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0章 再临马六甲

    湄公河三角洲这时在名义上属于真腊国,阮主将杨彦迪等人安置在那里,如意算盘打得着实精细。

    杨彦迪率军开拓美荻河,陈上川率军开拓西贡河右岸。

    三千郑军的实力对高棉人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真腊国亦不敢来招惹他们。

    不甘心臣服满清的华人,纷纷逃至美荻和另一个湄公河区域的华人国家,莫氏的河仙国。

    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华人就把湄公河口从蛮荒之地变成广南最富庶的省份之一。

    陈上川后来还率军向西扩张,吊打了真腊国,明军将官们多数也成为越南的世袭贵族。

    因为没有与满清直接接壤,阮主政权可以高举道义的大旗,他们对华人的态度,对流亡的明军和明朝大臣一直很好。

    这也给他们带来了福报,阮朝后来被兴起的西山国灭国,湄公河地区的华人成为他们最后的依靠,湄公河口的嘉定地区也成为阮氏复国的基地。

    白莲教、天地会、海盗,各路中国反清势力汇聚到了阮主的旗下,最终帮助他们复国成功统一越南,成为了第一任;越南国王;。

    不过这段历史在郑锦眼里,却多了几分悲剧色彩,

    华人辛辛苦苦的将湄公河口从蛮荒之地,变成如此富庶的地方,最后还是便宜了越南人。

    而在大明彻底消亡后,无数不甘剃发的汉人渡海到了东南亚各国,他们勤勉苦干,奋斗了几代人,将南洋许多地方经营得极为富庶,但最后却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郑锦之所以在这湄公河口逗留了些时间,是在权衡着在这里建立据点的可能。

    若是以台湾为起点到东南亚贸易,沿着吕宋岛南下的航线当然是最近的,

    目前在这条航线上,郑锦已经有了坤甸作为补给中转站。

    但若是以琼州府或是珠江口为起点,走越南沿岸则更为便捷安全,所以郑锦也想要在这一带建个据点,以更好的保护贸易。

    但湄公河口那茂密的热带森林令郑锦不由的有些望而生畏,坤甸超高的死亡率已经让他大感烦恼了,实在难以下决心再来开发这一片热带沃土。

    至于军事方面,倒不是太大的问题,

    真腊国的地盘大至是在后世的柬埔寨,两百年前则是强盛一时的吴哥王朝,有人类文明的瑰宝吴哥窟。

    但近几十年来,也是连年内乱不断,而且还与周边的国家都关系极差,

    此时的真腊如今几乎就像一块蛋糕一样,任凭暹罗和广南摆布。

    就连西班牙人,也曾尝试过征服真腊,当然他们的人太少,虽然一度接近成功,最后还是被真腊人丢进了湄公河喂鳄鱼。

    广南国正在极力向南拓展,占城国实际已是广南的属国,阮主只是出于一些政治方面的原因,保留了占城这个国家。

    占人,这个历史上曾经好战的辉煌民族离消亡不远了。

    广南十多年前与真腊签订了条约,拿到了西贡河附近的贸易权,西贡和头顿地区已经被广南视为囊中物。

    船队继续向南航行,抵达金瓯角后,便往马来半岛驶去

    船队停靠到了马六甲的港口后,周兴时隔许久,再次踏上了这座贸易中心,

    然而,马六甲给周兴的第一感觉,却比之前要萧条了许多,感到十分的纳闷:

    ;红毛番怎么搞的,这么一处绝佳的地方也经营不好!;

    很多人对此都十分的不理解,

    想想也是,以马六甲的地理位置,就算什么都不做,也该会是个极为繁盛的地方啊!

    郑锦道:;荷兰人不是经营不好马六甲,而是故意要让这里衰败的,他们当年费尽心思的从葡萄牙手里抢过这里,是因为只允许南洋有一个贸易中心:巴达维亚!;

    听了郑锦这番话后,众人这才明悟了过来,纷纷暗骂荷兰人的贪婪。

    郑锦在马六甲有商铺,而且厦门的船一般要等冬季才来,现在正是空档期,所以郑锦带来的几船商品可谓大受欢迎,热情的张罗起来。

    在这期间,不断有马六甲当地的华人主动来访,如将安东介绍去大员的秦守礼,郑锦便于他交谈甚欢,

    此外,马六甲华人的另外两大家族,李家的现任家主李为经、郑家的继承人郑启基,也联袂来访。

    李为经,字君常,今年四十出头,是个极为精明的人,李家交到他手上后,便蒸蒸日上,是巴达维亚总督的座上宾。

    郑启基二十岁左右,据说十一、二岁就开始帮家里打点生意,从小就展露出了经商的天赋,现在已日渐沉稳。

    交谈期间,郑锦问他们华人在南洋的日子过得如何,李、郑二人都说还算过得去,至少比在大陆要好。

    欧洲各国,对华人态度最好的是葡萄牙,澳门的铸炮厂一直都向大明供应军火,以前利玛窦等人都是经澳门进入大明朝廷的。

    而以前的马六甲还属于葡萄牙时,华人甚至在这里拥有自治权。

    西班牙人对华人则是最不友好的,因为西班牙是欧洲最热衷于传教的国家,华人在他们眼里是异教徒,杀起来一点都不手软。

    至于荷兰,则是介乎于葡萄牙与西班牙人之间,南洋的华人在其治下虽然没有自治权,但也还算过得去。

    聊到最后时,郑锦问李为经、郑启基有没有听说过马尼拉的屠杀事件,

    李为经道:;如何没听说过?五十多年前杀了两万人,十多年前又杀了整整四万,那些西班克人简直就是畜生!;

    郑锦暗示道:;华人若是只经商,而不掌握武力,终究是别人嘴里的一块肉,想几时吃就几时吃;

    郑锦倒是期望东南亚能多些华人国家,可惜李为经却说:

    ;若是掌握了武力,只怕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连银子都没法赚了。;

    郑锦听后,摇了摇头,也不再多说什么,毕竟做那种大事,还是很需要魄力的,而人杰却不常有。

    至此,郑锦已失去了谈兴,又见商品才卖去一半,便有心去一趟此时南洋真正的贸易中心巴达维亚。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