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章 开发大屯山

    都起来,都起来,延平王世子到了!

    圣多明哥城附近,那些逃散的汉人已被聚拢了回来,正在城堡内吃着热腾腾的食物,听到郑锦来了后,全都紧张的站起身来。

    郑锦先是带着一帮人将圣多明哥城巡视了一圈,发现这城堡也是小得可怜,只能算堡,而不能算城,

    不过他还是打算将这个地方占下来,因为这座城堡高踞于淡水河出海口附近的山巅上,具有很高的战略意义,

    以前几个月,郑锦每次进出淡水河时,看到这座城堡都会有种眼中钉、肉中刺的感觉,现在自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且这附近都是些被开发了几十年的熟地,就这样荒废掉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

    由于这里于神木镇就一河之隔,管起来也方便,也就懒得设立新定居点了,全部纳入了神木镇直接管辖,

    不过他嫌弃圣多明各这个名字,便将其改名为带有蔑称之意的红毛城,红毛指的,自然是荷兰人

    在城堡内巡视了一圈后,郑锦才走到了那些刚被解放的汉人之中,当即向他们承诺一些列优渥的政策,

    这些汉民在荷兰人手下过的日子,真的是猪狗不如,不仅每天要干很重的活,还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而现在,郑锦竟承诺要给他们分房屋、分良田!

    所有人听后都愣在了那里,有些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郑锦反复说了几次,众人这次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所有人都狂喜,有的想起了这些年的非人生活,一时竟高兴得大哭起来,

    郑锦安慰了一下那些哭泣的人,又闲聊了许久,这才在众人的推崇感谢声中离去。

    其实神木镇现在已经开始有一批工分高的人,开始分到属于自己家的房屋和良田了,以后不需要再干集体的农活,只需每年缴纳一定的赋税就行,

    赋税相比大海对岸来说算是极低的了,且没那么多苛捐杂税,只要够勤劳,日子便能过得很好。

    几天后,郑锦派遣了一支新的开拓者队,

    这支开拓者队伍同样是五百人,配有主管民事的拓殖使和民兵连长,

    他们渡河后一直向北行走,一路披荆斩棘的走了大概三十来里,终于在大屯山火山群附近建立了一个新定居点。

    定居地旁有一条水量较大的溪流,溪水两岸开垦出来后都可作良田,所以开拓者便都叫这条溪流为田溪,而之后这个定居地也因此被郑锦命为田溪镇。

    当然了,田溪镇虽然有良田,但最主要的却不是种植作物,而是开挖神木镇急需的硫磺,

    此外因这里有丰富的地热资源,等以后生活好了,或许还可以开发一下温泉什么的。

    过了一些时日,当第一批挖掘的硫磺从田溪镇运到了神木镇后,郑锦见那些硫磺的品质都极高,自是大为满意。

    之后,郑锦吩咐黄安:

    叫巴隆将他们的赛夏族再往北迁十五里,随时开始干扰鸡笼港一带。

    不用多说,之前偷袭、骚扰圣多明哥城的那些土著,自然便是受郑锦掌控的赛夏土著了,

    郑锦早就想赶那里的荷兰人走了,不然往淡水河北岸扩张的步伐会被他们拦住,

    但若是由郑锦直接出兵的话,无疑是在挑起与荷兰人的战争,

    现在郑家的大战略是抗清,厦门那边肯定不愿意再添一个海上强敌,

    所以郑锦便想了这么一招驱狼吞虎之计,目前看起来效果很不错,也就自然想继续拿下鸡笼港了。

    鸡笼港位于台湾最北端,港口平均水深十多米,是北部地区最优良的天然港口,亦是北部的海上门户之地。

    如此重要的地方,离神木镇也不远,郑锦自是不能容忍其一直掌握在荷兰人手里!

    但黄安听了他的吩咐后,却显得有些犹豫:

    世子,鸡笼港对红毛番十分重要,恐怕不会像这边那么容易放弃的。

    黄安说的很对,圣多明哥城对荷兰人来说是鸡肋,而鸡笼港却显然不是,去往日本、朝鲜等地的商船常会去那里补给。

    郑锦笑道:

    也不指望能一下将他们逼走,先削弱一下他们的实力再说,反正我多的是耐心。

    黄安听后,只好领命后去处理了

    大屯山的硫磺开始开采后,火药厂、火柴厂也随之在北岸的红毛城附近修建了起来。

    而与此同时,巴隆也按照郑锦的指示,开始率领他的赛夏族人侵扰鸡笼港一带的荷兰人,

    不过由于那边的荷兰兵力较强,城堡上还有几座炮台,又不中计出城追击,

    而赛夏族人根本没有半点火器,所以巴隆也不敢太过出格,目前只能是小打小闹而已。

    若想扩大成果,必须得让郑锦继续增加兵力才行,但郑锦也不知是如何打算的,却没了后续动作。

    郑锦确实暂时将荷兰人放下了,转而专心加快自身的发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黄老三的捕鲸船再一次满载而归时,郑锦又去了一趟北港,亲自敦促各村落种植甘蔗、烟草、红薯、土豆等作物,

    因为有了去年以来的整治和宣传,这个过程并没有收到多少阻拦,各村落基本都按照郑锦的意思经行种植。

    时隔数月,郑锦再一次走在北港镇的街面时,这里仍是十分的干净整洁,

    他这次来北港,同样没有提前派人来通知,看来北港的卫生制度一直保持了下来,郑锦心里甚是欣慰。

    新的北港巡检何涛在一旁兴奋的说:

    以前北港每月得疟疾死的人,都是在百人以上,

    但自从执行了世子定下来的规矩后,现在每月都是只有十多个人打摆子而已,真是神了!

    以后世子说什么,俺老何一定坚决执行,别无二话!

    疟疾一直是北港这边所有人的闻之色变的疾病,以前就算没有爆发为瘟疫,每月也又上百人得这病死亡,

    但郑锦一番操作下来,竟硬生生的将得这病的人数降了下来,北港百姓自是为之震服,这也是此次他来推广经济作物种植,为何那么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