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工

    工分?李富贵琢磨着,有了些兴趣,继续道:这词儿听着倒是新鲜,仁王可否详解?

    回忆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陈永仁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他也是刚才灵光一闪,才突然记起来的。

    这是陈永仁的后世近现代的历史中,一种特殊时期的产物。他也不知道在这个时代,这种处境下适合不适合,便简单地把自己的想法道了出来。

    所谓的工分,便是报酬的计量单位,以工分,代替工钱。

    每名劳动力,完成每日的工作定额,予以相应的工分。再以工分,置换成各种生活的必需品

    这样一来,不但能极大地调动起连城百姓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减轻他的酬金支出,减轻资金压力。

    劳动者通过工作,赚取工分,再以工分换取各种生活必需品。如此,就能形成一个相对完美的循环,他们也不必支付报酬,只要能够提供他们足够的粮食就行了。

    而且,如果真施行这一套方案,那些闲置的老人孩童,也能调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赚工分

    不单如此,他们紧缺的一些铁器、棉布、木材等,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置换成工分

    妙啊!!陈永仁只说了个大概,李富贵就已经两眼发光地拍着大腿叫道:这样的话,就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资金支出压力了。

    在此之前,他们还是套用了惯用的方法。以聘请的方式招纳城中的百姓为他们干活,这样虽然资金也能回流到自己这边,但却做不到全收、尽收,总有那么一些人,宁愿少吃一些、少穿一些,也要把钱财积攒下来。

    这样下去的话,资金停止了流通,他们也就办法在筹到资金,很快就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但若换做工分的话,就完全规避了这个问题。毕竟,工分这玩意,就相当于积分,要用的话,也只能在连城用,对他们用,存在多也没用。

    若真是施行起来,他们不但连一个铜板都不用出,还能更好地调动起连城的人。

    这法子倒是可行陈永仁的反应远没有他们来的那么强烈,作为方案的提出者,他所要思考的东西,远比他们想的要多,沉吟片刻后,再继续道:只是,工分应该如何计算,这还得慎重考虑。

    以工分取代工钱,那这二者间,又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比。陈永仁只是脑门一热,就提出了这个方案,具体的详情,他还没有深入考虑过。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众人也跟着沉默了下来。

    不光是工分如何计算,还有如何分配,应该由什么人去管理等等,都需要经过探讨后才能做出决定的。

    一旦真正实施起来的话,还需要有配套的制度才行。

    在场的几人中,对经商都不精通。无法给出什么实际性的建议来,这方面还得要有从商经验的人来做才行。

    至于工分制度,交给李富贵制定就行了,其他不用他们考虑。

    在连城中,我倒是知道有个人选,可以帮助我们完善这个工分的说话间,陈永仁想起了在大牢中,曾见过一面的老杨头。

    从当时的情形上来看,老杨头似乎口碑不错,为人也足够正直。

    如果能由他出面来推行这个工分制度,能够极大的减少施行的难度。而且,作为城中的乡绅,在如今的环境中,能挣下一份家业的人,光靠仁厚是做不到的,必然对这些商业上的事情也较为了解。

    在说出了老杨头的事情后,李富贵立刻就将事情揽了下来,主动请缨道: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交给在下去办吧。

    李先生不是还要忙着处理连城改制的事情么?陈永仁顿时就愣住了,好不容易才找到点事情干,怎么又给这厮抢走了,忙道:不如,李先生就先把连城改制办妥,这件事我来处理就成了。

    连城改制,以大致完成了。李富贵不给陈永仁再说话的机会,直接道:剩下的,无非就是安排相关的人员,去维持治安,还有就是一些城区的改造而已。这些事情,交给二猴子也绰绰有余。倒是这工分制度,更让我在意

    一说到制度,李富贵这厮就满脸的兴奋劲。看他这模样,轻易是不可能放过的了。陈永仁心中无奈,也只好答应了下来,让他全权办理工分的事宜。

    商议完毕后,李富贵匆匆行了个礼,便迫不及待地离开了。

    宇文石等人也要下去布防,纷纷上前告辞。

    不过眨眼间的功夫,主帐内的人又走空了,只留下陈永仁一人,独自苦笑着。

    这些人宇文石还有那李富贵,先前还说不太愿意管事呢,如今一个比一个勤奋

    不管怎么说,他们能这么主动的协助自己,也算是大好事一件。

    陈永仁轻叹一声,走到外面到处转悠着。

    连城的改造计划启动之后,几日下来,这连城已经大变样了。

    南区那边的工业区,大规模地改制,一座座铁匠房建立了起来,不少人正光着膀子,在火炉前叮叮当当地锻打着兵器。

    李富贵只说改制大体完成,陈永仁没想到完成度如此之高,都已经开始有人在干活了。

    诧异之际,往里头走去。见原本的住宅区已经改建了一半,不少工人正来回走动着,围着火炉,锻造着他们需要的刀具。

    这些人全神贯注地打着铁,也没几个注意到陈永仁的出现。

    顺着小道一直往里走去,左顾右盼地观察着改造后的连城军备区。

    陈永仁不由得暗暗感叹着,那李富贵的办事效率实在高。不过短短三天的时间,就能做到这等规模,都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了。

    不少铁铺门前,架着一排排半成品的刀具。另外,还有铠甲、头盔等防具也一应俱全。

    在陈永仁看来,这连城的南区,如今已然改造成了他们的兵工厂。

    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给他们全军都配上全套的铠甲、兵器

    在有了足够装备的情况下,再加上宇文石亲自训练新兵

    到时候,就是真正与范业在沙场上相见,也未尝不可一战

    陈永仁巡视着工坊,心中正沉思之际,身后忽然响起了二猴子的声音:姑爷,你咋在这里?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