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59章 李泰要打沈念的脸

    怎么能是《三字经》?《三字经》有那么好吗?

    李泰定然是喷不了血的,但口水倒是真的。

    吴伯捏住袖口擦了擦连,脸上笑嘻嘻地不说话,眼底闪过一道精芒。

    越王殿下觉得《三字经》不够好?

    哪里好了?李泰激愤道:通篇黄口小儿语气,内中故事和意义尽皆浮于表面,并未深入探讨,如此书文如何能算得上好?

    他还有一句,如此轻浮无内涵的东西居然要本王学习,父皇瞎了眼吗?

    只不过他愤怒之余尚有理智,不敢说。

    吴伯嘿嘿一笑,老僧入定般站好,脚尖不内不外,宛若一株老松,悠然道:房公以辞官为代价,换取回家教授房氏族人《三字经》的机会,不知越王殿下还能觉得《三字经》不够好吗?

    哗!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哗然。

    房公辞官?为了教授《三字经》?

    一国宰相竟然辞官,只为专研授课?《三字经》竟然如此好?

    众人议论纷纷,李泰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他怎么可能相信,奈何事实具在眼前,吴伯绝无可能说假话。

    各位皇子公主请静候,老奴告退。

    吴伯深深看了失神落魄的李泰一眼,转身离开。

    哇!我们终于可以学《三字经》了!

    最开心的自然要数学习最差的李丽质,她两眼弯成两湾月牙,发出咯咯咯的笑声,若是能天天听《三字经》,让我天天借钱给大郎都愿意。

    李恪沉吟道:没想到宫外对《三字经》如此看重,看来之前我只是觉得好读好记,实在太过肤浅,今后尚需多加研习不可。

    其余皇子公主同样欢声笑语,比起四书五经的晦涩,《三字经》的朗朗上口使得他们都对学习《三字经》充满了期待。

    我居然要学《三字经》,还要听那个家伙讲《三字经》?不可以!不可以!我绝不受如此屈辱!绝不!绝不!绝不!

    李泰面色狰狞地龟缩在筵席上,握紧的拳头一遍遍地敲打矮几,他是如此地看不起沈念,故而才会如此地憎恨沈念教授他学习。

    轻薄无聊的文字,怎能登上我皇室的小学馆?

    本王乃天下龙子,所学皆应大儒著作,所授者理应当朝官员,那黄口竖子何德何能配教授本王?

    房玄龄也是个蠢货,《三字经》那等轻浮文字居然要教授给全族?

    父皇好生大意,如何能让我等学习那等粗浅文章?

    对了!他们必然是被蒙骗了!只要我找出其中的谬误,逼得那个家伙不敢踏入小学馆的大门,父皇必然会收回成命!

    人人都说《三字经》很好,我就让他们看看,《三字经》不过是粗浅的东西!

    哈哈!我太聪明了!

    他是好好研究过《三字经》的,就是为了不让沈念专美于前,没想到此时竟然派上了用场。

    李泰心思急转,深谙百家经典的他马上就找到了《三字经》中的谬误,只觉得神清气爽,满心欢喜地等待着沈念到来,准备狠狠打沈念的脸几巴掌。

    须臾,沈念到了,见李恪、李泰、李佑、李愔、李恽、李贞、长乐公主李丽质,清河公主李德贤、城阳公主、高阳公主、巴陵公主,六名皇子,五名公主尽皆在座。

    很好,人够多,足够他施展计划。

    他很满意地点点头,打了个哈哈道:哈啰,都吃了没?

    众人哈哈笑了一阵,相继站起来向他施礼,就连李泰也不情不愿地冲他抱了抱手。

    人,可以憎恨,但不可以失礼。

    越是上层的人,越是恪守着道德规范。

    只有水平够臭的家伙,才会挥舞着拳头寻找超越别人的优越感。

    别管平时大家关系如何,此时此刻沈念就是他们的老师,他们理应向沈念报以师生之礼。

    沈念不得不赞叹,李二长得不咋地,基因倒是优良得很,在座皇子公主男的俊女的俏,跟他勉强有得一比,不由得开心地跟着回了个礼,让众人落座。

    唯独李泰还站着,沈念一看这家伙正目光炯炯地瞪着他,立马知道这家伙又要出幺蛾子了。

    大先生,学生有一惑,还请先生解惑。

    果然,不等沈念说话,李泰便笑眯眯地施礼说道,哼哼,先发制人,我看你如何应对?

    沈念翻了个白眼,没时间。

    李泰:

    李泰急了,不是,你好歹听完我想问什么呀!

    本宫分分钟几百万上下,都跟你说了没时间!

    那你还来?

    沈念摊开手,耸耸肩,我也不想来,那不你去跟圣人说说?

    李泰:

    不行不行不行,怎么被他带偏了,得把主动权找回来。

    先生!你的《三字经》有错!

    一声而出,众人尽皆倒吸一口凉气,《三字经》如此被房玄龄和李世民看重的书文居然也会有错?

    见众人皆是一副惊奇不已的表情,李泰得意洋洋地道:书中有言,‘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孟母见孟子逃学回来,一怒之下将织布的梭子弄断了,然,梭子之硬可砸死人,又如何能断?如此判断,孟母断的并非机杼,而是布!可对?

    啊?原来是这样?

    众人一听,诸如李恪等见过织布机的皇子公主不由得皱眉思考,一想之下,还真如李泰所说,梭子太硬,是断不得的。

    一时间,人人对《三字经》的期待落了一大截,心中对沈念的观感也差了许多。

    还有!

    李泰继续说道:《尔雅·释器》有言:‘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汉王充《论衡·量知》说:‘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汉毛亨《传》则说:‘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道其学而成也,听其规谏以自修,如玉石之见琢磨也。’所谓‘琢磨’,皆比喻君子研究学问和陶冶品行的精益求精。

    李泰猛地爆喝道:为何你要在《三字经》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仅仅只是告诉世人玉器要打磨,人要学礼。如此肤浅的写法,难道不是将圣人先贤的意思全然更改了吗?如此立书,你所授者如何明白起真正的含义,你难道不是在误人子弟?

    哇!

    声音太大,几个年岁较小的皇子公主登时被吓哭了。

    李泰给出的问题太过严谨,几个大一点的皇子公主暗自沉思,回想起李泰所说的文章,确如李泰所说,《三字经》中对这几处的书写是不正确的。

    著书著成这样,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当下,人人把目光看向沈念,目光中有鄙夷、有疑惑,还有几分可怜和好奇,想听听他如何解释。

    李丽质紧紧抿着唇角,双眸凄婉含泪,她不想自己最在意的大郎变成误人子弟的家伙,大郎,一定要好好反驳呀!不然不然被父皇知晓《三字经》有错漏,我以后就又要学四书五经那些东西了!

    如何?很无解是吧?你也回答不上来是吧?

    见沈念久久无语,李泰放肆地哈哈大笑,还不快快去和父皇说说你的错误,卸去你的先生之职,然后日日来小学馆听课,和我等一起做学生?哈哈哈

    合着是要把我的智商拉到和你一样的程度,然后用你无比丰富的经验打败我?

    沈念想了半天,总算明白了李泰咄咄逼人的用意了。

    你个白痴!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