛亲眼来见过似的。

    对上他们的目光,顾景舟心里了然,解释道:“在战场上时,遇到过几个原本是漕帮的人,正好也是秀水镇上的人,听他们说的。”

    如若是当地人,对这些事情,有所了解,那就没什么好意外的了。

    楚虞便没再追问,转而朝楚二柱问起来,“斜对面那家漕运是什么时候开的?做的怎么样?”

    “说起来,那家漕运是有些奇怪。”楚二柱皱眉道:“平时我也没瞧见,他们家有船往外跑,更少见他们开门做生意,但一直就在那挂着,也没见关门。都已经这样开了三个月了,估计是什么大户人家开的,来漕运这一行凑凑热闹的。”

    毕竟,这三个月不见收益,也没见做生意。

    要是换做其他人家,早就亏得跳河了。

    更何况,这码头上的铺子,租金相当的高,就算没做生意,只要租下来,租金就得一日一日给着,一般人家哪能折腾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