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1章 齐国之乱(下)

    齐王宫的政务大殿内一片嘈杂,满朝文武围住国相后胜,各抒己见,就是想要向国相后胜证明,燕国那个蕞尔小国,不敢对强大的齐国搞小动作,更遑论刺杀齐国的君王。</p>

    平日里,权倾朝野的后胜在处理国事上经常是一言而决,容不得有反对的声音。群臣虽然慑于后胜的权威,不敢进行反抗。但其实心里或多或少对后胜有不少怨气。</p>

    如今群臣议事,难得大家伙一起认为国相后胜的推测出了差错。仗着人多势众,群臣难免想要借着这个机会,顶撞一下国相后胜,也好发散一下大伙心中长久以来积攒下来的怨气。</p>

    面对群臣的质疑,后胜确实木着一张脸,毫不退缩的坚持着自己的判断。</p>

    眼见亲家被众臣诘问,大司马林游忍不住开口劝道:“大伙先静一静,听听国相为何推测是燕国在背后捣乱。”</p>

    有林游开口,后胜的几个亲信大臣也借机开口相帮,群臣这才牢骚着安静了下来。</p>

    “国相,还请您为大家说明,为何您认为背后主使者是燕国人,也好让众臣看清燕国的本来面目。”</p>

    有后胜的亲信大臣拱手请教。</p>

    高台上的后胜不屑的扫了一眼台下那些借机诘难他的大臣。</p>

    这帮人也就这种敢在这种时候和老夫使些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后胜心中嘲讽,只是眼下大敌当前,实在不宜再起波澜。后胜压住心中的不快。</p>

    这件事情,搞不好就会造成齐国的分裂。如今齐王昏迷不醒,作为齐王的舅舅,他必须要为这个无条件信任他的外甥保住他的江山。</p>

    田闵不知道躲藏到哪里去,又召集了多少属于他的旧部搞事情。还有他背后的燕国,又打得什么主意,是否真的要趁着齐国混乱,进来浑水摸鱼。</p>

    这些事情都需要朝野一致,才能尽快让朝廷各个部门运转起来,调动齐国的一切资源进行备战。</p>

    后胜压下心里对这些大臣的怒火,对众人开口解释道:“秦国与齐国修好,如今已然多年未曾冲突。”</p>

    “大王还没昏迷之前,就已经收到秦国送来的年节贺礼。送礼的使臣也带来了秦王的亲笔书函,向大王表达了两国还要继续友好下去的意愿。”</p>

    “所以在本相看来,秦国是第一个可以排除的国家。”</p>

    “国相大人,你又怎么知道,秦国是不是在故意麻痹大王和国相大人,其实暗中对大王进行刺杀,还让龙影卫劫走了田闵。”</p>

    有大臣提出了反对意见。</p>

    后胜半眯着眼睛,看了那个开口的大臣一眼。直到对方脸上出现尴尬的神色,后胜这才朝他笑着点头。</p>

    “这位大人所说,也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p>

    “只是秦国才南征楚国,让楚王割让了淮水以北的大片土地,如今国内正忙着救济因旱灾而导致饥荒的灾民,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来供应大军出征?”</p>

    后胜这么一提醒,众人也觉得秦国确实没心思和齐国捣蛋。毕竟今天楚国的旱灾严重,齐楚交界处有不少楚国难民企图涌入齐国。边关将领一日三急报,请求朝廷支援粮食,在场的不少大臣都是知道的。</p>

    直到后来秦国接手了淮水北岸的楚国之地,那些灾民才不再向齐国方向逃难。就是因为秦国调集了大量粮食,对淮水北岸的灾民进行救济,才免了灾民迁徙到齐国寻找生路。</p>

    要救济淮水北岸上百万人口,加上秦国二十万大军南征楚国的粮草消耗。秦国国内如今的粮食想必也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显然是没心思来给齐国添堵。</p>

    后胜在高台上继续说道:“至于楚国,不用本相说,你们也知道。”</p>

    “如今楚王自顾不暇,同样没有心思到齐国来折腾。”</p>

    想到楚国目前的惨状,众臣一阵轻笑。同时大家也认可了后胜排除楚国幕后操控的说法。</p>

    后胜伸出一只拳头,五根手指先后展开,“齐,秦,楚,燕,代。”</p>

    “不是秦,不是楚,更加不可能是咱们齐国自己。总不可能是只剩下一个郡,还离着齐国老远的代国吧?”</p>

    众臣一阵哄笑,代国如今自顾不暇,而且和齐国相隔着一个燕国。在齐国捣乱,对代国没有半点好处,代国人不至于那么无聊。在齐国众臣心中,连燕国都被称为蕞尔小国,认为燕国人不敢到齐国捣乱。</p>

    那比燕国还要小上几倍的代国,更加不被众臣放在眼中。</p>

    只是随着后胜这么一分析,大家心里悚然一惊,排除了秦,楚,代三国,可不就剩下一个燕国最有可能是这件事情的幕后黑手吗?</p>

    你要说是田闵或者齐国国内自己人搞出来的事情,众臣谁都不会相信。</p>

    要知道,田闵如今也差不多快六十岁。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子,你还指望他有多少能力领兵打仗,最终造反成功。这世上不是人人都能像姜子牙一样,八十岁了还能帮武王伐纣。</p>

    而田闵被软禁的时间,就大概有将近十年。如果真要是想起兵造反,为什么不趁着年纪不大的时候造反,偏偏要等到年纪大了才溜出来起兵反叛?</p>

    在场众臣心中一推测,立刻就从田闵被劫持这件事情上,嗅到了一股浓浓的阴谋味道。</p>

    有大臣被自己的推测所震惊,忍不住想后胜开口询问道:“国相大人,这件事情幕后的主谋,难道真的是燕国人?”</p>

    和这位大臣一样急需要后胜一个答复的群臣,不约而同再次仰起头,将目光汇聚在后胜身上。</p>

    “秦国有龙影衙门,燕国照样有暗剑阁。”</p>

    “相比龙影衙门只负责潜伏打探消息,燕国的暗剑阁更擅长刺杀。”</p>

    燕国的暗剑阁更擅长刺杀。</p>

    一句提醒,让众臣想到了齐王建在后宫遇刺,还有田闵是被一伙神秘人劫走。两者之间的行事风格,确实看起来更像是暗剑阁这种刺客组织的手段。</p>

    “燕国,燕丹,他怎么敢……”,“燕狗真是好大的胆子……”,“我们应该报复,起兵伐燕……”</p>

    被曾经极度瞧不起的燕国人暗中摆布,导致大伙人心惶惶。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齐国的大臣们恼羞成怒,纷纷对燕国破口大骂,甚至说出了伐燕这样的口号。</p>

    唯有在高台上的后胜,依旧面无表情地看着群臣的义愤填膺。</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