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57章 房玄龄辞官

    李世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房玄龄憋在家里研究了《三字经》一段日子,最后就得出这么个结论!

    ;辞官?敢问房卿,朕又做了什么糊涂事,让你宁愿用辞官来劝阻朕改邪归正?;

    李世民心里扑通扑通地直跳,难道说我逼迫小兔崽子经商赚钱的事情东窗事发了?

    不可能啊,此事到得目前为止连个屁都不是,顶着天就是后宫孩童赌气瞎捉摸,犯不着尚书左仆射如此大的官职的家伙以辞官而胁迫啊!

    怎么了这是?难道我在梦里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高兴了,阴沉着脸道:;房卿,你好好给朕说说,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朕可是要处罚你的!;

    房玄龄低着头不抬起来,李世民看不到他的面部表情,只能从他微微起伏的背脊看出他没有被吓到,还有一种气度斐然的沉稳。

    ;回圣人,此乃臣深思熟虑的决定,还请圣人成全。;

    还好还好,声音很平稳,并不像胁迫我做某事的样子。

    李世民蹦跳的心顿时落了下去,不可察觉地吁了口气。

    ;不知房卿此举何为?;

    ;皆因太子殿下而起。;

    ;我!;

    李世民的心脏咚地一下撞到嗓子眼上,直接把他顶得腾起身来,;那个混蛋又做什么了!;

    果然啊,还是和那个小兔崽子有关,我怎么就这么悲惨呢,上辈子欠他的啊!

    房玄龄连忙直起身,摆手道:;不不不,圣人误会了,太子殿下并非混蛋,而且是做了件天大的好事,使得微臣有了别样的心思,还请圣人不要怪罪!;

    ;天大好事?逼得朕的肱股之臣辞官,他竟然还能做好事?房卿,别怕,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年朕听到的闲言碎语够多的了,无需给朕面子,尽管说来,朕为你做主!;

    有你这么当爹的吗?

    房玄龄心中一阵黑乌鸦飞过,这是损你自己还是损你家孩子,损了你家孩子,实则损的还是你,圣人啊,您近来精神恍惚否?

    ;回禀圣人,并非如此,而是真正的好事。;

    房玄龄再次把腰弯下去,虔诚的程度比刚刚多了一根手指节的长度。

    李世民冷哼道:;房卿无需为他辩驳,究竟如何,你尽管说来,难道还不信任咱们十多年的交情?;

    房玄龄一声苦笑,就是因为十多年的交情,所以才要辞官啊!

    ;回禀圣人,事实是这样的。之前臣有幸从殿下那得到一篇名为《三字经》的雄文,其包罗万千,既有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之妙,又有仁、义、诚、敬、孝等儒道思想,背诵之时,便足以了解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房玄龄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沈念在小学馆振振有词的勃然之姿似乎就在眼前,只觉得仍有阵阵雷鸣在耳中炸响,神情无限唏嘘。

    ;当时只做一时喜爱,只想好好专研一番,但回到家中,无意间在午食之时诵读,一起吃饭的小儿听了一遍,竟然能跟着复诵出来,尽管磕磕绊绊,但大体是不差的。圣人可知此事意味着什么?;

    ;就你们家那个二愣子?;李世民脱口而出。

    房家老大房遗直嘛,以呆板、蠢顿著称。

    **岁的大娃子了,居然连《论语》都背不下来,虽然李承乾也背不下来,但那是因为李承乾不愿意读书,但房遗直是真的背不下来,完全是两个概念。

    世人都在好奇,以大唐宰相房玄龄之能居然生出如此痴傻的孩子,只能说房玄龄一个人就占尽了房氏上下数百年气运,房遗直就是他的孽债。

    因此,让房玄龄颇多受人鄙夷。

    听到李世民的糊涂话,房玄龄早就听得习惯了,也不避讳,反而哈哈笑道:;不错不错,圣人所言不错,就是我那痴傻的呆儿!您能想象吗,《论语》背了数年一句无成,《三字经》听了一遍竟然三三两两默读,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房玄龄的开心是真心的,受尽了世人冷眼,如今孩子有了巨大的进步,只觉得浑身轻松,满心骄傲。

    意味着:瞧,我们家房遗直不全是傻子!

    李世民来了兴趣了,;为何如此?难道《三字经》比《论语》更好?;

    说实话,他的文学水平是不错的,但他根本没把《三字经》往别的方面想,只认为这是一篇好文,仅此而已了。

    却见房玄龄激动地颤声道:;不错!就是更好!;

    ;啊?;李世民眼珠子都瞪出来了,忙道:;房卿,缓一缓,若是传出去,你怕是要被士林围攻。;

    ;怕什么?;

    反正说老子用尽了房氏气运的都是士林人,管他们如何说个球球!

    房玄龄嗤之以鼻地道:;微臣也不贬低谁,但仅仅在启蒙孩童这一道上,《三字经》就是要比《论语》好,还要好上无数倍!;

    李世民认真地皱起眉头,;房卿确实如此认为,而非顾左右而言他,要规劝朕做某事?;

    ;非也非也!圣人夙兴夜寐为国耗费心神,还有什么需要规劝的呢?;

    房玄龄摇头道:;眼见得家中呆儿一朝得道,微臣当时心中惊讶绝不比圣人此时少一分。然,之后微臣又继续教导了数日,本以为家中呆儿能记个七七八八就不错了,臣也足以聊以自慰了。可曾想,数日之后,微臣再次考教,呆儿竟可全文背诵,一些典故还能融会贯通,简直饶天之幸,此乃便不是一般雄文所能做到的了。;

    说完,他补充了一句,;《论语》不行,《千字文》不行,自古以来所有启蒙书文都不行!;

    为了能让痴傻的房遗直学文断字,房玄龄可谓是操碎了心,身为宰相百忙之中,还不忘收罗天下好书为房遗直启蒙。

    ;臣敢起誓,臣给遗直所读的文章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便是五姓七望那等家中藏书数十万的同龄孩子听过的书文也没有遗直的一半多。但唯有《三字经》一文有效!若有虚言,臣把眼珠子抠出来当泡踩!;

    李世民沉默了,唐人极为看重起誓,如同生死文书,一旦落下,再有证人,便是告到县衙也是输,更何况房玄龄身为一国宰相,其誓言的效果更是要扩大无数倍。

    ;房卿的意思是,高明所作《三字经》可为当世最佳启蒙书文?;

    ;何止当世,该当百世!;

    ;难怪!;

    李世民大概知道房玄龄来找他的意思了,就是想辞掉官职,回家好好教导自家呆儿,说不得还会在整个房氏大力推广。

    山东房氏可不是一般的平民老百姓,虽然比不得五姓七望那种千年豪门,却也是延续数百年的门阀世家。

    若有房玄龄亲自教导《三字经》,不超过十年,房氏即可拥有至少数百名识文断字,且通晓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胸中尽藏仁、义、诚、敬、孝儒道气质的孩子出现。

    但凡其中能有一人成才,天下谁人还敢说房玄龄占尽了房氏数百年气运!

    将他吹捧为房氏兴旺之主也理所应当!

    ;辞官的事情就别提了,不过朕会考虑增加尚书右仆射为房卿分担,大唐刚安稳下来,如今百废待兴,还请房卿再辛苦一段日子,助朕开创大唐盛世,让百姓再无饥馑之忧!;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