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4章 端王夫妇的心思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8645/528478645/528478670/20201116093217/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是个男人都想要儿子,尤其是正妻所出的嫡子。

    端王只比太子小两岁,从小也算聪明伶俐,读书习武样样都行。他自认文不比太子差,体格更是甩出病恹恹的太子几条街,可当了太子的偏偏是他那个长兄,就因为后者是皇后所出。

    懂事以来,端王就特别不甘心,和贵妃也总是暗暗劝他,说太子病弱,怕是活不到成年,让他再忍忍,等到太子一病呜呼那天,他妥妥就是新的太子了。

    结果他等了十几年,太子都大婚了,嫡子都封太孙了,他却只得了道暧昧不明的封王旨意,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他不禁开始怀疑,父皇是不是真的因为他一直没儿子的事对他不满,不放心把江山交给他,生怕后继无人,要沦落到从旁支里头抱养的地步。

    “或许,改日该叫赵氏乔装打扮一番,去那劳什子百草堂看看。万一真能一举得男,事情多半还有转机。”

    思及近来御史对他这一系势力的零星弹劾,以及皇帝按下不表的态度,端王暗暗点头。

    因嫌今日到来的宾客都在明里暗里吹捧卫国公府,这让端王心里很不爽,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准备离开。

    不料,刚走出去两步,就听到隔墙有女声在说什么平阳伯府四姑娘今日又有佳作流出。

    “恩?程初柳今儿也来了?”

    男客女客仅有一墙之隔,刚好这儿就是分界线。

    端王站着听了几句,便猜想这是跟着母亲来拜寿的某几家姑娘,有人对《咏秋》极为推崇,有人却嗤之以鼻,言语间既羡且妒。

    听得前者复述《咏秋》中后两句,程初柳略带忧郁的绝美容颜很快浮现在端王心头,闹得他有些蠢蠢欲动。

    “西风不管人閒事,雁自南飞燕自归。果然是好诗!”

    端王很快改变主意,回到厅堂,进去前给心腹小厮使个眼色,低声吩咐几句,后者很快心领神会离开。

    才刚开席不久,端王就嚷嚷着头疼,借故酒醉退场,还被热情的主家送去一处僻静房间歇息。

    卫国公府的下人刚走,端王就一个鲤鱼打挺起身,自顾自脱下外衫,扔到一旁的屏风上。

    无他,为了假装醉酒,他往袖子里灌了太多酒,湿哒哒难受的很。

    再说了,反正这衣衫一会多半还是要脱的,不是么?

    “安排得如何了?”

    “主子放心。小的都花钱打点过了,说是您酒醉时不喜喧闹,没有人会不识趣往这边儿凑的。至于程四姑娘那边,这会儿应是已经往这边来了。”

    “香呢?弄到手了没?”

    “不瞒您说,小的早就备着呢。咱们今儿是用这暖玉香,还是云梦香?”

    “嗤,你倒是个懂本王心思的。唔,到底是卫国公府上,不好动静太大,省得一会闹得不好听。用云梦香吧。”

    端王半躺在榻上吃着小酒时,春景等人正心急火燎地在寻程初芍。

    一炷香前,春景刚回去冒了个头,老夫人等人顿时便道不好。

    只是满堂宾客皆在,老夫人不好直接叫春景进来问询,更怕问出什么糟糕的消息。

    太子妃察言观色功夫厉害,当即起身表示宫里还有杂务要忙碌,太孙也需要人照料,自己要回宫了。

    老夫人率领诸多女眷要送出去,刚一起来身子却晃了晃,竟有些晕眩之态。

    太子妃再三推辞不让她送,还拿出太子妃的款让人送老夫人进去歇息片刻,又表示要遣太医过来。

    老夫人推辞不要太医,众女眷则纷纷表示要替寿星公代劳。

    最后,老夫人勉为其难答应下来,让郑氏三妯娌代为送太子妃,自己则一副虚弱模样被婢女掺了下去。

    刚离开众人视线,老夫人顿时满血复活,春景也早就在里头候着了。

    “究竟出了什么事?大少夫人人呢?”

    春景白着脸,却很流利地说:“回老夫人。奴婢和小鱼本是跟着大少夫人送端王妃出去的,不料,才刚走出去一小段,端王妃就嚷嚷着脚疼,要奴婢们去找个轿子给她坐。奴婢们不敢不依,只得让小鱼去找人要轿子,大少夫人和奴婢陪着端王妃坐在个亭子里等着。坐了片刻,没等到小鱼回来,端王妃又说自己脚不疼了,要大少夫人陪着她逛园子,还要打发奴婢去打点茶水……”

    老夫人脸色一沉。

    没想到,庆王妃随口一说,却是一语成谶!

    端王妃突然点名程初芍带路,既没趁机打骂程初芍,又拖拖拉拉不肯离开,还找借口支开婢女……

    要说端王妃没存着某些龌龊心思,鬼才信!

    端王妃敢在初次上门的卫国公府里这么干,肯定不可能没帮手。再联想到之前的那几起针对宋珩的无头公案,老夫人就一阵胆寒。

    “端王妃来意不善,你不会真蠢到听她的话走开吧?”老夫人不满质问。

    春意道:“奴婢自然不敢放大少夫人一人和端王妃待着。大少夫人也十分警觉,没有接端王妃的话,反而主动上前替端王妃把脉,说端王妃的脉象什么阻滞,肾水亏虚,所以才导致的脚痛症状。这种症状时有时无,看似只是普通的足疾,其实问题很大,不好好调理的话再过几年可能会无法落地行走……”

    饶是浑身紧绷的老夫人听到这话,也不免生出些喷笑的冲动。

    端王妃年纪轻轻,怎么可能突然得了这种眼中毛病,程初芍定是在信口开河吓人!

    “真是胡说八道!”

    老夫人嘴角翘了翘,很快扯平了去,追着问:“你先别说这些有的没的,只说后来如何了?端王妃听了可有气恼,你又是如何把大少夫人弄不见的?”

    春景便垂头道:“是。端王妃的确不信,还有些恼火,只是没有发作,也没再提逛园子的话。刚好奴婢见有人经过,便想上前唤人去端些茶水点心过来,顺便再催一催小鱼,也好给您报信。”

    “不料,奴婢刚走出亭子,就觉得脑后一痛,人事不知了。再醒过来时,亭子里已经没人了,大少夫人和端王妃的人都不在了。”

    “奴婢就近寻人问了一圈,却都问不出个结果,只知道端王妃已经从东侧门走了。奴婢实在没有法子,只能回来给老夫人报信。”

    “奴婢自知有罪,老夫人只管责罚!”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