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第一十四章 留个心眼

    为了让陈为民消气,老苏家只好暂时向苏玉春低头,把今年打秋风的粮食还回去。</p>

    此时正是农闲的时刻,不少老乡瞅见了苏家辉挑着粮食,有人打趣问:“去哪啊。”</p>

    生产队大院围满了人,大伙都来看苏玉春和苏家辉和解。</p>

    以往只有苏家老二欺负老大一家,和解还是头一回,真新鲜。</p>

    “今儿就说开了,粮食本来是玉春孝敬奶奶的,百行孝为先没毛病,现在还回来的粮食是作和解用。</p>

    以后老苏家不能再欺负玉春,而玉春也得忘了昨晚的事,以后孝敬长辈,一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和和气气的。”</p>

    苏玉春不表态,先挨个的拎袋子,心里计算着重量,除了大米少了一点,其他都没少,心里还是满意的。</p>

    “不用点了,我信二叔的,你是我亲叔叔,也不是那狼心狗肺的东西,霸占我这孤儿粮食的那种人啊!”</p>

    苏家辉看她都点完了还拐弯抹角的骂人,心里那个气啊!</p>

    这死丫头是不一样了,以前见了他都只敢贴着墙角走路的,今天居然都敢指桑骂槐了,要不是为了儿子的前途,他非得给这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丫头片子两个耳光。</p>

    所以,即便是心里气的火星乱蹦的,苏家辉都没敢表现出一点不高兴,生怕苏玉春不爽真的去公社告状,陈为民把一切算到他们头上,影响明年开春后挣工分。”</p>

    “队长,我要更换阿爸宅基地和自留地的证明。”</p>

    苏玉春目的还是房子,只要相关证明写的是她的名字就能彻底绝了二叔家的绮念。</p>

    “知青姐姐和哥哥教我的”</p>

    大伙都觉得苏玉春不一样了,听了她的话才恍然大悟。</p>

    知青懂得多脑子灵活,最近和苏玉春又走得近,教这些不奇怪。</p>

    这年代还没有房产价值的概念,更没有房产证,宅基地证明也只是一张纸,由着村里的文书起草,生产队长和村支书挨个盖章,当事人签字按手印就能行。</p>

    也就半个小时的功夫,苏玉春就拿到了崭新的宅基地证明。</p>

    苏玉春回家后开后清点手里各种品类票子。</p>

    现在还处于都是凭票供应的时代,当然也有一种叫议价产品,是计划外产品,同一种商品,会有两种标价,凭票的会比议价便宜。</p>

    苏玉春特意看了下预料,大概只有小半瓶豆子油!这小半瓶油在21世纪拿来炸个鸡翅都不够,但在这吃油紧张的年代,一小瓶油是要用一年的。</p>

    布票每人每年也只给八尺,现在听说有化纤布,但还没有大规模开展,每个生产队依旧靠着棉花小组完成棉花任务,为了响应人人有衣服穿的扣好,所以布票也是规划好的,大人和小孩得到的布票尺寸不一样。</p>

    八尺布仅够一个成年人做一身衣裳的,市井流传着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因为布票是很珍贵的。</p>

    不过,好在大家都这样,也就没人笑话谁了。</p>

    这年代女人来月事用的是卫生带而不是卫生巾,卫生带中间是可以放东西的,很麻烦。</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