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零二章 答辩现场

    苏沫视线轻轻扫了过去,那边两人噤声,没再说下去。</p>

    是同一班上的同学,平时也没什么来往,记不得名字。</p>

    她们原本是看着苏沫的这边,到现在纷纷移到了别处,当作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p>

    她冷冷地收回了视线,重新翻着自己手里的资料,周身的空气结成了冰,她也没做任何反击,经历这些事儿多了,见怪不怪。</p>

    任意地对着当事人恶意揣测,她不屑与她们争辩。</p>

    下午两点,答辩正式开始。</p>

    三人一轮一轮地进入会议室内,在场外等待的人越来越少,全程苏沫都沉静地坐在位置上,没有丝毫焦躁。</p>

    众人都看不清她帽檐下的正脸,能见到的只有她飞快翻阅资料的手。</p>

    这一举动,在外人看来,就是临时抱佛脚答辩前的恶补罢了。</p>

    “苏沫。”会议室的门开了,答辩秘书走了出来,拿着名单叫了她的名字。</p>

    随后,叫到了另外两人的名字。</p>

    苏沫应声而起,摘下帽子露出了一张清秀未施粉黛的脸,清透无暇的皮肤,泛着微红的脸颊,状态极佳。</p>

    巧的是,另外被叫到和苏沫排在一起的那两人,正式方才在一边坦然议论的女生。</p>

    她淡淡地瞥过,目视前方第一个走近了会议室内。</p>

    按照顺序被分在一起的三个人还要做一次随机的抽签,定下最终的排列顺序,苏沫排在了第三位,从一位开始,个人进行陈述,时间为十分钟左右。</p>

    面前坐着的三位导师都非常严肃,眼神锐利,丝毫没有松懈,他们均是学院的教授,其中一位还是德高望重的校级书记。</p>

    第一位女生开始了她的ppt自述:“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好,我是来自作曲系的二班,我的论文题目是论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的比较,本篇论文是在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我十分感激她对我的精心指导,同时也感激各位评审教师出席答辩,以下是我撰写本片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以及正文内容……”</p>

    苏沫站在一边听着她的陈述,开篇的致敬介绍环节,说得是精妙绝伦,没有上百遍的练习达不到这样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没有任何停顿。</p>

    炫酷的ppt界面,模板设计那叫一个用心。</p>

    可是这……</p>

    作为她的同班同学,苏沫一眼就能看穿她所谓的资料收集,不过是照搬最最常见的百度百科,还有丝毫不费力的音乐界著名论文研究。</p>

    一到自己总结的部分,论述的逻辑思路一团乱,根本理不清框架。</p>

    就连她都能看清的问题,在座的教授,怎么会发现不了?</p>

    在她十分钟的自述完成后,其中一位评委沉声说道:“我觉得你的论文非常混沌,你的关键词和你的题目根本对不上,看完你的摘要我以为我会看到的论文和我实际看到的论文根本不是一个东西,诧异太大了!其中你的观点大部分我并不认同,你的正文跟你的题目研究的不是一个问题。”</p>

    另一个老师说的话更直接,更扎心:“你现在已经大四了,这就是你大学四年学习所展现的水平?平常都在干什么?!”</p>

    苏沫心说:八卦去了。</p>

    那个女孩脸上的表情简直是比吃屎还要难看。</p>

    教授的批评,所抓住的每一个点盘问,甚至问题所在直接被告知,都深深戳中了她的心。</p>

    埋头低着,她现在恨不得在原地挖出个洞钻进去。</p>

    第二位同学的处境要比第一个好上些微,在苏沫看来,虽然说没有创新,但内容勉强能够支撑她的观点。</p>

    说实话,她们俩要是能把说自己闲话的时间放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上,也不会出现这样惨烈的状况。</p>

    三位老师又依次开始评价了。</p>

    “你的论文并没有实际上的意义,案例分析没有落地,理论基础没有边际,框架很散。”</p>

    “还有你在论文中对你的项目分析进行的一系列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全都是能够提前改进的。”</p>

    最扎心的那位老师,接着扎心:“就不用我再说了吧,问题缺陷挺多的,你的观点我也不能认同,其他的不多说了,反正你下去肯定是要改的啊。”</p>

    这个女孩心有不甘,小声说道:“老师……这可是我花了将近一个星期,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啊,我真的连初稿都过不了吗?”</p>

    继续无情:“是的。”</p>

    “苏沫。”坐在中间位置上的教授拿起苏沫的论文,时间有限,没再第二个身上花费过多的经历。</p>

    苏沫上前迈了一小步,微笑点头:“是。”</p>

    不卑不亢,自信满满。</p>

    三位评委老师的视线纷纷投向她的方向。</p>

    “准备好了吗?”</p>

    苏沫点头。</p>

    “准备好了,就开始吧。”</p>

    苏沫没有多余的介绍,直接进入正题:“老师好,我是苏沫,我的论文主题是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挂念及技法比较研究,原始与现代多元化的传承和创新。”</p>

    她是整场会议室的焦点,对面三位坐着的教授还有已经完成自述的两人。</p>

    “首先,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在音乐门类中,传统音乐和电子音乐具有非常大的区别,对于二者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音乐有更加深入的认识。”</p>

    接下来,她有条不紊地阐述了传统与电子的发展,作曲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p>

    框架清晰,内容精细,一字一句都是经过精心打磨。</p>

    配合着小幅度的肢体动作,顺应内容翻动着投影仪上的简洁大方的ppt版面。</p>

    这个小小的会议室,苏沫硬是讲出了在礼堂上的气势</p>

    “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无限丰富 的创作理念与技术体系在当代处于迅猛增长的趋势,音乐产业发展到当代新时代背景下展现出了一种新的风貌,作曲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孤独者,而应该也必然是波浪式前进上升的一个新事物,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到音乐的继承和创新的本质内涵。”</p>

    没有比较就看不出差距,另外两个在场的女同学,此刻惊掉了下巴,双手献上了自己的膝盖。</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