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二章:代理掌门

    邵凌霄惶恐道:“弟子才疏德浅,何以克当代理掌门之职,望掌门收回成命。”

    黄太初温言道:“不,就由你来接手代理掌门!掌门之人言出法随,岂能朝令夕改!”

    “是,弟子谨遵师命!”

    代理掌门往往预示着下任掌门继承人选,蔺然松见自己一番苦心为武当无人赏识,却被邵凌霄夺得头彩。想自己胸藏韬略,反倒不如邵凌霄这个只会溜须拍马之人。以及玄武派长期以来,受三丰派明里暗里的打压,不免心下有气。

    本明赶到丐帮时,帮主铁仇英正领着传功、执法两位长老和众位分舵舵主商讨议事,听闻少林来人,即命带了进来。本明与众人见过礼后,便将书信呈了上去。铁仇英看罢,不禁吃了一惊,忙问原由。

    本明见问,便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大智分舵长老 胡一刀与了劫本是同乡发小,自幼相熟,听见了劫武功被废,登时气的满脸通红,抓起兵器便要向外走,破口大骂道:“娘的,一个外四路的喇嘛竟然敢跑到中原来撒野,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传功长老黄东翔忙一把拉住劝道:“胡大哥息怒,且听帮主安排不迟!”

    且说华山派掌门夏志喜接见少林弟子本性阅过书信后,暗道:“想不到堂堂少林方丈也有求我时候。”便问道:“此次除了华山,了空方丈还给谁写过信函?”

    本性见问,如实答道:“回禀夏掌门,方丈大师给丐帮、武当、衡山还有濮阳青云寨雷寨主、陕西清凉寺枯云大师、九华山甘露寺智空禅师、江苏余家堡余堡主等,大江南北各路英雄豪杰都有信函!”

    “那西藏活佛有多少人马?”华山长老卫无忧盘问道。

    “有十三名弟子,加上欢胜活佛总共一十四人。”

    夏志喜道:“武林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你且先行回去,待本座安排好教务随后就到。你上告了空方丈:说本座愿为少林两肋插刀,共拒外夷!”

    本性闻言,双手合什在胸,深深的向夏志喜施了一礼,拜道:“多谢夏掌门相援!小僧告退!”

    本性走后,夏志喜屏退了众弟子:“你们下去吧,收拾好行囊,等候启程!两位长老留下!”

    众弟子回应一声,徐徐离去。

    夏志喜问二人道“二位师弟,你们可知我为何要答应支援少林?”

    “自扫自家门前雪,墨管他人瓦上霜。”自古道黄平江道:“掌门此举定有深意,还请掌门明示。”

    夏志喜道:“这些和尚想必是天天吃斋念佛、好吃懒惰把武功都撂下了,少林寺上百余人居然斗不过十四个喇嘛,被人打的四处求援,把上百年的声名毁于一旦。这一下大江南北上百名武林高手都去了,一人吐一口唾沫也把这十四个喇嘛淹死了。反正左右无事,待本座领着众弟子们上少林在天下群雄面前大展身手,展示我华山派的绝技神威;二来,只要我们华山派帮了少林这个忙,这个情他们就是欠下了!”

    “师兄此举高明!”

    夏志喜闻言甚是得意,捋了捋颌下的胡须,安排道:“无忧,你和几个弟子留守华山,其余人等一起和我上少林!”

    果然如夏志喜所言,许多帮派接到书信后,十分乐于前往。一来顺水推舟做个人情,让少林寺欠下自己一笔人情债,日后或有大用;二来,可以借此机会一展身手,多结识一些江湖英雄豪杰。一声招呼,携三挎四、邀五喝六结伴齐向少林赶去。

    更有甚者,连刚习武不过一两年,年龄只不过十来岁的幼年儿童也带上了。

    第三日清晨,众英豪大多已赶到登封境内。得知西藏活佛今日便要跟少林寺交手,连早饭也来不及吃,急急忙忙的向嵩山赶去。未到少室山下已见人头攒动,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只见少林寺方丈了空领着一班和尚依在山门前拱手相迎。

    正热闹间,忽见一行喇嘛抬着顶轿子朝少林寺行来。了空脸上变色,知会道:“欢胜活佛到了,快快相迎!”言讫,领着一群僧人向山下走去。

    群雄见状,便都紧随其后,纷纷跟上。

    不多时,两队人马便在山坳里碰了面。

    了空合掌于胸,神色恭谦地唱了个大诺:“阿弥陀佛,贫僧了空拜见欢胜活佛。活佛法驾东来,贫僧一直未能尽地主之谊,招待不周,望请活佛见谅,恕罪则个!”

    昆布铎看见身前身后,黑压压的都是些中原人士,少说也有二三百人之众。心里早已再明白不过,冷笑一声,鄙夷地说道:“了空方丈不愧是中原武林领袖,一呼百应,这两三日的功夫竟然找来这么多人为少林助拳效力。老僧佩服,佩服!”

    了空闻言,不禁脸上一红,辩解道:“活佛误会了,少林寺千百年来一向是以理服人。这些英雄豪杰此番前来,一是当做和事老,从中斡旋,化解两派之间的误会;二来久慕活佛英名,特地前来瞻仰活佛风范,一睹光彩!”

    昆布铎听罢,冷哼一声,显然不信,淡然说道:“斡旋也罢,助拳也罢!了空方丈,三日期限已到,我噶玛噶举教祖上遗物雷音传法,你还是不还?”

    了空尚未答言,胡一刀心里早已憋了一肚子怒火。他见昆布铎大刺刺地坐在上面,视众人无无物,一副颐指气使的模样,火气更添了三分。忍不住戟指大骂起来:“死喇嘛,你有多大能耐,敢到中原来撒野。你且下来,与老子大战三百回合!”

    欢胜活佛素来尊贵,受万人膜拜,涵养再好,也架不住胡一刀在众人面前唾骂。顿时气的七窍生烟,冷笑道:“凭你也配,狂犬吠日的家伙!这般看来,雷音传法你们是不准备还的。好,好,好,就让本座见识见识中原人士的武艺!”

    昆布铎说完,吩咐身前一名弟子道:“丹巴,你替为师灭了此人,扬我修罗寺神功,杀杀中原人的傲气!”

    丹巴答应一声,一言不发,提起一支丈八锡杖,几个跨步,飞身赶到胡一刀身前,挺杖便捣。

    胡一刀冷笑道:“来的好,看刀!”

    口中说时,人已抽刀在手,猱身扑近,擦身避开锡杖,举刀向丹巴头顶砍落。丹巴武器大长,虽然威力惊人,但击出之时惯性太大,转换之际不免甚不灵便,远不如短小武器转变灵活,变化多端。见他刀来,已来不及收回锡杖或挥杖横扫,攻他要害,迫他自救。双手往后一拖,举杖架在身前。胡一刀刀落处,正好砍在锡杖中间,发出一声清脆的声音。

    胡一刀一刀砍实,便借力下压,以泰山压顶之势将刀锋一寸寸向丹巴逼近。丹巴“嘿”地一声,奋力往上举,猛地一把将胡一刀弹开,随即“呼”的一声,挥杖斜劈,向胡一刀左肩砸去。

    胡一刀脚下轻移,错步闪开。刀锋上撩,使出了一招老树盘枝,刀锋顺着锡杖上飘,向丹巴右腕削去。

    兵器曾云: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胡一刀位居丐帮长老,纵横江湖几十年,经历了上千场争斗,深谙此道,明晰各种兵器的长短优劣,这一招避实击虚,后发先至,直指要害。这一刀如果削中,丹巴右手立断,性命虽然无虞,但这一身武功便要废了。

    昆布铎慌忙喝道:“拨转玛尼轮!”

    玛尼轮便是西藏佛教中的转经筒,里面装有六字大明咒。藏传佛教认为,持颂六字真言越多,越表示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了口诵外,还制作“嘛呢“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藏于转经筒内。礼佛之时,便轻轻转动手中的经筒,每转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不停的摇动,便表示反复的念诵六字大明咒。

    昆布铎的武功传承于西藏的楚布寺,招式多是从日常生活自然中演变提炼得来。他对丹巴说拨转玛尼轮,便是要他舞动锡杖,将锡杖如转经筒般旋转起来。

    丹巴不容细想,双腕一翻,锡杖便在手中转了个圈子。这一招使出,不仅使胡一刀一招走空,反而反守为攻,锡杖顶端自下而上划过向划来,如一阵风般削向胡一刀半个身子。

    胡一刀身随刀走,身影闪动划过一道寒虹径向丹巴颈中削去。丹巴双腿一屈,陡然间矮了半截。胡一刀刀至时,丹巴早已缩首从刀底躲了过去。恰在这时,锡杖也刚好从胡一刀背后掠过,两者相去都只在一刹那间。

    这一招虽然并未分出胜负,但胡一刀刀法精炼,身法飘忽,比之丹巴缩头探脑,大是不同。

    中原群雄见状,不禁都轰然叫好,后面有的人虽然并未看到也都随声附和,喝彩不绝。

    两人身形一顿,稍整心神,又返身扑近,霎时间杖来刀去缠斗在一起。

    <p/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