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9章:如来-菩提论道

    五百载之约,满场哗然。

    如来佛祖看向菩提老祖的眼神,多了一丝疑惑。

    “五百载之约?

    不知菩提要与吾如何约定这五百载?

    又要约定何事?”

    “今日吾之离去。

    乃是吾之道与释尊的大乘法之道,在大道追求之上略有不同。

    为了互不影响,潜心悟道,吾决定择他处,另开洞府。

    亦五百载之内,不在立教,尔等切不可盲从。

    这五百载内,细心体悟自身之道与大乘法之道。

    五百载之后,如有大道不同者,可从心而为。

    此法可保我佛教五百载不乱,释尊你看如何?”

    如来佛祖看向众位佛尊、罗汉、菩萨等,眼中有了些许思量。

    菩提祖师在教内,虽然没有他的影响力大,也基本不问教务。

    但是看那些蠢蠢欲动的万族尊者,听着那几声要追随而去的话语。

    可见说不好,菩提一走之后,会有多少尊者、罗汉、菩萨等会心有异动。

    其实在座诸佛,到外界都可以开山立派。

    尤其是四大菩萨、东来佛祖。

    现在均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方小势力。

    不但释迦牟尼佛在思量,在座诸位佛尊,也都在思量这五百载。

    “菩提有心了,

    五百载之约吾认为可行,诸位悟道需从心而为。

    今日菩提之言,也让吾受益良多,尔等也要多加参悟。

    莫要辜负菩提祖师今日之启迪,悟道从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如来说完不在言语,给大家一个思考和感悟的时间。

    “心为明镜台!”

    诸佛开始咀嚼这五个字,有些人念出声来。

    须菩提祖师也在咀嚼,释迦牟尼佛这最后一句话。

    到了他们这个境界,不在以法力论高低,主要看感悟道之境界。

    各有各道,没有两条完全相同的道,同样的道个人感悟也是不同。

    不多时,菩提祖师竟也略有所悟,继续道:

    “好!哈哈哈!好!

    释尊好境界,吾再添上一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这种时候,每一句话,都可以给与修炼者启迪。

    大雄宝殿之内,须菩提祖师与释迦牟尼佛论道。

    受启迪最大的,莫过于东来佛祖及四大菩萨,这一境界的几位佛门修士大能。

    “既然释尊同意五百载之约。

    那么五百载之约就此定下,诸位道友安心修行,参悟本心。

    五百载之后可问心而行,届时希望释尊能够理解,某要强求。

    待今日事了。

    吾便前往那灵台方寸山,将在此山开辟洞府。

    诸位道友若有闲暇,亦可前来论道。”

    佛教二祖今日虽是再谈离别之事,但是却也并未伤了和气。

    “佛乃自由之门,佛门子弟均可问心而为。

    世间之道千千万,还需自悟,方可的自在。

    然吾之大乘法,达者可兼济天下,亦可得天下之感恩也。”

    释迦牟尼佛如来佛祖,再次阐明大乘佛法的作用。

    。。。。。。

    西方灵鹫山,

    雷音古刹之内,一处寮房之中。

    服下慧海丹药的金刚终于醒来。

    “金刚!金刚!

    你怎么样,怎么样?

    感谢佛祖保佑,金刚你终于醒了,你可吓死我了。”

    看到金刚醒来,敖烈是又哭、又笑的。

    一匹马又哭、又笑,这表情不太好把握。

    金刚看着眼前的这匹白马。

    感觉这白马怎么有点奇怪呢?

    以前这白马不是这样的呀,但是这样也挺好。

    “嘿嘿!

    白马老弟呀!

    你这是咋了?”

    “没事,没事!

    我没事!

    你伤的重不重?

    感觉怎么样?”

    白马有些语无伦次的赶紧问道。

    然而还未等白马激动片刻,慧海又来报了个喜。

    “二位施主。

    佛祖邀二位施主上殿。

    这边已经烧好香汤,快些沐浴,好登佛地。”

    正是那——

    重伤未愈先沐浴,炼驯本性合天真。

    千辛万苦今方,九戒三皈始自新。

    知魔尽果然登佛地,灾消故得见沙门。

    洗尘涤垢全无染,反本还原不坏身。

    白马、灵猴一同沐浴了。

    说来也快。

    白马只有让沙弥慧海,施法将其全身洗涤一新。

    慧海看那猴儿,也是重伤行动不便,就一起用法术也将之洗涤一新。

    慧海是个细心的沙弥。

    见金刚的妖族形态,虽未化形完全。

    但是某些不可言说的部位,还是化形的很干净。

    竟然比自己还干净些,自己那个地方的毛发,都要重于这猴子。

    真不知道这猴子,化形的时候,究竟在想些什么。

    所以慧海拿来了一件崭新的僧衣,给金刚换上。

    而且还准备了一顶帽子,也是给金刚的。

    白马见慧海如此照顾金刚,心中感激,人情暂且记下了。

    沐浴更衣,有慧海的术法操持,其实很快。

    金禅子已在灵山圣境等候他们了。

    白马喊上金刚一起拜别慧海,就要走。

    慧海还礼:“玉龙三太子,且住,等我送你去。”

    敖烈有些诧异的道:“不必慧海大师相送,敖烈自是认得路的。”

    慧海道:“三太子认得的是云路。

    此时二位施主均有伤在身,走不得云路,当从本路而行。”

    敖烈恍然道:“这个讲得是,敖烈虽走了几遭。

    只是云来云去,实不曾踏着此地。

    既有本路,还烦慧海大师送送,我与金刚拜佛心重。

    幸勿迟疑。”

    那慧海微微一笑,前头引路很是恭敬,接引旃坛上法门。

    原来这条路不出殿门,就自庙宇中堂穿出后门便是。

    慧海指着灵山道:

    “三太子。

    你看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蔼千重的。

    就是灵鹫高峰,佛祖之圣境所在也。”

    金刚见了就拜。

    玉龙三太子敖烈笑道:

    “金刚,还不到拜处哩。

    常言道望山走倒马,离此镇还有许远,如何就拜!

    若拜到顶上,得多少头磕是?”

    慧海道:“金刚施主,你与三太子二位。

    已此到于福地,望见灵山,我回去也。”

    敖烈、金刚遂拜辞而去。

    敖烈当先而走,引着金刚,步履颇快。

    二人虽有伤势,只是不能动用法力或者剧烈活动而已。

    但是此时二人都是心急的。

    白马步子很快,已超出金刚甚多。

    金刚新伤在身,落于马后。

    金顶大仙着实厉害,两条腿的步子,自然跟不上白马四条腿。

    “白马老弟你慢点,慢点!”

    登了灵山,不上五六里,见了一道活水。

    滚浪飞流,约有**里宽阔,四无人迹。

    金刚心惊道:“白马老弟,这路来得差了,敢莫慧海错指了?

    此水这般宽阔,这般汹涌。

    又不见舟楫,如何可渡?”

    玉龙三太子笑道:

    “不差!

    你看那壁厢不是一座大桥?

    要从那桥上行过去,方成能得见真佛。”

    (白马和猴子即将见佛祖,加油加油!卷一预计明天结束,灵猴即将开启新篇章,求推荐票!求推荐票!)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