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时间进入永历八年的十二月后,南明局势风云变幻,令人有些应接不暇。

    广东新会那边,李定国大军自十月开始攻城,掘地道、炮击、伐木填壕、云梯附蚂攀城

    诸多攻城计策一一使出后,猛攻了近两个月,没有任何效果,新会城依旧牢牢的掌握再了清军手里。

    随后,新会城又放出了即将断粮的假消息,李定国正无计可施,只好赌一把姑且信之,命令罢攻,采用围困战术,然而军中却遭了瘟疫致使士气不振,

    到了十二月初,鞑清的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以及靖南将军朱玛喇率十万满汉士兵赶到新会,休整后便对李定**发起了进攻。

    一边是士气低落的疲惫之师,一边是养精蓄锐多时的新到之军,此外还有城中士兵里外夹击,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尚可喜很快以铁骑冲垮了李定国的左军,而李定国依仗的战象也被惊散,明军于是全线崩溃,

    清军之后一路乘胜追杀了二十余里,杀得尸横遍野,李定国最后只得渡横江、焚浮桥,撤离了新会。

    这一战之后,当李定国一路退抵南宁时,身边只剩下六千余人,兵力极度空虚,以前的防线漏洞百出,

    所以很快,广东的高、雷、廉三府以及肇庆、罗定所属三州十八县还有广西横州、郁林一带,全都陆续沦陷到清军之手。

    或许唯一可以庆幸的是,当李定国撤出新会时,沿途有六、七十万百姓一路跟随不舍,总算是保留了再起的一丝底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定国败退的整个过程中,掌管南明朝政大权的孙可望不仅没有派一兵一卒增援,反而在李定国撤退的必经之地设下了四万伏兵,以绝其归路,并派兵要烧李定国粮草。

    虽然这些阴谋最后全被李定国化解了,但永历朝的矛盾可以说是彻底的暴露在了每一个人面前,

    试问在这样的局面下,人心要如何凝聚、士气又该如何重振?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了延平王漳州大捷的消息,总算是能稍稍安抚了一下人心,

    几乎是余李定国兵败新会的同一时间,郑成功出兵漳州府,

    清军在漳州府亦布有重兵,当所有人都认为这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时,清朝的漳州协守刘国轩却突然向郑成功投降,打开城门,引郑军进入了漳州城,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清军在福建的军事重镇被郑成功兵不血刃的拿下后,形势一时大崩,

    于是郑军分兵出击,又接连攻下了泉州府的同安、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诸县,兵锋直至兴化府!

    郑成功打下漳州时,按计划原本是继续向西扩张,以便打通去往广州的要道的,

    但听闻李定国已经兵败后,便果断改变了扩展的战略方向,

    无论泉州还是兴化府,都是厦门北边的地区,

    兴化府再往北是福州府,福州府往北是福宁府,而福宁以北,便是浙江地区,离大明故都南京越来越近了。

    而很显然,在此时的郑成功看来,广州与南京二者之间,明显南京的诱惑要大数倍。

    广州虽然也很重要,但自从被尚可喜屠城了七十余万人后,到现在仍没恢复十之一二,

    而南京作为大明故都,若是能攻下来,必会产生惊天动地的效果,大明复兴也就有望了!

    于是从这一天起,郑成功便在书房龙飞凤舞的写下了南京二字,高挂书房的墙壁上,时刻激励自己。

    神木镇,

    火炉边上,郑锦手拿信笺,看完了郑军最近的一些情报,也敏锐的觉察出了郑军北上的战略意图,心中一时颇为复杂。

    历史上在抗清复明的过程中,大明的机会其实出现过好几次,

    远一点的,如南渡之时,主持大局的督师、兵部尚书史可法能更懂军事一些,手腕能更强一些,大明或许有机会能划江而治吧,

    近一点的,李定国两征广州,若是没那么多掣肘,或许真有成功的可能,那时南明各势力统合在一起,并力向北,又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大好局面?

    而历史上,大明的最后一次机会、也是最接近复兴的一次,便是1659年郑成功的北伐南京之战了。

    那一战郑军是很又机会打下南京的,可惜的是郑成功期间犯了很多错误,以致先胜后败,损兵折将,最后以悲惨的结局收场

    郑锦将信笺扔到火炉里烧了,心中却暗下决心:

    李定国之败,我毕竟刚穿越来没多久,人微言轻,尽力后依旧没法改变什么,

    但三年后的北伐南京之战,我无论如何也要有所作为,非得来个扭转乾坤不可!

    而为了能实现扭转南京败局这个目标,郑锦必须在这接下来的三年内扩充他自己的实力,提高他在郑成功面前的话语权!

    这显然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郑锦一时间难免感到压力山大,

    但是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最近随着神木镇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他其实也有了些松懈,现在很快又充满了干劲!

    于是郑锦再次每天都忙碌起来,清早便去军营与将士一起集训,跟士兵打成一片,日上三竿吃过早餐后,便开始处理各种庶务,每隔三天便去学堂授课一个下午

    造船厂、军械兵工厂、工匠营等地,时常能见到郑锦的身影,

    而在郑锦的亲身带动下,整个神木镇也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奋发上进的势头。

    这一日傍晚,郑锦回去的路上,见几个小孩在烧爆竹玩,笑得天真烂漫,

    他们都是近一个月刚来到神木镇的,

    若是没有郑锦,这些小孩只怕仍在寒风中苦熬着,又哪有兴致在这里开开心心的戏耍?

    郑锦看着这一幕,心里有些自豪,

    今年虽然没能改变任何历史,但他并不是什么都没做,至少救活了成千上万的人!

    郑锦深吸了一口气,一股力量充斥着胸腔,继续大步向前迈去,

    而在这一声声的爆竹声中,永历八年也总算是终于过完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