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01章 终于面圣

    皇后已然耳闻嘉程触怒太后而被报复,但嘉程却被瞒在鼓,因为长安殿的宫人只要迈出那方殿院,非但不再对她横眉冷对,甚至有意在众人面前,对她毕恭毕敬十分敬畏,那些家族隶属太后党徒的才人,亦从前待她更加热络,尽显阿谀奉承之态,韦太后一边在暗挑剔苛责,一边却又赏赐不少钗环脂粉,甚至导致不少不知内情的才人,误以为她虽说在畅游苑事件扮演了与太后对立的角色,非但没有因而获罪,甚至赢得太后青睐。</p>

    这让嘉程十分苦恼焦急。</p>

    她之所以入宫,全凭着一腔孤勇与执迷,可是她并不像舅父一样认为,因为祖父极受圣推崇,将获宠看作理所当然的事。</p>

    她更不像表妹莲双那般天真,认为皇宫里的女子,过着养尊处优让人羡慕的生活,她明白这个天底下最最荣华富贵的地方,其实一言一行都不能恣意,花团锦簇之下,隐藏着的是险象环生步步惊心。</p>

    可她显然还是低估了宫墙之内,种种诡谲风险。</p>

    她以为只要不争,便能置身阴谋之外,以为只要始终心怀诚挚,至少能够独善其身。</p>

    高高在的天子,那人世间唯一赢得她爱慕倾心的男子,终有一天会看见她,明白她并不是为了富贵权势才不顾一切地向他靠近。</p>

    她没有想到因为一桩小小的纠纷,便招至韦太后的打击与算计,她担心天子会听信谣言,误解她果真听从舅父指使,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甘当太后手利匕。</p>

    嘉程不知应当如何化解危机,她一边忍受着韦太后的苛难,一边忧虑会被天子误解,她迫切需要一个机会,需要一个面见天子自辩澄清的机会,但让她更加慌张的是,韦太后给予了她机会,却并没有让她走进紫宸殿。</p>

    已经是第三回,受太后之令,嘉程将长安殿内厨烹制的汤膳献呈紫宸殿,可回回都是宦官从她手接过食盒,面带微笑的代天子感谢太后关心,天子显然并不打算见她,三次献呈汤膳,她连天子一片衣角都没有见到。</p>

    焦灼之余,嘉程甚至有些绝望了。</p>

    她几乎以为天子已经断定她居心叵测,从原本的戒备防范,演变成为深恶痛绝。</p>

    沈氏却怨恨她的背叛陷害,或许又更嫉恨她得获太后为助力,明里暗里对她的诋辱谩骂从无断绝,嘉程并不在意沈氏的敌视,可她也从未遭遇过这样锋锐的恶意,她不屑与沈氏争论,可她避不开这似乎无处不在的恶意,让她的心情有如雪加霜。</p>

    似乎唯有江才人能看穿她这时糟糕的境遇,看似开导,但话里话外尽是挑拨。</p>

    “阿嘉是为皇后,才触怒太后,依皇后才智,甚至能助圣处理政务,当然会洞察太后机心,阿嘉放心,皇后势必不会冷眼旁观,一定会在圣面前替阿嘉辩解。”</p>

    嘉程知道皇后不会。</p>

    因为她若与皇后异境而处,又怎会主动帮助其余女子,分薄夫君的宠爱?而且这个女子的舅父,甚至还是自己的政敌。</p>

    她知道江才人的居心,是为了让她怨恨皇后袖手旁观,江家已经决定与冯家联手结盟了,自然希望她听从指使,为了利益,攻击阻挡他们权倾朝野的后族。</p>

    正因为心里明白,嘉程却更觉孤独,在这深宫之,她果然没有朋友,算那些与她没有利益冲突的才人,虽说喜欢她的性情,但也不会真正与她交心,更不会在她孤单无助时,给予一臂之力。</p>

    渐渐的,日子随这一季迟盛的金菊无声残败,进入到了冬季。</p>

    阴雨来了,风声也渐凄号。</p>

    这日午后,韦太后小憩醒来,才终于准许一直跪候殿内的嘉程起身,令她再往紫宸殿,传召圣往长安殿一行。</p>

    嘉程已经习惯了膝盖的酸痛,她一步步往紫宸殿走,仪态并没有受到影响,当到殿门前,忽见急猛的北风,挟裹飞絮飘凌,扑在她的面颊,湿冷的触感让她意识到,今日会有这年冬天的第一场雪。</p>

    她耳边似乎听到了莲双的大呼小叫,那是旧岁初雪天,恣意欢愉的时光。</p>

    有那么一刹那,嘉程开始怀念往昔。</p>

    她回头,紫宸殿外,自然看不见表妹的身影,来来往往的宫人,并没有谁注意站在这里等候召见的她,宫廷里其实从不冷清,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才知道,有多么寂寞无助。</p>

    她可以回头,可以怀念,但她再也回不到过去了。</p>

    算孤勇,也要一直向前,嘉程忽然鼓起了勇气,她下意识挺直脊梁,坚定的目光看向紫宸殿内,那熟悉又陌生的,高大的殿堂。</p>

    无论如何,至少她现在能站在这里,能从前,更加靠近希望。</p>

    这回嘉程没有因为宦官那句,“烦劳才人转告太后,圣正忙公务,实在抽不开身”的拒绝便转身离去,她要站在这里等待,今日一定要面圣。</p>

    贺烨并非敷衍,他已经下令燕国公部以及调遣二十万禁军,会合吐蕃兵力,进攻胜州,这一场战役无异与突厥之间的决战,胜负至关重要,而大规模的用兵,又不能速战速决,当然需要不断补充粮草军需,作为这场战争的主导,贺烨关注的不仅仅是战计,他必须保障补给,可被韦太后这么多年穷奢极侈的折腾,国库已然空空如也,改制还没有大功告成,一时难见成效,财政告紧,户部官员束手无策,贺烨的私库几乎已被掏空,虽说暂时还不会断供军需,但也难免左支右绌。</p>

    千头万绪的政务需要一国之君决断,贺烨还哪里顾得韦太后一看是没事找事的召见?</p>

    整整两个时辰过去,贺烨几乎已经将长安殿的召见忘去九宵云外,直到江迂入内提醒。</p>

    这时外头的天光已经昏沉,瓦顶积下薄薄一层银白,政事堂及户部的官员刚才辞出,议政厅里仍有书舍人拟召,皇帝陛下蹙着眉头,目光仍在案摊开的帐录,听江迂小声禀报“陆才人仍在殿外等候”,贺烨竟觉茫然。</p>

    “什么才人如此大胆,竟敢叨扰紫宸殿?”</p>

    江迂只好又再解释一遍,贺烨才想起来还有太后召见这么一桩事。</p>

    “怕是圣不奉召见,陆才人回去也无法交代,已经足足在殿外站了两个时辰,风这么大,雪也越下越急……”江迂对陆才人很是同情,而且连皇后也有叮嘱,希望他能替陆才人美言几句,莫使其因太后算计,尝尽苦头。</p>

    但江迂知道不能提及皇后这番叮嘱,否则极有可能触怒天子,唉,天子这喜怒难侧的脾气,连他也越发摸不准了。</p>

    “传召吧,我倒也想看看,陆氏才品,当不当得老师一番寄望。”</p>

    听天子这一句话,江迂如释重负,竟亲自去召嘉程入见。</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