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章 茶楼奇闻 上

    吕岩走在通城的大街上,在找一家酒馆或者茶馆,歇息一阵,便继续赶路。师父跟他说过,如果想要了解一地的风俗轶事。那茶馆茶楼,便是不二之选。

    一般按理说每个地方的正街上,都会有大的茶楼。吕岩走到通城城隍庙的时候,便看到了挂着廷筠轩牌子的茶楼。

    他径直的走了进去,吩咐小二来一壶好茶,便自己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了。

    廷筠轩这座茶楼,是通城最大的茶楼了。所以茶楼里也有常驻的说书先生,每日下午时分,在此说一个时辰的书。

    吕岩来的不是时候,现在刚过午时。不一会儿,店小二便柃着一壶茶过来了。既然过了饭点儿了,吕岩又找小二要了一份糕点。高档的茶楼,那都是有茶食儿贩卖的。

    约么着通城各位玩儿主,都吃完了饭。陆陆续续的,往廷筠轩走了过来。他们跟那些同样是不用干活儿的公子哥儿们,在茶楼吹牛聊天,打发时间。静等着下午,名嘴刘先生说书。

    每一个来此的茶客,把目光扫到茶楼角落里的吕岩时,都会感叹一句,怎么会有样貌生的如此好看的男人。

    他们之中也没有兔哥儿,所以吕岩虽然样貌出众,也没有来骚扰的。不然真的骚扰了吕岩,死也就死了,吕岩都不带沾染因果的。

    吕岩在茶楼角落里,一边调息着自己体内的灵力,一边喝着香茗。在要到第二壶茶水时,茶楼的说书先生,穿着长褂,拿着扇子走上了说书台。

    这位先生走上台了,底下的声音也越来越小。看样子是有些本事的,让大家聚精会神的听着。

    “当,今日不讲以往的神魔斗法,也不讲儿女情长。给大家讲述一下最近发生在我们通城的故事。”

    说书先生拍了一下惊堂木,便起了个头。而底下众人都是闲汉,对于通城的风吹草动。那都是了如指掌的。所以说书人一开口,便知道他要讲的所为何事了。不过自己虽然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那肯定是没有说书人先生,清楚明了整件事情来龙去脉的。

    吕岩当然也在听着这位说书人的讲述,他如今灵力已经恢复一半了。再有一个时辰,约莫着便恢复好了,正好听听说书人的故事。

    “这事儿发生在,城中宋家......”

    原来啊,几天前通城发生了一件邪事儿。后来事情发展中,参活了修士。说书人多方打听来龙去脉之后,加上戏剧化的口述,便让整件事情有趣了起来。

    此事要从三年前,宋家少爷身上说起。陆家当时买了一个丫鬟名叫兰花,一直照顾着陆家少爷。后来日久生情,陆家少爷便和丫鬟兰花搞在一起了。时间一长了,兰花便暗结珠胎了。

    宋少爷想娶了这个丫鬟,便跟家里商量。可是家里做主的陆老爷,不可能同意儿子娶丫鬟的。这有辱门风,让陆家在通城抬不起头来。

    这个丫鬟也是一个急性子,就那么带着身孕,投河自尽了。宋家见事已至此,便又赔了笔钱给兰花的家人。祸事打这儿起,便这么惹下了。

    说书先生顿了口气,便说到了此事主角的身上。宋家现在这个变成寡妇的夫人,娘家是善州城一个屠夫世家。

    她爷爷包括太爷爷,祖祖辈辈都是屠宰猪牛羊的。包括她父亲,也干过几年的屠宰。后来她妈一直怀不上男丁,高人看了之后说是家里血气太重。从此她爹便金盆洗手,不再干了。

    这个宋夫人本姓冯,她爹冯天养放下屠刀之后,便做起了肉食上的生意。这一干便是十来年,真让他干出了一份家业了。冯天养的妻子果不其然,在他放下屠刀的第二年,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取名冯天齐。

    说书人此时讲的故事中的主角儿,便是这个冯天齐。

    据善州那边打听来到消息说,这个冯天齐小的时候,在他的周岁宴上。家里的人为了庆祝冯天养得子,从山上搞了一头三百来斤的白猪,拴在了院子里一颗枣树下面。以前那些牲畜,也都是在这个枣树下面杀掉的。那些动物的血,把地上沁了那么一块。

    冯天齐在众人忙活的时候,就来到了院子里。三下两下的,就把那头猪身上的绳子给解开了。翻身就骑在了猪身上,被正忙活的冯天养看到了。赶忙喊道,让他快下来。家里的众人,看到此情景,也连忙跟着喊他。要知道三百多斤山上野猪,那可是会吃人的。

    可能时猪也受了惊,便带着背上的冯天齐,一路冲撞,就出了门。

    这时的场景,只要是见过的善州城人,就没有一个能忘得了的。只见前面一头猪,上面坐着一个小孩在上面嘎嘎的笑着,后面一大帮子几十号人在后面追赶。跑着跑着,就跑到了护城河边。扑通的一声,猪便栽进了水里。

    冯天养这眼睛都快掉下来了,心想这就完了。一岁的孩子掉水里,哪还有活路啊。当时便急的感觉,嗓子眼冒上来一口子血。冯天齐的娘亲看到了之后,当场便晕了过去了。

    说来也巧,就在众人准备下水救他之时。眼前的河水如煮沸了一般,一朵浪花把一猪一人,就这么拖了上来。这头猪冯家也没有杀它,也就后来变成了冯天齐从小玩到大的玩伴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冯家大女冯玉姐,长的那叫一个水灵,也到了需要找婆家的年岁了。冯天养从小便疼几个孩子,所以让媒人找婆家之时。那是有小叔子的不行,有大伯子的不行,大姑子小姑子多的也不行。就这么,又耽搁了一年。

    直到这年开春,有一个媒人说了通城的宋家大公子。宋家在通城也是一个商人之家,跟冯家这边也算是门当户对,家里就宋佐宋少爷一个独生子。这个宋公子平时就爱读书,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

    不过媒人也说了,就一样不好,那就是宋佐的双亲,也双双去世了。冯天养想着是,那挺好。女儿嫁过去,没有婆婆欺负着,自己便能当家做主。便同意了媒人,挑个日子,见见这个宋少爷。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